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神經內科病房環境微生物學分布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通過對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病人病房環境微生物學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為預防和控制神經內科醫院感染提供依據。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醫院神經內科1180例住院病人發生醫院感染的60例病人及所居住的病房為監測研究對象,并分析其影響因素。結果大、小病房之間空氣、枕頭、棉被、棉褥細菌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空氣的細菌數量明顯高于枕頭和棉被、棉褥(P<0.01);病房環境的菌種主要為G+球菌和G+桿菌,存在少量G-桿菌、微量G-球菌及真菌,以藤黃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為主;各菌種類型在空氣、枕頭、棉被及棉褥構成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6.580,P=0.056)。結論神經內科病房環境以G+球菌和G+桿菌為主,同時存在少量的G-桿菌、微量的G-球菌及真菌;細菌數量與病房大小、月份無關。病房空氣環境是發生醫院感染的重要感染源和傳播途徑,病房環境細菌學動態監測指導下制定個體化病房空氣消毒方案,進行徹底清潔消毒,是降低神經內科病人感染發生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神經內科;病房環境;醫院感染;環境
微生物學神經內科以腦梗死、腦出血等為常見病、高發病,這些疾病具有發病年齡高、病情危重且合并多種基礎疾病為特點。由于病人多存在意識障礙、運動功能障礙及吞咽功能障礙等,給予留置胃管、尿管及氣管插管或切開等侵入性操作比例較高,導致其發生醫院感染的概率高。醫院感染是影響神經內科病人預后的一個重要因素[1],本研究旨在通過分析病房空氣及其床單位環境的微生物學特征及影響因素,為神經內科醫院感染的預防和控制提供理論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某醫院神經內科住院的1180例病人,其中發生醫院感染的60例及其所居住的病房為監測研究對象。60例醫院感染病人男42例,女18例,對60例病人所住病房(大房間為6人間,小房間為3人間)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監測項目包括病房空氣環境和病人病床單位環境(枕頭、棉被、棉褥)。
1.2研究方法
1.2.1病房空氣和床單位標本的采集使用LWC-1型離心式采樣器(遼陽市康潔儀器研究所)和血瓊脂培養基條,嚴格按照說明書及相關規定進行病房空氣和病床單位環境的標本采集。1.2.1.1病房空氣環境標本采集方法于感染發生24h內09:00~10:00對其所居住病房進行空氣標本采集,采樣時病房人員處于靜臥或靜坐狀態。采樣布點按要求在大病房設四角及中央共5點,四角布點位置距墻壁1m;小病房設對角線內、中、外3點,內、外點的位置距墻壁1m;采樣高度距地面1m~1.5m,且距離門窗1m以上,采樣器與操作者保持0.5m距離,防止操作者攜帶的細菌吸入采樣器,每次采樣時間為1min。1.2.1.2床單位的標本采集方法病人枕頭表面的采樣布點選取橫向正中線距邊緣10cm處的左、右處兩點;病人棉被、棉褥表面采樣布點選取縱向正中線的上、中、下處3點,上、下兩點為距上、下邊緣20cm處,中間一點位于棉被、棉褥表面正中央;采樣器在距離病床單位(枕頭、棉被、棉褥)表面3cm~5cm處進行采樣,采樣時間為1min。上述標本采集完成后,立即按要求密封培養基條,并放置于35℃溫箱內培養48h,之后計算細菌菌落數量。1.2.2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1年制定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診斷。1.2.3細菌的分離和菌種鑒定將醫院感染病人病房的空氣、枕頭、棉被及棉褥標本中獲得的細菌株,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3版),應用VITEK2COMPACT全自動細菌鑒定儀進行菌種鑒定。
1.3統計學處理
利用Excel2003建立數據庫,采用統計軟件SPSS13.0進行統計分析,符合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較采用LSD-t檢驗;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采用(M±QR)進行統計描述,兩組及兩組以上總體位置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多重比較采用Nemenyi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采用χ2檢驗。確定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病房環境的微生物學特征及其影響因素
感染病人病房環境中,大、小病房之間空氣、枕頭、棉被、棉褥細菌數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大、小病房空氣細菌數量均明顯高于枕頭和棉被、棉褥細菌數量(P<0.01),枕頭、棉被及棉褥三者細菌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各月份空氣、枕頭、棉被及棉褥細菌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2病房環境微生物構成
病房環境樣本中的1149株病原菌進行菌種鑒定,主要為G+球菌和G+桿菌,同時存在少量的G-桿菌、微量的G-球菌及真菌,以藤黃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溶血性鏈球菌等為主,詳見表3。經非參數檢驗,各菌種類型在空氣、枕頭、棉被及棉褥構成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6.580,P=0.056)。詳見表3。
