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傳染病預防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在學校實施健康教育對傳染病的預防效果。方法:隨機收集某高校共122名學生參與研究,所有學生均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間入學,通過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包括對照組61名和觀察組61名,其中對照組學生實施基礎性預防指導,觀察組學生則在基礎性預防指導上實施健康教育,對兩組學生傳染病發生率以及兩組學生對傳染病知識知曉率效果進行比較。結果:經比較,觀察組學生傳染病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學生對傳染病知識知曉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學校實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升學生對傳染病傳播途徑、注意事項等知識的掌握率,并促進學生改善不良的衛生習慣,進而降低傳染病發生風險,因此該種傳染病預防模式值得在校園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傳染病;健康教育;預防效果
傳染病是指因病原體所引發的疾病,不僅可以在人和人之間傳染,同樣也可以在人和動物以及動物和動物之間互相傳染,嚴重威脅到了人們的健康。而學校內人員密集,且屬于公共場所,具有較高的傳染病發生率[1~2],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進行學校傳染病防控,降低傳染病發生風險,保證學生的健康。為此本次研究以健康教育對學校傳染病的預防效果為主題,獲得了良好的研究結果,現進行下述匯報。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隨機收集某高校共122名學生參與研究,所有學生均于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間入學,通過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包括對照組61名和觀察組61名。對照組包括男41例,女20例,年齡18~21歲,平均年齡(19.8±2.3)歲;觀察組包括男38例,女23例,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20.2±2.1)歲。兩組學生的一般資料數據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對照組行常規預防指導,包括傳染途徑、易感人群的指導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健康教育:(1)學校健康教育途徑較多,有口頭教育、書面教育等[3]。口頭教育最為常見,且不受時間和場地的影響,該種教育方式能以學校的具體和學生的生活環境為依據,為學生提供合理的意見。書面教育是以書本、宣傳單、黑板報、宣傳欄以及報刊上的文字為呈現形式,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可實時為學生輸送傳染病相關知識。除此之外,通過視頻途徑開展健康教育也值得推廣。(2)健康教育的內容應該包含疾病傳染源、疾病傳播途徑、對待傳染病學生的方法等方面,傳染病的傳染源是疾病傳播源頭,在學校中發現有學生出現傳染病癥狀時,應及時對其進行隔離處理,并根據具體傳染病情況進行治療,痊愈后被傳染學生方可回家。必須指導學生了解傳染病的傳播途徑,糾正學生的不良衛生和生活習慣,降低自身感染率,同時針對已患病學生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和日常注意事項叮囑,避免傳染別人。此外,大部分人對傳染病學生具有較強的抵觸性,對傳染病學生帶有嘲笑、輕視的心理,這種做法會引發傳染病學生產生不良心理,情緒長久累積得不到合理發泄可能會導致其做出報復社會的行為,因此醫務人員應對患病和健康學生進行科學的知識普及,消除健康學生對患病學生的歧視,進而促進其健康的恢復。
1.3觀察指標(1)記錄兩組傳染病(乙肝、結核病、艾滋病)發生率;(2)傳染病知識知曉率通過調查問卷已明確結果,并以優、良和差等級表示,其中分值超過90分評定為優,分值介于75~90分評定為良,分值低于75分評定為差,計算兩個指標的知曉優良率。
1.4統計學方法將本次研究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18.0表格中以(%)表示計數資料,并予以χ2檢驗,分析組間項是否之間的差異。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學生傳染病發生率比較經比較,觀察組學生傳染病發生率(4.92%)顯著低于對照組(19.67%),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學生對傳染病知識知曉率比較觀察組學生對傳染病知識知曉優良率(93.44%)顯著高于對照組(68.85%),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傳染病一直是威脅人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在學校的學生發生傳染病不僅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同時也會對患病學生家屬的健康造成隱患,因此對傳染病進行預防對學生的健康以及未來發展具有重要意義[4~5]。傳染病健康教育實施的意義在于將傳染病病因、影響因素、傳染途徑、預防措施、治療方法等相關知識傳授于學生,使學生明確傳染病的危害,激發學生自我保護的意識,積極參與傳染病預防事物,進而降低傳染病發生率,保證自身及周邊學生和家屬的健康[6]。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學生實施了健康教育,對照組學生未實施,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相比對照組,傳染病發生率更低,對傳染病知識知曉率和不良衛生習慣優良率更高(P<0.05),可見健康教育在學校傳染病預防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綜上所述,健康教育的實施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傳染病的了解,也可激發學生的自護意識,改善不良衛生和生活習慣,進而有效提升了自身的安全,降低了傳染病發生率。
參考文獻
1范新芬.健康教育在學校傳染病預防中的應用.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24):219~220.
2王艷,劉筱威.健康教育對傳染病預防控制的應用價值探討.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8):253~254.
3邱靜.健康教育在傳染病預防控制中的意義和作用研究.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7,8(2):4~5.
4楊光菊.健康教育在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13):158.
5尹小玲.健康教育在結核、艾滋病及乙肝傳染病中預防控制的應用效果.醫學信息,2016,29(11):340~341.
6雷啟云.健康教育在結核、艾滋病及乙肝傳染病中預防控制的應用效果.大家健康旬刊,2017,11(7):280~281.
作者:藍秀英 單位:連南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