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糖尿病腎病的治療研究進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內蒙古中醫藥雜志》2014年第二十期
1補陽還五湯治療糖尿病腎病研究進展
補陽還五湯是中醫活血、化瘀、通絡方劑。中醫領域沒有統一DN病名,主要根據患者臨床癥狀表現為疾病分類,一般有“虛勞”、“水腫”“、消渴”等類型。中醫認為,DN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患者陰虛陽虛、氣虛陰虛即為本虛,水濕、濕熱、淤血即為標實,從近年來中醫診治DN資料看,多數患者為氣虛血瘀。補陽還五湯含有黃芪、桃仁、紅花、川芎、地龍、赤芍、當歸等藥,補元氣、去血瘀、旺血運,有極佳的活血、通絡和化瘀之效。其中的黃芪可促進血漿滲透壓、血小板黏附率和血壓降低,促使腎血流量的增加、血管擴張和微循環的改善,可有效降低蛋白尿發生率,并對腎小球的基底膜起到保護作用。
在補陽還五湯治療DN的臨床實踐和研究中,一般在西醫治療基礎上聯合中醫補陽還五湯治療,即多采用中西結合的治療方案。西醫治療作為基礎性治療,首先使用胰島素等藥物控制血糖,或者二甲雙胍等藥物(每日用藥量一般控制在0.25~2.0g范圍內)、優降糖(每日用藥量控制在1.2~20.0mg范圍內),盡可能將患者血糖維持在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水平;使用ACEI之類藥物控制血壓(多使用卡托普利控制血壓,每日用藥量控制在20~70mg范圍內);根據病情實際和患者體質控制飲食,一般每日蛋白質攝入量0.8g/kg[4]。中醫補陽還五湯方劑為:川芎4g、桃仁4g、紅花4g、地龍5g、赤芍6g、當歸8g、生黃芪120g,每日1劑,早晚水煎服。中醫補陽還五湯治療時,常隨證增減,水腫尿少的患者,加服豬苓、旱蓮草、車前草;蛋白尿的患者,可加用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和山藥;夜尿較多的患者,可聯用菟絲子、茱萸;鏡下血尿的患者,可聯用生地榆和生荷葉;血壓偏高的患者,可加用懷牛膝和夏枯草;體質寒的患者,加用肉桂和制附子;嚴重氣虛的患者,可加用黨參;痰濕嚴重的患者,可聯用陳皮、茯苓;肝氣虛且肝陰虛、夾瘀的患者,聯用生地黃、枸杞子;脾臟氣陰兩虛的患者,加用太子參、茯苓。補陽還五湯治療DN,常以2個月為1個療程。
2補陽還五湯治療效果研究進展
由于補陽還五湯用于DN治療尚未得到大范圍推廣應用,對補陽還五湯治療DN療效的觀察和評價沒有統一的標準。有的研究以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變化情況判斷臨床療效[5],一般將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患者治療后24h尿微量白蛋白相比治療之前的水平降低程度≥40%,即為顯效;治療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治療前減少10%~40%,即為有效;治療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治療前減少10%以下或無改善,即為無效。有的研究則結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DN治療相關內容判定療效[6]。一般將臨床療效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患者治療后原有癥狀基本消失,血糖基本正常,24h尿微量白蛋白相比治療之前的水平降低程度≥50%,SCr水平降低70%及以上,即為顯效;治療后原有癥狀改善,血糖改善,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SCr水平均下降,即為有效;治療后癥狀表現無改善或24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SCr水平無改善,視為無效。可見此種療效評價方式是在單純24h尿微量白蛋白評價方式的基礎上聯合了血糖水平及SCr水平分析。
總之,補陽還五湯可抑制DN患者血清中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其受體異常表達作用,對血管內皮和腎臟組織有保護作用,可從根本上控制DN的發展。補陽還五湯的使用可控制DN患者體內腫瘤壞死因子、血清白細胞介素、血清C-反應蛋白、血漿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等炎性標志物水平,降低24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通過抗炎、活血、通絡、化瘀治療DN。
作者:姜學穎單位:天津市東麗區萬新街社區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