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憑靜脈麻醉在小兒氣道異物取出術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麻醉安全與質控》2008年第1期
摘要:目的探討全憑靜脈麻醉在小兒氣道異物取出術中的應用及理要點。方法對我科2010年1月~2017年1月在丙泊酚、芬太尼全憑靜脈麻醉下完成的小兒氣道異物取出術38例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38例患者均取得滿意麻醉效果,安全完成手術返回病房。結論丙泊酚、芬太尼全憑靜脈麻醉適用于小兒氣道異物取出術的麻醉,安全可靠。
關鍵詞:全憑靜脈麻醉;小兒氣道異物取出術;應用
小兒氣道異物是常見的臨床急診手術,因異物刺激氣道黏膜或阻塞氣道,可造成患兒嗆咳、氣道黏膜水腫、呼吸困難,使患兒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積,且小兒功能殘氣量小,即肺內氧儲備少,而氧耗量較高,故對缺氧的耐受力極差[1],加之手術部位在氣道,麻醉過程中氣道管理難度大,因此,小兒氣道異物的危險性很大,手術麻醉的風險也相對較大。尋找合適的麻醉方法是保障患兒生命安全和手術成功開展的重要基礎,本文旨在回顧性分析總結我科自2010年1月~2017年1月在丙泊酚、芬太尼全憑靜脈麻醉下完成小兒氣道異物取出術38例臨床資料,現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氣道異物患兒38例,男26例,女12例;年齡最小1歲6個月,最大4歲,以2~3歲患兒居多(共29例);病史2小時至2天;急診入院時禁食水3小時以上者4例,6小時以上18例,8小時以上14例,10小時以上者2例;入手術室時SPO268~79%者6例,SPO280~90%28例,SPO290%以上者4例,所有患兒吸純氧2min后SPO2均能達到85%以上。手術時間5min~42min。38例患兒術前均未發現明顯嚴重伴隨疾病。
1.2麻醉術前準備
36例患兒急診入院后基本生命體征尚平穩或在吸氧、補液等干預手段下基本平穩,麻醉前禁食水時間在6小時以上;2例患兒因氣道阻塞嚴重,需馬上手術,麻醉前禁食水時間3小時。常規準備吸引器2個、喉鏡、氣管導管、麻醉面罩等,建立靜脈通道,稀釋麻醉藥物抽至小注射器備用(地塞米松1mg/ml,阿托品0.1mg/ml,芬太尼10ug/ml,琥珀膽堿10mg/ml,丙泊酚10mg/ml)。
1.3麻醉方法
患兒入手術室后,常規監測心電圖、SPO2、血壓,吸純氧,靜脈給予阿托品(0.01mg/kg)、地塞米松(0.1mg/kg),如若患兒煩躁不能配合,可靜脈緩慢給予丙泊酚1mg/kg,手術醫生準備就緒時,靜脈緩慢給予芬太尼1~2ug/kg,手術開始前給予丙泊酚1~2mg/kg,保留患兒自主呼吸,給藥后呼吸如果受到抑制,短暫輔助通氣或手術開始后,自主呼吸均能得以保留,術中吸純氧,SPO2均能達到85%以上,31例患兒采取此法順利安全完成手術;8例患兒在取異物時發生了影響手術操作的嗆咳反應,隨令醫生停止操作,待SPO2恢復到95%以上,再靜脈給予琥珀膽堿1mg/kg,手術繼續,自主呼吸恢復前SPO2下降至80%時,要及時停止手術操作面罩加壓輔助通氣,待SPO2恢復到95%以上后,可再次手術操作。術中視情況分次靜脈緩慢給予丙泊酚1mg/kg。
2結果
38例患兒均順利完成手術,未發生反流誤吸,未發生嚴重低氧血癥,術后蘇醒好,安全返回病房,康復出院。3
討論
小兒氣道異物通常病情危急,麻醉時氣道管理困難,加上小兒耐缺氧能力差的生理特點,以及高原缺氧的地理因素,均極大地增加了麻醉手術風險,尋找適合高原的合理的麻醉方法,對保障患兒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在全麻下氣道異物取出術中噴射通氣的優勢更加明顯,噴射通氣可經過置入硬質氣管鏡的導管或硬質氣管鏡近端接口實施供氧,不僅實現氣道開放下的通氣,也更好的適應了異物取出術過程中硬質氣管鏡反復移動的需求[2],但噴射通氣裝置在西藏尚未配備,使用現有設備和普通藥物達到救治目的,才具有普遍性和現實性。通過救治38例患兒的長期臨床實踐,我們發現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保留自主呼吸的麻醉方法能夠保障患兒生命安全,但在麻醉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麻醉誘導前必須純氧吸氧,以改善患兒缺氧狀況和增加氧儲備;2、條件允許時,應盡可能讓患兒達到禁食時間,以避免嘔吐誤吸的發生;3、由于需要保留自主呼吸,所以麻醉藥的選擇和劑量的控制十分重要[3]。本文病例選用對呼吸抑制較小的芬太尼和丙泊酚,藥物濃度不能過高,給藥速度要慢,可反復較小劑量給藥,以免加重藥物對患兒呼吸和循環功能的影響;4、保留自主呼吸是氣道管理的要點。自主呼吸的優點是即使中斷麻醉機回路的供氣也能維持不間斷通氣,對梗阻性病變能提供較好的氧合和通氣[4];5、如若需要使用肌松藥,應小劑量使用短效藥物,如琥珀膽堿,有助于自主呼吸的快速恢復;6、輔助通氣時應小潮氣量高頻率通氣,以免散碎活動性異物因正壓通氣向遠端移位,廣泛堵塞支氣管,加重通氣障礙;7、手術醫師和麻醉醫師完美配合是手術成功的關鍵[5]。熟練的手術操作,麻醉醫生、手術醫生和護理人員的默契配合,是手術順利進行、縮短手術時間、保障患兒安全的重要影響因素。
【參考文獻】
[1]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第3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989.
[2]李天佐.噴射通氣技術在耳鼻咽喉科全麻手術中的應用[J].北京醫學,2016,38(6):505.
[3]陳益,龔璇,毛慶軍,夏瑞,代海濤.ManujetIII手控噴射通氣裝置在小兒氣管異物手術中的應用[J].重慶醫學2014,43(19):2492.
[4]HinesRL,LitmanR.小兒麻醉學[M].姚尚龍,于布,譯.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123,202.
[5]李國良.醫麻密切配合在小兒氣道異物取出中的關鍵作用[J].當代醫學,2009,15(27):83.
作者:王盈兵;次仁德吉 單位: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