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質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臨床醫學工程雜志》2014年第八期
1效果評估
在進行認知干預前和干預后使用用藥態度量表(DAI)、自知力與治療態度問卷(ITAQ)、精神分裂癥病人生活質量量表(SQLS)和精神護理觀察量表(NOSIE)進行測評。
2統計處理
運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錄入和統計分析。
3結果
應用認知干預前后研究組和對照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用藥態度、自知力與治療態度的改變,見表1;應用認知干預前后研究組和對照組精神護理觀察量表得分的差異,見表2。
4討論
4.1認知干預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認知干預,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研究組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的差異,見表1。有研究結果表明,精神癥狀和藥物不良反應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有極大的負面影響,而社會功能和社會支持與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呈顯著正相關。一些患者經過系統治療,病情完全緩解,但生活質量仍很差。心理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釋放,使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重新面對社會。以認知行為療法為主的綜合心理護理干預,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4]。本組患者通過認知干預,充分認識自己所患疾病,能主動參加康復活動,激發對生活的興趣,隨著社交能力的恢復和自信心的增強,提高社會適應能力,改善生活質量。
4.2認知干預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用藥態度,自知力和治療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認知干預后研究組與對照組比較,用藥態度、自知力和治療態度均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提示認知干預可改善患者的用藥態度﹑自知力和治療態度。認知領悟治療不僅有助于緩解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精神癥狀,減少社會功能受損程度,還可改善患者用藥態度和提高患者的自知力水平。
4.3認知干預可以提高慢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社會能力等的因子分和總積極因素分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認知干預后研究組與對照組的精神科護理觀察量表(NOSIE)評分,在病情總估計﹑社會能力、個人整潔﹑激惹因子、總積極因素等評分兩組有統計學差異,見表2。說明心理行為干預對慢性精神分裂癥的康復治療是切實可行的,對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心理干預的效果明顯好于單純藥物治療。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存在廣泛的認知功能損害,患者的預后和社會功能障礙均主要取決于認知受損的程度,許多研究顯示認知受損與社會功能呈負相關,認知受損越嚴重,社會功能則恢復越差,故對認知功能障礙的治療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整體功能的恢復有重要意義。采取有效干預措施可改善認知功能,對患者的康復訓練能調整大腦功能,減輕精神癥狀,調整人際關系,培養適應能力,生活自理及社會適應能力明顯改善,對患者重返家庭﹑社會創造了條件。
5結論
本研究表明,對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認知干預,對患者的自知力和治療態度改善,改變用藥態度,提高生活質量,心理行為干預后患者的NOISE量表﹑各因子分﹑總積極分﹑總消極分與對照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并可提高患者對治療護理依從性,減低患者復入院率,減低家屬和社會的經濟負擔,促進患者回歸社會。
作者:黎麗燕胡璐梁智飛溫紫嫻單位:廣州市精神病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