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口腔種植手術室醫院感染隱患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研究口腔種植手術室醫院感染隱患與護理干預方法。方法:采取抽簽模式于2016年在筆者所在醫院行口腔種植手術治療患者中隨機抽出300例作研究對象,并記錄其術后切口感染情況,后分析總結引發手術室醫院感染的隱患問題,并與2017年抽取同等例數患者針對其隱患問題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進行干預,比較護理前后口腔種植手術室醫院感染發生概率。結果:2016年300例患者中共出現15例術后切口感染現象,發生率為5.00%;2017年300例患者中共出現3例術后切口感染問題,發生率為1.00%,組間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8.24,P<0.05)。結論:針對行口腔種植手術治療患者,應充分考慮其室內環境、種植器械及人員問題等多方面因素,后通過落實完善組織制度、加強種植手術室各環節管理及規范醫療人員無菌操作流程等工作,以最大程度上控制住患者手術室醫院感染隱患問題,有效改善醫患關系問題的同時有利于減少其切口感染發生次數,可供參考。
【關鍵詞】口腔種植;手術室醫院感染隱患;護理干預
近年來,由于口腔種植技術得以顯著發展,種植義齒修復術現今以廣泛普及于牙列缺損或缺失后的臨床治療中。但臨床有大量研究結果表明,此類患者多是至門診手術室來展開手術治療,而在三甲醫院的口腔專科中,其臨床工作特點以手術量較多、接臺時長較短為主,正因為這一點使之成為了醫院感染發生概率最高的科室[1-2]。此外,種植手術存在植入性質,患者創口深度均至其骨髓腔,因此需嚴格規范手術室內醫療人員的無菌操作來滿足患者治療需求,若其術后切口引發感染癥狀,是導致患者出現種植體脫落情況的主要原因,對其身心健康方面及經濟水平均會構成不利影響[3-4]。因此,臨床指出需嚴格控制患者行口腔種植過程中致其感染的隱患問題,并加以相應護理措施進行干預,以保證醫院感染質量控制要求能滿足患者手術治療需求,以此達到預期治療目的[5-6]。本次研究現分別于2016年、2017年各抽出300例行口腔種植手術治療患者作研究對象行臨床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以抽簽形式從2016年筆者所在醫院患者中隨機抽出300例,患者均符合行口腔種植手術治療的手術標準,并排除患有溝通障礙、腎功能不全及腦科類疾病患者。其中,男128例,女72例;年齡22~69歲,平均(29.25±8.33)歲。后于2017年抽取300例同等病例患者進行干預,其中,男140例,女60例;年齡20~68歲,平均(30.48±6.3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患者對本次研究保有知情同意權,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1.2.1口腔種植手術室醫院感染隱患問題
(1)環境因素。有相關調查結果顯示,手術室空氣中含菌量成分是影響患者術后出現切口感染的主要影響因素,故落實其室內空氣的消毒工作對預防和控制患者手術切口醫院感染具有積極的影響作用。但由于患者行口腔種植手術治療時,常受門診手術室使用頻率過高和人員活動過度頻繁影響,導致室內空氣中出現大量的浮游菌,加上患者行種植手術治療時需使用各類取骨鉆、超聲骨刀、使用冷卻液等措施來保證其牙槽骨能順利植入種植體,一些帶菌、含血液的氣溶膠在手術過程中是無法避免的,導致手術室內空氣污染程度升高,是促使患者引發醫院感染的隱患問題之一[7-8]。(2)種植器械因素。患者行口腔種植手術治療所需手術器械大部分均存在體積小、結構復雜等特點,而器械里中空鉆的內腔一旦被患者血液凝固堵塞住,間接性提高了器械清洗的難度系數,也是導致患者引發醫院感染的致病因素。(3)人員因素。大部分醫院口腔科醫療人員均是存在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的現象,在掌握醫院感染知識程度方面同樣具有較大差異性,加上受人員流動性大影響,患者手術使內的空氣均會受到手術人數增加和頻繁開門影響而不斷增加浮游菌,促使其室內空氣質量下降。
1.2.2護理對策
1.2.2.1完善組織制度
(1)完善手術室醫院感染管理組織。患者行口腔種植手術治療期間,應當進一步建立其醫院感染監控小組,通過落實無菌技術操作、消毒隔離制度執行情況和改善問題等措施來監測醫院感染源。(2)制定合理管理制度。口腔種植手術室主要是以血源及非血源性疾病傳播作感染特點,故臨床針對其傳染特點來制定消毒隔離、消毒與滅菌效果監測、手衛生及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等多方面規章制度,保證相關醫療人員能參照制度嚴格規范其操作流程。(3)加強醫院感染知識培訓。臨床需定期組織醫療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內容是以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和相關制度,以進一步增強其醫院感染預防意識和專業水平。
1.2.2.2加強種植手術室各環節管理
