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優質護理在眼科中的應用效果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析在眼科門診中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我院眼科門診接收的9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設研究組和參照組兩組,每組49例。予以參照組常規方法護理,予以研究組優質護理干預。比較觀察經不同方法護理取得的護理效果。結果93.88%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優于參照組的77.55%(P<0.05);參照組患者的癥狀與視力功能和身體功能、社會功能和心理活動等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均低于研究組(P<0.05)。結論將優質護理服務用于眼科門診中,能使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提升,而且還使其生活質量提高。
【關鍵詞】眼科門診;優質護理;服務意識;滿意度;生活質量;效果
眼睛是人類機體必不可少的器官之一,生活中大部分信息知曉都是靠眼睛完成,因此其重要性可想而知。由于眼睛內部薄弱且構造相對復雜,輕微病變便能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情況,從而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1-2]。正所謂“眼睛是心靈窗口”,一旦出現視力障礙,除了會給患者的機體帶來傷害外,而且還易使患者出現煩躁、焦慮等心態[3]。對此,護理干預措施的及早開展尤為重要。優質護理的應用能夠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提升患者就診舒適度,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4]。本研究以我院眼科門診接收的9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優質護理服務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將2017年1月—2018年4月我院眼科門診接收的9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設兩組,即參照組與研究組。在參照組49例患者中,男29例,女20例;年齡36~81歲,平均(57.3±2.4)歲;25例是視網膜病變,12例青光眼,9例白內障,3例其他。在研究組49例患者中,男30例,女19例;年齡37~82歲,平均(58.4±2.3)歲;26例視網膜病變,11例青光眼,10例白內障,2例其他。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間可比較。
1.2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5]被選對象均為首次就診者;此次研究已征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被選患者對此次研究均知曉,并已簽署同意書。1.2.2排除標準[6]伴認知能力低下、言語障礙者;伴嚴重精神障礙病癥者;中斷此次研究者。
1.3方法
予以參照組常規方法護理,即密切觀察患者的各項體征指標情況,包括血壓、心率和血糖等;指導患者合理用藥,將病情控制在可控范圍內;術前,護理人員可向患者簡單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治療方法和流程等,向患者介紹成功案例,改善其負性心態。并且,于術前5分鐘,將散瞳劑滴入患者眼內。術后,叮囑患者遵照醫囑按時按量用藥,定期回醫院復查,一旦有不適感需立即回醫院就診。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予以研究組優質護理干預,護理內容如下:(1)培訓。在護理干預開展前,定期組織培訓各崗位、各級眼科門診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知識,以小組學習的方式,對優質護理服務內容進行學習,讓護理人員知曉、掌握優質護理服務的內涵,并對以往護理實踐過程中存在的不足與經驗進行查找、總結,從而能有助于護理人員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能力及自覺性提升。(2)儀表要求和崗位設置。眼科門診是醫院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重要窗口,護理人員著裝要做到大方、整潔和規范。在開展護理干預時,把“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貫徹落實,對患者提出的要求盡可能滿足,想患者之所想,與患者交流時要做到言語親切、舉止得當。(3)病房環境。患者進入病房后,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向其簡單介紹醫院環境、就診環境,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讓患者感受到舒適、溫馨和安全感。(4)將專科護理需求落實。將全程護理服務全面落實到對患者的治療、檢查和導診中,定人定崗,保證護理干預開展無縫式銜接。在實施護理期間,護理人員要做到實心實意、作風扎實,對臨床護理服務細節加強,將臨床護理水準提升。另外,定期考核培訓護理知識,能使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提升。
1.4評價標準
此次研究所選用的護理滿意度調查量表為我院自制,總分為100分,其中,非常滿意量表評分>85分,基本滿意指量表評分60~84分,不滿意指量表評分<60分。生活質量采用視功能損害眼病患者的生活質量表進行評價,量表項目包括:癥狀與視力功能和身體功能、社會功能和心理活動等,共有20個項目,評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7]。
1.5統計學分析
軟件處理采用SPSS23.0,在此次報道中,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組間相比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相比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參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77.55%,低于研究組患者的93.88%(P<0.05),見表1。
2.2對比患者的生活質量情況
參照組患者的情緒功能和身體功能、社會功能和角色功能等生活質量評分情況均低于研究組(P<0.05),見表2。
3討論
隨著近幾年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以及電子設備的興起,其已成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但過多應用電子設備能對人類眼球產生刺激,從而容易提高眼部病癥的發生。有研究顯示[8-9],人類日常生活和眼睛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加之眼內部構造較為薄弱且復雜,稍有不慎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視力情況;嚴重者還易并發其他慢性病癥,使患者出現煩躁、焦慮等心態。有報道表明,對患者進行臨床治療的同時開展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優質護理服務表示護理人員加強自身的素養與專業知識,將“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貫徹落實,開展一對一責任制,其目的是讓患者感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10]。護理開展前,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儀表要求和崗位設置、病房環境要求和落實專科護理需求等,能讓患者感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另外,護理開展期間,綜合評估患者的心態想法,予以其愛心及關懷,充分理解患者的不良心態,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對相應的措施合理制定,對患者不良心態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11-13]。而且,時常安撫、鼓勵患者,能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提高臨床治療依從性。本研究以我院眼科門診接收的9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結合上述研究結果可知,優質護理干預措施的落實與執行,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提高護理配合度。總之,將優質護理服務用于眼科門診中,能使患者不良心態改善,護理滿意度提升,而且還使其生活質量提高。
參考文獻
[1]虞靈梅,楊潔.優質護理在眼科門診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13):1374-1375.
[2]陳然,肖珊.優質護理服務措施在眼科門診中的應用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6):217-218.
[3]陳健芬,吳平雅.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5,15(2):85-87.
[4]曾月玲,楊君,何燕.優質護理在門診眼科護理中的應用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5,17(7):890-891.
[5]孫曉梅,胡力生.優質護理在眼科護理中應用分析[J].心理醫生,2016,22(5):175-177.
[6]鐘煒,李小悅.優質護理服務在眼科門診中的應用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0):73-75.
[7]尚琢,彭程,趙芳坤,等.心理干預對青光眼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2,41(2):187-189.
[8]黃阿仙.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實施價值[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6):68,70.
[9]王金珠.優質護理在門診眼科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1):184.
[10]王吉美,劉忠榮,安桂娟.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醫學,2016,37(9):2352-2353.
[11]楊昌容,庹靜.優質護理服務理念在門診護理工作中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29):137,139.
[12]張賽容,蔡冬雪.優質護理模式在門急診中的應用[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7,38(2):148,152-153.
[13]孟偉.優質護理干預對圍手術期糖尿病合并白內障患者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2):182-183.
作者:黃藝彬 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泉州第一醫院門診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