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電網絡系統信息采集失敗原因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臨床應用心電網絡系統,采集患者心電信息,實時發送,快速回復,使住院患者心電檢查、診斷工作實現數字化、信息化、自動化和即時化,對急危重癥患者尤為重要。在進行床旁心電信息采集時,由于操作者、患者、心電圖機及網絡系統等方面因素,經常造成心電信息采集失敗,影響患者診治。論文對采集失敗原因進行歸因分析,預見性評估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有效干預措施,以便及時準確地進行心電信息采集與上傳,提高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心電網絡;無線傳輸;床旁檢查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住院患者的急劇增多,心電網絡檢查已成為醫院臨床輔助檢查的重要組成部分。利用醫院先進的HIS網絡系統,護士在床旁進行患者心電信息采集,通過WiFi無線網絡傳輸至心電圖室,由專業診斷醫師做出報告,臨床醫師在網絡系統上即可Web瀏覽查看結果[1],實現全新的網絡化工作模式。在臨床工作中,常常由于操作者、患者、心電圖機及網絡系統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心電信息采集失敗或圖形產生偽差,影響診斷,延誤治療,失敗原因及對策總結如下。
1心電采集失敗原因
1.1操作者因素
操作者在心電信息采集過程中占主導地位,熟練的操作技能是心電信息采集成功的關鍵。導致失敗因素有:操作者技術不熟練、流程錯誤、信息輸入錯誤、胸部導聯吸球及四肢導聯線位置錯誤等。
1.2患者因素
患者的配合在心電信息采集過程中也很關鍵。在操作過程中影響心電信息采集失敗的因素有:患者精神過度緊張、體位不適、身體過度消瘦致皮膚皺褶多、局部皮膚有膏藥痕跡、血漬、污漬、衣服口袋有磁卡、鑰匙、手機及肢體殘缺者等。
1.3心電圖機因素
心電圖機性能良好是患者心電信息采集的基本保證,但是心電圖機易受外界環境干擾,造成心電波形紊亂,影響正常操作。常見因素有:磁場影響、蓄電池電量不足、機器長期受潮濕環境影響、USB接口松動、導聯線老化致外皮脫落且絲線裸露、導聯線折疊放置導致線絲折斷、導聯線與電極板接觸不良等。
1.4無線網絡系統問題
心電信息采集后通過無線傳輸送達心電圖室,網絡系統決定信息傳輸成功與否。在數據傳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病區信號覆蓋不全,信號較弱、路由器故障、網絡系統故障等。
2解決問題對策
2.1操作者因素對策
2.1.1操作技術及流程錯誤
全員集中培訓,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分批考核,人人熟練掌握心電圖機的操作技術及流程。2.1.2信息輸入錯誤根據醫囑,做好雙核對,加強工作責任心,確保患者信息正確。
2.1.3導聯線位置錯誤
加強低年資護士培訓與考核,掌握心電圖操作規程,正確放置胸部吸球及四肢導聯電極位置。
2.2患者因素分析與對策
2.2.1精神過度緊張
部分患者懼怕儀器檢查,精神過分緊張,身體抖動或檢查時患者深呼吸,易造成心電波紋紊亂。對于這樣的患者,應加強人文關懷,家屬陪伴,擺放舒適體位,雙上肢置于身體兩側,雙下肢自然伸直,平靜呼吸,以減緩緊張情緒。
2.2.2身體消瘦、皮膚皺褶多者
對于年老體弱、身體消瘦且皮膚皺褶多的患者,操作過程中吸球不易吸附,容易掉落。操作時酒精擦拭胸部皮膚,用手繃緊局部,快速吸附皮膚即可。
2.2.3皮膚不潔
局部皮膚有膏藥痕跡、血漬、污漬直接影響心電信息失真。膏藥痕跡可用松節油擦拭,其它污漬用溫水擦拭,直至皮膚潔凈。
2.2.4磁場干擾
操作前告知患者,取出衣服內對磁場有干擾的物品如磁卡、鑰匙、手機等物品,保證心電圖波形的穩定性。
2.2.5肢體殘缺者
對于肢體殘缺患者,四肢導聯夾子放置在肢體遠端處,肢體缺如者,取下夾子電極片直接固定在患側肩部或臀部前后部位即可。