(1)加強環境管理。護理人員需加強落實空氣質量、衛生清潔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并合理規劃好手術室布局,為有效控制醫院感染隱患問題提供良好基礎條件。(2)加強手術室物品管理。①患者行口腔種植術后,需及時清洗器械表明粘有的血液、黏液等有機物質,避免器械受此類物質影響形成生物膜,降低整體滅菌效果,從而埋下醫院感染隱患。因此,臨床護理人員可取超聲波清洗器,放入堿性清洗液作消毒液,將手術用的所有器械放置在清洗器中進行清洗,能顯著性清除干凈器械內的血漬、污漬[9-10]。此外,護理人員還可選擇ATP生物熒光法對口腔手術儀器清洗質量進行定期監測,最大程度上控制住手術器械感染問題。②一次性醫療用品管理:患者行口腔種植手術過程中,都會使用大量的孔巾、吸引器管、護機套等一次性醫療用品,故臨床指出需落實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管理工作,通過詳細檢查無菌包裝是否存在漏氣現象、是否在有效期間、物品是否存在使用故障現象來控制醫院感染源。③手術室設備管理:護理人員需落實手術室設備管理措施,在患者治療后都需應用消毒液擦拭干凈牙科治療椅、種植機、無影燈等醫療設備,并在工作結束之際,取1000mg/L消毒液徹底浸泡每臺手術所應用的吸引器管路,10min后用清水完成儀器沖洗工作,以此避免患者引發院內交叉感染癥狀[11]。
1.2.2.3手術室人員管理
護理人員需協助醫生將手術室人數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并盡量減少參觀量,禁止伴有疾病感染者進入手術室,如手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規定其進入手術室時應當戴好帽子、口罩和鞋套,并參照衛生部制定制度來徹底規范其雙手清潔流程,確保醫療人員手指帶菌數不超過10CFU/cm2,同時保證室內配備好洗手液、擦手紙巾、快速手消毒劑等手衛生清潔用品。此外,護理人員還需在患者術前,指導其口腔含30s復方氯己定進行漱口,以改善患者口腔環境,從而保證其手術過程中口內含菌量維持在最低水平。
1.2.2.4無菌技術管理
患者行口腔種植手術治療期間,相關醫療人員需嚴格規范自身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在患者圍術期間落實手術器械、敷料具體滅菌和有效時間、無菌物品包裝要求等多項檢查工作嚴格檢查,且還需最大程度上避免患者口腔種植體在空氣暴露時間過長,故可以在患者種植體種植窩備好后在取下外包裝[12]。
1.3觀察指標
記錄2016、2017年行口腔種植手術治療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生情況,發生率=發生例數/總例數×100%。1.4統計學處理數據采用SPSS軟件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017年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1.00%,較2016年的5.00%低,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8.24,P<0.05)。
3討論
本次研究以回顧性分析形式,通過總結2016年行口腔種植術治療患者中引發切口感染問題的相關原因,得出其病發原因多受手術室內環境空氣差、種植器械清洗不干凈及醫療人員綜合素質水平低和人流量過大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是現下臨床急待重視和解決的安全隱患問題之一。故于2017年針對上述隱患問題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包括完善醫院感染預防管理制度、加強種植手術室各環節管理措施(環境、手術室物品、人員流動)及規范其無菌操作流程等。研究結果顯示,2017年患者術后切口感染發生率較2016年情況發生對應值低,且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表明此類方法具有較高可行性,都是預防患者引發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以此來滿足其治療需求。
綜上所述,患者行口腔種植手術治療期間,相關醫療人員需根據其室內環境、種植器械及人員問題等多方面醫院感染隱患問題來給予針對性護理措施間干預,包括完善相關組織制度、加強種植手術室各環節管理及規范醫療人員無菌操作流程,是降低患者手術室醫院感染發生率的有效措施,對改善醫患關系同樣具有較好的臨床價值,可供參考。
參考文獻
[1]王婷,李方龍,吳雙燕,等.全方位立體干預措施預防種植牙醫院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23):5509-5511,5515.
[2]李鵬,廖娟,楊孟昌,等.不同劑量的右美托咪啶和咪唑安定在口腔種植手術中的鎮靜效果[J].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15,33(2):153-157.
[3]陳業堅.我國口腔種植學的發展現狀與思考[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15):162-164.
[4]葛登峰,秦建勇,邱宏亮.口腔種植手術醫院感染隱患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3):3312-3314.
[5]張亞梅,朱亞斌.淺談口腔門診院內感染的控制和預防[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17):141-143.
[6]潘湘清,湯利芳.循環風持續消毒對口腔種植手術室空氣質量的影響[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4,31(10):1135-1136.
[7]田桂登,楊興玉,侯秋華,等.口腔種植牙器械包專業化集中滅菌管理[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83.
[8]程晶晶.護理干預對口腔種植手術室醫院感染控制的影響[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6,33(7):701-702.
作者:盧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