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舞蹈訓練對殘障群體身心健康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健康之家》2017年第10期
摘要:基于舞蹈訓練的內容以及殘障群體的心理特性,本文重點分析了舞蹈訓練對殘障群體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希望可以讓人們意識到藝術教育在呼喚人性關愛方面的作用,進而使得殘障群體可以有效參與到舞蹈訓練之中,使其在舞蹈訓練的影響下實現身心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藝術教育;舞蹈訓練;殘障群體;積極作用
0前言
舞蹈訓練屬于藝術教育中的內容,開展舞蹈訓練可以加強對訓練者的力量練習與審美能力培養。對于殘障群體而言,他們常常關注自己的殘缺部位,影響生活的積極性。然而通過適當的舞蹈訓練不僅可以強健殘障群體的體魄,而且能夠使其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幫助他們減輕生活、心理壓力,進而提高其生活積極性與生活質量。
1殘障群體的心理特性
殘障群體由于自身身體某一部位出現殘疾,導致其在生活、學習、參與活動過程中呈現出以下心理特性:第一,自卑,由于其可以認識到自身與正常人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他們認為自己沒有健全人有能力,在學習中以及生活中遇到特殊事件時,常常會出現不自信、不樂于競爭的現象,他們認為世界對他們是不公平的,因而還會出現自暴自棄的現象,嚴重影響了其身心健康程度。[1]第二,依賴性,當其認識到他人對自身的缺陷會給予一定幫助時,其會產生依賴心理,在生活中即便遇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會出現委托他人實現,在這種狀態下,殘障群體的時間無法得到有效利用,且生活、學習能力會逐漸下降,對其獨立生活產生了不良影響。第三,孤僻,由于殘障群體存在一定的生理缺陷,導致他們在與健全人溝通、交流、共同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障礙,所以他們更喜歡獨處,不愿與他人交流。殘障群體的心理特性對其生活以及學習都產生了不良影響。要想提高其生活質量,幫助其樹立生活信心,在開展藝術教育時就要從殘障群體的心理入手,找出有效的教育對策。
2舞蹈訓練對殘障群體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
2.1有助于豐富殘障群體的生活,鍛煉其意志
對于殘障群體而言,由于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導致在生活學習過程中只能夠參與部分活動,無法參與整體活動,此時生活就會出現較為單調的現象,更加劇了殘障群體的生活壓力。[2]然而開展舞蹈訓練,殘障群體既可以改變生活的單調性,在藝術教師的幫助下,殘障群體可以做出適合自己的舞蹈動作,在豐富生活的基礎上,調動殘障群體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使其身心更加健康。同時由于舞蹈動作本身具有一定難度,因此對于存在一定缺陷的殘障群體來說,他們在參與舞蹈訓練時會遇到更多的困難,要想學習舞蹈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練習舞蹈的過程中,殘障群體會形成克服困難的良好習慣,進而有效鍛煉自身意志,使得在日后遇到更大困難時也可以用良好的心態面對。
2.2有助于提高殘障群體的人際交往能力
在殘障群體中不免存在聽力障礙、語言障礙以及視覺障礙的人,溝通存在障礙導致其在日常生活中不愿與他人交流,出現性格孤僻的現象,對身心健康產生不利的影響。在引導殘障群體參與舞蹈訓練時,由于很多舞蹈動作需要成員之間的配合,舞蹈訓練者需要通過語言表達、手語表達的方式與他們交流,以提高舞蹈的整體協調性,促使其在舞蹈訓練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成就感,同時也有助于殘障群體在舞蹈訓練過程中通過與他人溝通結交到更多朋友,有效釋放自己心中的壓力,此時殘障群體會看到生活積極的一面,并樂觀地生活。[3]基于此,建議在開展藝術教育呼喚人性關愛的過程中,舞蹈訓練教師應該適當增加集體動作,為殘障群體提供更多交流溝通的機會。
2.3提高殘障人士的審美能力與靈活性審美能力
主要是指人們評價美、認識美的能力,審美能力不僅包括審美感受能力,同時也包括審美判斷能力與審美創造能力。由于舞蹈本身表現出的就是一種美的動作,在殘障群體參與過程中就可以展示出舞蹈的美,且在不斷練習的基礎上有效增強舞蹈表現效果,這樣可以使殘障人士更完美地展示出舞蹈動作,進而在表演過程中擁有更強的審美能力。由于大部分舞蹈動作柔軟,對于殘障人士來說,在訓練以及后期表演過程中效果會有所欠缺,為了保證動作的靈活性,需要提高自身的應變能力與靈活程度。
2.4有助于減輕殘障群體的壓力,放松身心
通過對殘障群體生活情況的深入分析,發現身體殘疾會影響其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很大的心理壓力,影響其身心健康程度。通過接受舞蹈訓練以及舞蹈教育,殘障群體會獲得更大的成就感,此時他們能夠認識到只要付出努力,就會得到一定的回報,既能夠提高他們的自主生活能力,降低依賴性,又能夠減輕生活壓力和心理壓力,更積極地融入生活中。
3在殘障群體中開展舞蹈訓練的必要性
全面分析后,我們可以了解到舞蹈訓練對殘障群體身心健康具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而要想通過藝術教育呼喚人性關愛,相關人員就需要在殘障群體中積極開展舞蹈訓練。一方面,殘障群體屬于社會中的一部分,只有該部分群體健康生活,社會才會更加和諧,發展才會更加理想。在殘障群體中開展舞蹈訓練的積極作用明顯,因此引導其進行舞蹈訓練勢在必行。另一方面,大部分殘障人士更愿意把自己“關起來”,不愿意與他人交流,這更會導致他們產生自卑感,當他人給予殘障群體關心時,他們會認為是別人的同情。如果采用舞蹈訓練的方式給予他們關愛,使殘障群體在該過程中付出努力,就會使他們獲得更多的快樂。由此可見,積極開展舞蹈訓練對殘障群體是非常有利的。
4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藝術教育呼喚人性關愛,舞蹈訓練對殘障群體身心健康的積極作用進行了相關的分析和研究,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了解到,對于殘障群體而言,有效開展舞蹈訓練有助于豐富其生活、鍛煉其意志,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審美能力,同時可以減輕他們的生活壓力。積極開展舞蹈訓練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引起藝術教育人員的重視,可以深入認識到舞蹈訓練對殘障群體的積極影響,進而在教育過程中制定合適的舞蹈訓練方案,為保障殘障群體的身心健康助力。
參考文獻:
[1]…劉珊珊.淺談舞蹈訓練對于培養聽障兒童自信心的意義[J].明日風尚,2016(14).
[2]…賀娟,孫富強.體育舞蹈的美學價值研究與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6(18).
[3]…伏宇軍,陳貝,趙耀.少兒體育舞蹈訓練對成長及綜合素質的影響[J].青少年體育,2013(03).
作者:李苗苗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