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牙周整復術在口腔修復中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口腔修復;牙周整復術;療效比較;滿意度
口腔修復包括牙齒缺損缺失、牙周和頜面部組織損傷以及顳下頜關節紊亂的修復,目的在于恢復口腔正常的生理功能[1]。口腔修復后,往往出現個別牙齒錯位、牙齦頸緣協調性欠佳、修復體光潔度差異和外形欠缺,影響整體美觀性[2]。為解決上述問題,應口腔修復前行牙周整復術,二者的有效結合具有創傷小、出血少、疼痛輕、修復牙齦美觀、自然協調等優點。為此,筆者隨機選擇我院行口腔修復術的82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分別行擇期口腔修復術和先行牙周整復術再行口腔修復術進行治療,比較分析兩種療法效果的差異性,闡明口腔修復前行牙周整復術的必要性。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為隨機選擇的我院82例行口腔修復術患者,按照自愿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齡27~65歲,中位年齡52歲;24例患者為牙齦頸緣不協調和錯位,17例患者為牙槽嵴異常或缺損。觀察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年齡29~67歲,中位年齡53.5歲;23例患者為牙齦頸緣不協調和錯位,18例患者為牙槽嵴異常或缺損。兩組性別和修復原因構成比、中位年齡等影響研究結果因素具有可比性,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等術前檢查,均行全身檢查,確定無手術禁忌證。兩組患者均行口腔修復術,對照組擇期完成手術,觀察組先行牙周整復術。牙周整復術基本步驟:常規消毒和局部麻醉,涂抹染色劑于探針,用其標記并用高頻電刀切除對應長度和形態的牙齦部位,做臨時冠于用渦輪鉆修整后的牙槽嵴和牙頸緣部位,切開翻瓣保證與牙槽嵴的高度距離修復冠邊緣保持3mm左右,用渦輪鉆除牙槽嵴并修復根面,平整后將牙周膜纖維徹底刮除掉,之后按照“復位-沖洗-縫合”的程序進行處理,創面用牙周賽制劑予以保護。可在嚴重牙槽嵴缺損部位移植頦部骨,之后填塞人工骨材料羥基磷灰石,再將切口縫合,術畢。為確保口腔清潔,術后應每日3次用漱口液漱口;拆線于術后7d進行。為確保完好恢復牙齦,達到自然美觀的要求,應繼續觀察至牙齦頸緣愈合后再行牙冠修復術。
1.3觀察項目:隨訪研究對象1年,觀察其口腔癥狀改善、牙周牙齦恢復和美觀情況,以此判定療效;以牙齒形態、顏色、咬合和咀嚼功能恢復情況為調查內容,應用問卷法調查患者口腔恢復滿意情況,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越好。
1.4口腔功能恢復良好和滿意度判定標準:口腔功能恢復良好的判定標準:治療后患者的口腔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牙周牙齦恢復正常,較為美觀。滿意度分為3個等級,非常滿意是指患者調查評分在85分以上,滿意是指患者調查評分在60~84分,不滿意是指患者調查評分在60分以下。
1.5統計學方法:兩組患者療效和滿意情況采用絕對數和相對數表示,恢復良好率和滿意度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完成,滿意情況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完成。
2結果
2.1兩組患者口腔恢復良好率的比較:隨訪1年后,對照組29例患者口腔恢復良好,良好率為70.73%;觀察組39例患者口腔恢復良好,良好率為95.12%,兩組患者良好率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8.61,P<0.05)。
2.2兩組患者滿意情況的比較:對照組患者中,非常滿意17例,滿意13例,不滿意11例,滿意度為73.17%;觀察組中,非常滿意24例,滿意15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5.12%,觀察組滿意情況和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口腔修復的目標是利用各種輔助材料修復缺失的牙齒或缺損的牙周組織,恢復其正常生理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口腔修復術后,有時會影響患者的口腔外觀。口腔修復醫學研究的熱點在于口腔修復術前減輕牙周疾病及其對后續治療的影響[3]。牙周整復術修整非正常牙齦,這能有效治療患者的牙周病,能使修復體穩定地固定在輔助組織上。傳統牙齦修形常常采用創傷較大的齦切刀或手術刀的手術方法,患者出血量較多,加之口腔的特殊解剖環境,傷口易感染,延長恢復時間,且中老年患者的耐受性較差。本研究主要探討在實施口腔修復術前是否行牙周整復術問題。通過牙周整復術可提高口腔修復術后美觀性和協調性[4],原因在于可通過修復義齦以及修整牙槽嵴高度和牙齦頸可分別解決牙齒過長和牙齦過短問題。為滿足口腔義齒修復的需要,應先行填塞修補術于嚴重缺損牙槽嵴者;應用高頻電刀整復牙齦頸緣不協調和牙槽嵴缺損時齦緣清晰,操作簡單,不需要特殊技藝,優點表現在定位準確、創傷小、出血少、疼痛輕、耗時少,修復效果為醫師和患者所接受。切除牙齦、修復牙槽嵴和牙頸緣、作臨時冠、切開翻瓣后,使金屬烤瓷距離保持3mm左右,盡可能地維持“生物學寬度”,使修復與相鄰齦緣連續一致,避免細菌感染后牙齦萎縮和修復后冠邊緣無法長期穩定,切實保證口腔修復術后的協調性和美觀性[5]。手術后要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強調并指導正確刷牙方法[6],使患者掌握刷牙的基本技能。患者尤其是缺乏義齒修復的牙槽嵴嚴重缺損者,只有采用正確的刷牙方式才能保護牙齦健康,否則可導致牙齦萎縮的發生。為探討牙周整復術在口腔修復患者中的作用,本研究隨機選擇我院行口腔修復術的82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則分為兩組,對照組行擇期口腔修復術治療,觀察組先行牙周整復術再行口腔修復術,結果表明對照組口腔恢復良好率為70.73%,非常滿意17例,滿意13例,不滿意11例,滿意度為73.17%;觀察組口腔恢復良好率為95.12%,非常滿意24例,滿意15例,不滿意2例,滿意度為95.12%,兩組口腔恢復良好率高、滿意情況和滿意度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均劣于觀察組。綜上所述,行牙周整復術在行口腔修復術的口腔恢復良好率較高,可提高修復與固定的質量,滿足患者對牙齒美觀性的需求,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浦恩澤,李鵬,張建明,等.口腔修復前行牙周整復術27例臨床觀察[J].實用醫學雜志,2010,26(4):710.
[2]劉建國.牙周整復術在48例口腔修復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18):40.
[3]遲英姿.牙周整復術在48例口腔修復中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28):94-95.
[4]姚上貴.口腔修復前行牙周整復術54例臨床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8):147-148.
[5]李長森,李炳奇.口腔修復前行牙周整復術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2,33(12):2619.
[6]吳媛媛.牙周整復術在口腔修復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海南醫學,2015,26(21):3227-3228.
作者:郭丹 單位:白城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