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效果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討論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神經內科患者20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00例,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患者細節護理管理,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神經內科患者的護理中,可采取細節管理,護理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細節管理;神經內科;常規護理
神經內科在我院是較為重要科室,神經內科所收治患者均有共同的特點為:年齡大、發病急、病情嚴重等特點,而且大部分患者在發病的時候,均出現程度不同的功能性障礙[1]。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發生,生活質量的提高,大多數人對生體的重視程度有所提高,對護理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因此常規護理,已經滿足不了現代患者的需求[2]。我院在本次調查中采取了細節管理,并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神經內科患者200例作為調查對象,詳情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現隨機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神經內科患者20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00例,實驗組包含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50例,年齡為54~89歲,平均(71.5±1.2)歲,文化程度為:初中以下19例、初中21例、高中或高中以上7例、大學及大學以上3例,對照組包含了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56例,年齡為55~88歲,平均(71.3±1.3)歲,文化程度為:初中以下24例、初中16例、高中或高中以上6例、大學及大學以上4例,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均簽署護理知情書,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年齡、文化程度、性別等資料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患者常規護理,實驗組給予患者細節護理管理,護理方式如下:①對護理人員進行細節管理:定期開展知識技能培訓、考核,從而達到提高護理技能、理論以及服務質量的目的;開展定期的護理人員討論會,將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并值得合理的對策,從而提高護理人員風險預見性以及安全意識;②對護理人員護理技能進行細節管理,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能夠決定護理效果,因此神經內科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水平要求較高,如果存在不當的操作將直接影響患者治療效果,在對患者進行鼻飼過程中,應對流質食物營養成份進行合理的搭配,同時要做好防護準備,降低誤吸、嗆咳的發生率;③對患者實施服務細節管理:增加護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在護理中以持以耐心、溫柔的態度,對患者進行護理[3],面對患者提出的要求要盡可能的滿足,增加和患者溝通的次數,提高患者的護理依從性;在進行技術操作時,護理人員應動作熟練、反應敏捷,增加患者的信任感;④對患者進行心理細節管理:護理人員要了解并掌握患者的心理情況,根據患者心理波動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
1.3療效觀察和評價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我院采用問卷調查,采取患者自評方式,總分值為100分,高于90分為非常滿意、高于70分為滿意、低于7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率=非常滿意+比較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將調查中的相關數據輸入到SPSS22.0統計學軟件包予以處理,計數資料應用n(%)描述,計量資料應用(x±s)描述,組間經t和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護理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細節管理是新型護理模式,是在傳統護理模式基礎上完善而成,在完善了傳統護理方式的不足之處的同時,保留了傳統護理模式的優點。在護理過程中,我院秉承“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結合患者性格、年齡、病情等因素對患者進行護理,在開始護理的過程中,要定期開展培訓,提高護理人員的知識水平以及風險掌控程度,提高業務水平,從而達到提高護理滿意度;對患者進行細節管理,神經內科大多數患者都存在吞咽功能障礙,因此在對患者進行鼻飼的過程中,要對其進行精細護理管理,降低患者的嗆咳等發生率;神經內科患者年齡較大、病情較為特殊,大多數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情緒以及壓力,大多數患者表現出焦慮、恐懼等心理,甚至有部分患者出現不配合治療的現象,因此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治療效率。
參考文獻
[1]吳惠玲,唐婭.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6):251-252.
[2]華可.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健康前沿,2016,25(11).
[3]廖陸女.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醫藥衛生:引文版:00163-00163.
作者:李春香 單位:包頭市蒙醫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