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臨床醫學教育環境的測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結果與分析
1.臨床醫學專業教育環境的總體得分情況表2顯示本校臨床醫學專業教育環境總分及五個維度得分均處于評分標準中較好這個檔次。5個維度的平均得分率均高于70%,說明本校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對教育環境各維度的知覺較高。
2.臨床醫學教育環境知覺高于4分和低于3分的單項表3顯示第2、12、15項高于4分;第4、17、25項低于3分(其中4、17、25項為反向記分,即分數越高表示越反對這個說法;分數越低表示越贊同這個說法)。
二、討論與對策
1.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對教育環境知覺的總體感受表2顯示,教育環境總分為179.59±19.40,得分率71.84%,說明本校教育環境總體處于較高水平,學生對教育環境總體上比較滿意,這與單天明等研究結果一致。教育環境中各維度的得分率從高到低依次為教師知覺、學習知覺、環境知覺、學術自我知覺、社交自我知覺。其中學生對教師的知覺得分率最高,社交知覺得分率最低。這可能是由于本校教學管理者積極鼓勵并組織學生參與教學課程質量評價、教師測評、教學方法改革、教育問題評議等多種形式的教學管理,促進了學生與教師的主動溝通并使教師及時發現問題,能夠根據反饋信息深入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和需求,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更新自己的知識,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本校采用視頻教學、案例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多樣化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更多與教師交流的機會,拉近了師生距離,增進了師生間的友誼。社交方面的自我知覺相對較低,這可能是由于高校學生來源廣,生活習慣、文化背景和地區差異顯著,加之醫學生的時間精力不足、自我意識強化等原因,使得學生在社會交往上面臨不少困難。調查中發現臨床醫學生的心理壓力大,迫于考試壓力、考研及就業壓力使得較多醫學生大部分時間都集中在課本知識的學習上,而社交娛樂的時間相對較少,從而與人交流溝通的時間相對較少。這提示高校要進一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自由空間,為學生創造一個展現自我、發展自我的舞臺,引導學生培養社交能力,提高學生的社交藝術。
2.臨床醫學教育環境處于優勢的單項表3中高于4分的單項顯示,在教師知覺的維度里,學生認為教師知識豐富,能掌握大量的有效資料,把握有效信息,使課堂容量變大,從而學生的視野隨之開闊。另外,教師豐富的基礎知識可以隨時應對課堂中出現的問題,能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學生的觀點加以引導,使課堂效率提高。在環境知覺維度里,學生認為學校嚴格按課程表安排教學,這可能與本校為進一步完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而聘請高職稱、高年資的教師或教管人員成立督導組有關。督導專家深入教學第一線,不定期檢查授課計劃、隨堂聽課、與師生交流、抽查實驗作業等多種形式,全面了解教學過程,嚴格把關教學進度。在社交維度里,學生在學校有一些好朋友。而表2顯示學生社交知覺相對較低,這說明學生在學校中的好朋友是他們主要的社會交往,這與王建等研究結果一致。這提示高校90后已成為校園學生的主體,這批學生代表著獨立性、多樣性與差異性日益增強,貼近實際,充滿時代信息的校園文化生活才能滿足學生發展成才的需要。高校可以增加文化藝術類、科技創新類、實用技能類活動的開展,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生命力,給學生提供自我發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平臺。
3.臨床醫學教育環境處于劣勢的單項表3中低于2分的單項顯示,在學習知覺的維度里,學生感到太疲倦而無法用心學習課程,并且教學過分強調死記硬背。說明學生學習策略存在問題,學習感到疲憊而學習效果不佳。大學課堂信息量大,難度高,有的學生繼續延用高中的學習方法,對大學的選修課、必修課、考察課不知如何合理分配時間,如何用力,而無法明確學習目的;也有一些學生平時學習放松,考前瘋狂突擊,勉強過及格線,學習動機不強,自我效能感偏低。這就提示高校教師和學生都必須認識到學習動機、學習策略重要性。
教師必須采取各種措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同時要經常對學生進行策略訓練,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此外,教師在教授知識的同時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怎樣獲取知識、理解并適應各種文化情境和社會變化,幫助學生學會獨立自主、獨立思考并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環境知覺的維度里,學生感到考試作弊是一個問題。可能是由于少數學生跨入大學后,對自己放松要求,學習失去了目標。平時學習不努力,到了期末考試就動歪腦筋,利用各種手段進行考試作弊,想用投機取巧來坐享其成,從而使大學生輕視對理論知識的學習。這就提示高校需要不斷強化學生良好的自我意識,塑造誠信人格;指導學生確立學習目標,提高學習動力,督促學生注意平時積累;注意對考試認知的調整,理智看待考試及其結果,營造良好的教學風氣。
作者:蘇中平李會芬李錦萍陳靜杜宗明陸召軍單位:徐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醫學技術學院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