2.3心電圖機因素
2.3.1磁場影響
心電圖機距離微波爐、超聲波治療儀、X光機、大功率電器等較近,易受磁場干擾,造成心電波形紊亂。操作時遠離上述物品,保持一定安全距離,確保能夠正常操作。
2.3.2電池電量不足
心電圖機在使用一定時間后,電池充電量不足。操作前首先查看電池余量,及時充電或使用蓄電池,避免操作過程中因電量不足而中斷操作。
2.3.3潮濕環境影響
遇到梅雨季節,病區及時開窗通風,避免心電圖機長期受潮濕環境影響,造成導聯線與四肢夾子、吸球銜接處生銹,影響機器壽命和網絡信號傳遞。
2.3.4USB接口松動
USB接口松動直接導致心電信息采集失敗。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操作前先查看USB接口是否穩妥,確保信息順利采集。
2.3.5導聯線老化
心電圖機使用一定年限后,導聯線出現老化,內部電阻絲裸露,造成信號不穩定。避免用熱水擦拭導聯線,定期更換導聯線,避免影響信息傳輸。
2.3.6電阻絲折斷
導聯線凌亂、盤繞、銳角折疊放置等因素,容易導致電阻絲折斷,導致信息傳輸失敗。每次使用后保持導聯線順勢放置,延長使用壽命。
2.3.7導聯線與電極問題
有時導聯線與吸球、夾子連接松動;存在污漬、銹漬時影響信息傳輸。保持良好的工作習慣,定期檢查導聯線與電極板銜接是否牢靠,每次做完檢查后及時擦拭電極板,保持清潔、干燥。
2.4網絡系統故障
2.4.1病區信號弱
由于院區面積大、病區構造布局等因素,常常造成某些區域無信號覆蓋或信號弱,不能順利進行信息輸入與傳遞。首先保證無線路由器位置放置合理,遠離墻壁、墻角、金屬器皿、大功率電器等,盡量放置空曠地方,減少信號阻斷性。無信號區域增加無線信號發射接收器,以增強接收信號,提高心電信息采集成功率。
2.4.2路由器故障
路由器出現故障后,信號失常,紅燈閃爍報警,及時請專業人員檢查維修。
2.4.3網絡故障
由于局域網絡或病區網絡線路故障,造成網絡中斷,信號失常者,及時請專業人員查找原因,盡快恢復使用,保證病區心電檢查工作的順利進行。
3小結
心電網絡系統的建設,不僅能優化住院患者檢查流程,縮短診治時間,節約就醫成本,而且對臨床急危重癥患者的及時診治及預防有著重要意義[2]。護士使用移動終端在病房床旁采集患者心電信息,通過無線網絡實時傳輸到心電圖室,由心電圖室醫生給予明確診斷與報告[3],從而使心電信息實現了數字化管理。全院心電資源共享,極大地方便了臨床醫師隨時隨地調閱、查詢和診斷,解決了長期困擾臨床的心電檢查低效率、查閱不便的問題[4]。但是移動床旁心電圖在臨床操作過程中,常常由于操作者、患者、心電圖機及網絡系統等諸多方面的因素,造成心電信息采集失敗,不能及時傳輸患者心電信息,影響診治方案的及時制定與調整,延誤患者治療,產生不必要的醫患糾紛。通過研究分析,總結歸納了心電采集失敗的多種因素,加強大家對心電圖操作重要性的認識,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定期養護機器與網絡,操作前預見性評估相關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對于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滿意度,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立衛.醫院心電檢查網絡系統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3(9):13-15.
[2]許向玲,劉子榮,周靖偉.社區應用網絡化心電系統的臨床意義[J].內蒙古中醫藥,2015(1):91-92.
[3]肖靜,廖剛,楊棟.基于電子病歷的心電網絡信息系統升級應用[J].中國數字醫學,2015,10(1):54-56.
[4]馮艷,侯秀麗,娜仁花.心電網絡信息管理系統的臨床應用及進展[J].中國數字醫學,2014,9(2):115-117.
作者:侯桂紅;王愛紅;劉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