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院精細化管理的應用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究醫院管理中精細化管理的應用效果。方法本院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行常規醫院管理措施。但因院內管理效果不理想,糾紛事件及醫療事故頻發,故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擬行精細化管理觀其效果。結果精細化組糾紛事件發生率及醫療事故發生率均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院管理中精細化管理的應用可減少糾紛事件及醫療事故,應用效果好于常規管理。
關鍵詞:醫院管理;精細化管理;糾紛事件;醫療事故
引言
精細化管理基于常規管理發展而來,具有程序化、標準化、數據化、信息化四個特點[1]。其可組織管理各部門,使其精確、高效、協同和持續運作。當前,我國大中型企業均已試行使用精細化管理,效果確切。近年醫療衛生事業的蓬勃發展,興隆園等醫院也試行使用“精細化管理”模式,效用理想。故本院基于成功案例角度,將“精細化管理”模式與本院實際相結合,觀其管理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院2014年7月至2014年12月共收取住院治療患者501例,作為常規組。后本院于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住院治療患者513例,作為精細化組。常規組男女比例為1.5:1;年齡23-84歲,平均(53.9±30.7)歲;精細化組男女比例為1.7:1;年齡24-83歲,平均(53.7±30.9)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行常規管理模式。依據院內不同階段所遇問題完善院內規章制度。制定相關質量評審要求及將獎懲措施。加強對全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意識。定期開展全院大會總結醫院存在的問題,研討解決方案。1.2.2觀察組實施精細化管理。第一,院內培訓精細化管理。制定科學的院內培訓制度與培訓計劃,保證培訓質量。積極組織崗前培訓、護理培訓等活動,提升醫院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與服務水平。培訓后組織考核檢查工作人員知識掌握情況,若培訓效果不佳可重新開展。第二,院內制度精細化管理。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將現有服務弱項為重點突破對象,以《醫療衛生規范》為標準,提升醫院服務的規范化。以院內各項崗位工作情況為基礎,加強質量監管,提升醫院綜合實力。第三,服務質量精細化管理。全面強化“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以“人性化”服務為工作原則。醫務人員工作中,務必耐心、細致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如出現違規醫務人員或重大型醫療糾紛,質檢小組應立刻出面調節并嚴懲醫務人員。第四,院內環境精細化管理。完善手術室環境管理規章制度與具體內容,積極預防院內感染。完善院內消毒管理制度,規范手術室物品消毒管理流程。質檢小組定期抽查手術室內衛生情況,如出現手術室對面清潔工作不到位、手術設備消毒不到位,需嚴懲并通報批評。第五,院內物品精細化管理。加強醫務人員對院內物品及藥品的重視。密切關注院內設備及醫藥是否儲存充足。定期補充與整理院內設備或藥品。加強對醫院內部細節工作的重視。例如:醫院設備是否需更新換代,院內設備有無丟失等。如發現細節處理不當需加強管理。
1.3評價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管理效果(糾紛事件發生率及醫療事故發生率)差異。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經SPSS21.0分析。“n(%)”表示計數資料,χ2檢驗結果。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則P<0.05。
2結果
精細化組管理期間糾紛事件發生率、醫療事故發生率低于常規組,統計學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討論
醫院管理可通過計劃管理、人事管理、醫療管理等多種管理方式,提升醫院整體水平[2]。常規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員工作泛泛化,且雜亂無章。故院內服務質量不佳,糾紛事件及醫療事故發生率較高。基于以上問題,本院擬行“精細化管理”模式,經本次實驗可知效果理想。“精細化管理”模式共由五項組成,即院內培訓精細化管理、院內制度精細化管理、服務質量精細化管理、院內環境精細化管理、院內物品精細化管理。院內培訓精細化管理可提升醫務人員工作水平,使其能夠滿足患者的要求。院內制度精細化管理可規范醫院行為,使醫院與時展接軌。服務質量精細化管理可重點強調病患的主體地位,對降低糾紛事件發生率助益較大。院內環境精細化管理、院內物品精細化管理均有助于提升本院綜合水平及問題處理能力,可減少醫療事故。故本次“精細化管理”模式效用理想,效果好于常規醫院管理模式。綜上所述,將精細化管理落實到醫院管理中,可降低糾紛事件發生率和醫療事故發生率,效用理想。參考文獻[1]楊磊,郝自立,葛長青,等.精細化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實踐[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7,17(6):114-116.[2]李桂玲.精細化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10):8-9.
作者:孫建國 單位:吉林市骨傷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