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藥濕熱敷治療干眼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醫(yī)外治雜志》2014年第五期
1結果
1.1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使用重復測量數(shù)據(jù)的方差分析,P<0.05所檢驗的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2治療前后干眼癥狀對比治療前人均干眼癥狀2.20±2.234項,治療后30min人均0.18±0.575項,治療后1d人均0.44±0.729項,治療后2d人均0.56±0.988項。治療前干眼癥狀明顯高于治療后3個時間段(兩兩比較,P均<0.05),治療后30min干眼癥狀明顯低于治療后1d和治療后2d(兩比較,P均<0.05)而治療后1d干眼癥狀亦明顯低于治療后2d(P<0.05)。
1.3治療前后瞬目頻率(/min)對比治療前平均瞬目頻率為14.95±10.606,治療后30min為8.64±8.178,治療后1d為11.66±10.921,治療后2d為11.09±10.957。治療前瞬目頻率明顯高于治療后3個時間段(兩兩比較,P均<0.05),治療后30min瞬目頻率明顯低于治療后1d和治療后2d(兩兩比較,P均<0.05),而治療后1d與治療后2d瞬目頻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4治療前后裸眼視力對比治療前后實驗眼與對照眼平均裸眼視力情況見表1。治療前后各時間段實驗眼與對照眼裸眼視力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眼治療前裸眼視力明顯低于治療后3個時間段(兩兩比較,P均<0.05),治療后1d裸眼視力明顯高于治療后30min(P<0.05),而治療后2d裸眼視力與治療后1d及治療后30min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兩比較,P均>0.05)。
1.5治療前后BUT對比治療前后實驗眼與對照眼平均BUT情況見表2。治療前與治療后2d實驗眼與對照眼BUT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治療后30min與治療后1d這2個時間段中實驗眼的BUT明顯高于對照眼(兩兩比較,P均<0.05)。實驗眼治療前BUT明顯低于治療后3個時間段(兩兩比較,P均<0.05),治療后30minBUT明顯高于治療后1d及治療后2d(兩兩比較,P均<0.05),而治療后1d與治療后2dBUT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6治療前后SchirmerⅠ試驗結果對比治療前后實驗眼與對照眼平均SchirmerⅠ試驗結果情況見表3。治療前后各時間段實驗眼與對照眼SchirmerⅠ試驗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眼治療前、治療后30min與治療后1dSchirmerⅠ試驗結果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兩兩比較,P>0.05),而治療后2dSchirmerⅠ試驗結果明顯低于治療前、治療后30min及治療后1d(兩兩比較,P均<0.05)。
1.7治療前后非接觸眼壓值對比治療前后實驗眼與對照眼平均非接觸眼壓值情況見表4。治療前后各時間段實驗眼與對照眼非接觸眼壓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眼治療前與治療后30min非接觸眼壓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d及治療后2d非接觸眼壓值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和治療后30min(P<0.05),而治療后2d與治療后1d非接觸眼壓值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討論
對于干眼的診斷,目前國際上認為干眼是干眼癥及干眼病的總稱[2]。干眼癥指患者具有干眼的癥狀但無干眼的各種體征,尤其是無眼表的損害,無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干眼病是指患者不僅具有干眼的癥狀及體征,且有引起干眼的局部或全身性原因。2007年,我國學者也相應調整了干眼的定義為“任何原因導致淚液量的減少、質的異常以及淚液流體動力學異常,引起患者自覺癥狀和(或)眼表損害的一類疾病的總稱”[3]。由此可見,癥狀在干眼中占據(jù)了首要位置,本研究結果顯示,濕熱敷治療可明顯減少干眼癥狀,治療剛結束效果最明顯,雖然隨著時間延長效果減弱,但治療后2d內(nèi)仍有明顯效果。同樣的效果也表現(xiàn)在對瞬目頻率和裸眼視力的影響上,濕熱敷治療可明顯減少瞬目頻率,提高裸眼視力,同樣是治療剛結束效果最明顯,隨著時間延長效果減弱,但治療后2d內(nèi)仍有明顯效果。瞬目的作用是涂布淚液,清潔眼表,當淚膜不穩(wěn)定時,就會有明顯不適干眼癥狀,裸眼視力下降,同時會提高瞬目頻率,而通過治療穩(wěn)定了淚膜,緩解了干眼癥狀后裸眼視力提高,瞬目頻率也隨之下降。治療前后不管是實驗眼還是對照眼的BUT變化也印證了這一觀點,即濕熱敷治療明顯延長了BUT,但實驗眼利用中藥濕熱敷對于延長BUT的作用在治療后各時間段均明顯強于對照眼單純利用生理鹽水濕熱敷。
瞼板腺最早由德國醫(yī)生Meibomus(1666)發(fā)現(xiàn),其通過合成和分泌脂質,減少淚液蒸發(fā),維持淚膜的穩(wěn)定性。濕熱敷可以加快眼瞼局部血液循環(huán),融解瞼板腺脂質,有利于淚膜脂質層穩(wěn)定性和均勻性,可使干眼癥狀得到緩解。2007年美國干眼研究合作組推出的干眼治療建議中,熱敷就是治療手段其中之一。國外報道的商業(yè)化眼部加熱器有東京Cept公司生產(chǎn)的EyeHot眼瞼紅外加熱器[5]和東京Kao公司生產(chǎn)的EyeWarmer一次性眼部加熱器等,結構復雜,價格昂貴,且紅外線或電離輻射可能對晶體和視網(wǎng)膜有損傷。而筆者使用普通蒸汽噴霧器就可提供持續(xù)穩(wěn)定的熱量,接觸眼部的是單純的水蒸氣,無任何毒副作用,同時將中藥與濕熱敷相結合,方中,生地、野菊花、黃芩、玄參清熱解毒涼血,麥冬、枸杞具有補腎益精、養(yǎng)肝名目之功效,薄荷疏肝行氣,桑葉平肝明目,紅花活血通經(jīng),共奏滋陰清肝明目之功效。通過本研究證實了中藥濕熱敷對于穩(wěn)定淚膜比單純濕熱敷效果更好。
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治療前后SchirmerⅠ試驗結果有明顯差異。SchirmerⅠ試驗是在不使用麻醉藥的前提下將濾紙置于下穹隆中外1/3處,閉眼,5min后檢查濾紙濕潤的長度可判斷淚液分泌情況,此種方法檢測的是反射性淚液分泌量,其可重復性和一致性較差。另外淚腺位于眼眶內(nèi),熱量無法直接透入,也是導致治療前后淚液分泌無明顯變化的原因之一。本研究設計時測量非接觸眼壓的目的是為了了解中藥濕熱敷對青光眼患者的安全性,了解是否會使房水分泌增加導致眼壓升高,但研究結果意外發(fā)現(xiàn),治療后1d及2d,眼壓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但實驗眼與對照眼無明顯差異,考慮單純濕熱敷可促進房水的排出,從而使眼壓下降,但具體機制值得進一步研究,抑或可作為青光眼治療的輔助療法加以研究。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證實了中藥濕熱敷療法可更好地穩(wěn)定淚膜,緩解干眼癥狀,提高裸眼視力并減少瞬目頻率,且設備簡便,費用低廉,無任何毒副作用,對青光眼患者也是安全有效的,希望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推廣應用。
作者:郭晟金玲張貴生王梅素王菁潔王瑞麗孔冬梅單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上海市總隊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