3討論
醫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醫院內部獲得的感染,其包括病人在住院期間發生的感染和病人在醫院內獲得,出院后發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或入院時已存在的感染,醫院工作人員在醫院內獲得的感染也屬于醫院感染范疇[2]。醫院病房環境包括醫院病房的空氣環境及病人的床單位等物體表面環境,床單位包括枕頭和被服。作為醫院病房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病房的空氣環境可作為病原體主要的傳播途徑和傳染來源。目前世界40余種主要傳染病中,33.3%以上通過空氣傳播,這也使得空氣成為疾病傳播的主要媒介之一[3]。神經內科病人的年齡結構、急性起病、病情危重程度、侵襲性操作等因素使其成為醫院感染的高發科室之一,其感染率高達13.14%~15.92%[4],病房環境作為醫院感染傳播的重要途徑,對其進行有效的消毒滅菌是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的重要手段[5-6]。醫院感染不但加重病人痛苦,影響愈后,而且明顯增加治療費用。據報道,醫院感染病人較未感染病人住院時間增加6d~15d,醫療費用增加3000元~10000元,病人病死率增加12%左右[7-8]。本研究神經內科住院病人醫院感染率為5.08%,例次感染率為6.36%,較以往研究偏低。醫院感染的病原菌中約10%病原菌通過空氣進行傳播[9],本研究結果顯示大、小病房之間的空氣、枕頭、棉被及棉褥細菌數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大、小病房空氣中細菌數量均明顯高于枕頭和棉被、棉褥細菌數量(P<0.01),枕頭、棉被及棉褥細菌數量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提高對環境因素的重視,加強對病房空氣環境的監測并建立個體化病房空氣消毒方案。有研究顯示,3月份和10月份神經內科病房中細菌數量明顯高于其他月份[10],本研究顯示不同月份病房空氣中細菌數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病房環境的細菌類型以G+球菌和G+桿菌為主,同時存在少量的G-桿菌、微量的G-球菌及真菌,以藤黃微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溶 血性鏈球菌等為主,且各菌種類型在空氣、枕頭、棉被及棉褥構成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結論同以往研究一致[11-16]。綜上所述,神經內科病房環境的細菌類型以G+球菌和G+桿菌為主,空氣中細菌數量均明顯高于枕頭和棉被、棉褥細菌數量,但病房環境中細菌數量與病房大小及月份無關。因此,動態監測病房環境細菌學特征,制定個體化病房環境消毒方案,有效進行神經內科病房空氣和病床單位的清潔消毒,并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和強化無菌操作意識是有效降低神經內科病人感染發生的重要手段。
參考文獻: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10-12.
[3]馬菲,李東力.醫院感染流行病學研究現狀[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6,24(5):386-389.
[4]劉亮寶,張延斌,黃春蓉,等.重癥監護病房環境病原菌流行病學調查[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14):3064-3065.
[5]李春輝,吳安華.MDR、XDR、PDR多重耐藥菌暫行標準定義-國際專家建議[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3(1):62-64.
[7]臧大維,劉娟.512例神經內科NICU重癥患者醫院感染的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7):944-945.
[8]李小永,周舫.醫院環境病原細菌的檢測及預防[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2,22(6):1380-1380.
[9]于垚,元小冬,許亞茹等.NSICU空氣環境的微生物學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5):992-994.
[10]許亞茹,鄭秀芬,元小冬,等.神經內科病房空氣環境的微生物學特征與醫院感染的關系[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55-57.
[11]許亞茹,鄭秀芬,元小冬等.神經內科醫院感染患者的病原菌譜及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3):427-429.
[12]鄧紅亮,元小冬,鄭秀芬,等.神經內科病房環境的微生物學特征與患者感染的關系[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7):3733-3735.
[13]段海麗,元小冬,許亞茹,等.神經內科多重感染患者病原學及其病房環境特征的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87-90.
[14]代全德,司金春,徐忠海,等.神經內科患者感染情況及其與病房環境細菌分布的相關性[J].中華實驗和臨床感染病雜志(電子版),2014,8(6):803-806.
[15]李君,李剛.神經內科患者感染情況及其與病房環境細菌分布的相關性[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35):7-9.
[16]關毅.神經內科重癥加強治療病房環境細菌學特征與醫院感染[D].唐山:河北聯合大學,2014.
作者:段海麗 劉新平 王欣 冀茂昌 王斌 呂學海 何俊芳 李煒 吳斐 單位:河北省邯鄲市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