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血壓病氣虛痰瘀證的治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年第六期
1資料與方法
1.1治療方法對照組:根據(jù)病情需要選用ARB或(和)CCB或(和)β受體阻滯劑,另予辛伐他汀(杭州默沙東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J20040032)20mg,每日1次,腸溶阿司匹林(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BPA8352)100mg,每日1次。治療組:在降壓藥規(guī)范治療基礎上加服益氣化痰活血治法的中藥復方湯劑,方藥:黃芪20g,川芎10g,天麻10g,葛根20g,僵蠶12g,豨簽草15g,半夏10g,菖蒲12g,全蝎3g,蜈蚣3條,益母草15g,每日1劑,水煎取汁400mL,分2次溫服。療程均為6個月。治療后2周、4周隨訪1次,以后每月隨訪1次。
1.2觀察指標及方法頸動脈血管IMT、PSV、EDV、動脈硬化斑塊:采用美國GE公司的V7型彩色超聲診斷儀檢測,探頭頻率10Hz。測定頸總動脈、動脈分叉處、頸內動脈近段1cm處、頸總動脈后壁的內中膜厚度和斑塊數(shù)量,計算斑塊總面積;斑塊的評價:易損斑塊指斑塊由周邊向內部呈密度較高的點狀及短線狀增強,穩(wěn)定斑塊指斑塊無增強或周邊及內部呈稀疏點狀增強。測定頸總動脈、頸內動脈PSV,取平均值;測定頸內動脈、頸外動脈EDV。血脂檢測采用自動生化分析儀。
1.3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8]進行評定。
1.4統(tǒng)計學處理應用SPSS11.5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兩組治療前后癥狀積分比較治療組治療后癥狀總積分較治療前降低(P<0.01),而對照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治療后治療組下降幅度優(yōu)于對照組(P<0.01)。
2.2兩組治療前后頸動脈粥樣硬化比較兩組治療后頸動脈IMT、PSV、EDV、動脈硬化斑塊總數(shù)量和易損斑塊數(shù)量以及斑塊面積較治療前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或P<0.01)。治療組治療后頸動脈IMT、PSV、EDV、斑塊總數(shù)量和易損斑塊數(shù)量以及斑塊面積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或P<0.01)。
2.3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比較兩組治療后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或P<0.01),治療組治療后TG降低幅度較對照組明顯(P<0.05)。
2.4不良反應兩組患者經過6個月治療未見肝腎功能損害以及其他不良反應。
3討論
近年研究顯示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腦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頸動脈粥樣硬化是指雙側頸總動脈、頸總動脈分叉處和頸內動脈的管壁僵硬,內膜下脂質沉積、斑塊形成以及管腔狹窄。由高血壓等引起血流動力學改變產生的湍流、剪切應力等因素長期反復作用,使血管內膜損傷或引起功能改變,有利于脂質的沉積和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從而形成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脂質浸潤、血流動力學異常、內中膜增厚等多種因素有關。血漿總膽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過高均為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高血壓是引起動脈粥樣硬化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頸動脈粥樣硬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情況。探討逆轉和延緩頸動脈硬化的方法也成為醫(yī)學界研究的熱點問題。目前國內外相關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降脂藥物、轉換酶抑制劑領域,不過其逆轉頸動脈硬化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還有一些不良反應。因此研究應用中藥干預頸動脈粥樣硬化勢在必行。
在中醫(yī)典籍中無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記載,與之有關的描述,多歸屬于中醫(yī)“眩暈”“頭痛”“脈痹”范疇。中老年患者多因年高久病而致氣虛,氣虛無以行血而致血瘀,又脾氣虛而運化失職,痰濕內生,氣虛為本,血瘀、痰濕為標。近年來痰濕、血瘀在頸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重視。隨著病情進展,久病必虛累及于血脈,痰濕血瘀互結壅阻血脈,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根據(jù)中醫(yī)辨證原則,本研究在臨床上用益氣化痰活血方法治療,臨床達到滿意療效。方中重用生黃芪取其力專益氣養(yǎng)血;川芎、葛根、豨簽草、益母草、全蟲、蜈蚣活血化瘀,使氣血行絡脈通。天麻、半夏、菖蒲、僵蠶息風化痰、燥濕散結、舒筋活絡。全方合用氣血共調、陰陽并舉,達到益氣化痰活血的功效。黃芪、川芎、葛根、豨簽草、益母草、蜈蚣、全蝎等藥物均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作用。觀察6個月后,患者頸動脈內中膜厚度、收縮期峰值流速、舒張末期流速明顯減少;動脈硬化斑塊數(shù)量、易損數(shù)量以及斑塊面積均有所降低,患者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明顯降低。說明益氣活血化痰法的方藥具有一定的逆轉頸動脈硬化和降脂作用。本研究表明益氣活血化痰法的方藥治療頸動脈粥樣硬化,可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顯著調節(jié)頸動脈血流動力學,降低頸動脈內中膜厚度,減少動脈硬化斑塊作用,還可以改善血脂水平,其改善頸動脈粥樣硬化作用機制可能與其降低總膽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相關。
作者:張國英 郭昕 單位: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