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調查與預測教學改革淺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目前中國社會、社會經濟處于快速變動的轉型期,社會面貌日新月異,各種社會問題、經濟發展問題、管理方面等問題層出不窮。市場調查與預測研究已經成為及時把握社會(經濟)發展脈搏、客觀認識事物變化發展規律、準確判斷社會發展趨向、果斷做出科學決策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市場調查與預測是很多高職院校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的必修課。
1課程性質
本課程是云南經濟管理學院商學院為經濟管理、商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本課程開設的目的就是通過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學習,使學生對市場調查與預測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本門課程的主要內容有市場的調查的方式和步驟、市場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市場觀察調查法、詢問法、文案調查法、實驗調查法等;市場的預測方法主要有專家預測法、德爾非法、頭腦風暴、時間序列、相關回歸分析等。
2改革思路
2.1課程改革的目的在本門課程的教學中,要求學生能較好地完成調查方案設計、問卷設計、調查分析報告撰寫、預測分析報告撰寫等模擬訓練項目;切實提高了學生市場調查設計能力,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調查報告和預測報告的寫作能力,達到了課程教學目標的需求。教學的效果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1培養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市場調研方案撰寫和問卷設計的能力,絕大部分學生都能設計出較好的市場調查方案和調查問卷。
2.1.2培養學生數據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分析與建模能力。
2.1.3培養學生的市場調查分析報告和預測分析報告的寫作能力。
2.1.4培養學生的統計軟件的使用能力。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利用Excel、SPSS等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生成統計圖表,建立預測分析模型。
2.1.5鞏固了學生所學的其他專業知識。比較好地解決了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問題,相關專業學科知識走向整合,最終形成良好的專業技術技能。
2.1.6通過本門課程的教學改革,讓學生畢業以后能夠真正的學會運用本門課程相關知識來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2.2課程改革的必要性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2.1學院辦學指導思想的要求該院定位于“職業教育院校”、“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等辦學指導思想,為《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建設和改革提供了導向。我們認為作為商學院的經濟管理、商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學生應具備較強的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能力,才能體現商學院培養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內在要求。為此,市場調查與預測確立強化案例與項目驅動教學法,著力培養學生的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的意識,符合學院的辦學指導思想和定位的要求。
2.2.2課程性質的要求《市場調查與預測》是在《管理學》、《經濟數學》、《市場營銷學》等課程基礎上開設的。因此,市場調查與預測單純講授市場調查的理論和方法,勢必與其他相關學科在教學內容上造成很大程度上的重復,達不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要求。因此,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需要從應用的角度組織教學,重視實踐性教學。
2.2.3教學實訓、實踐提供的啟示過去我們在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中,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傾向,導致學生在學習本門課程后,仍然不會設計市場調查方案和問卷,不會數據的獲取、處理和分析,寫不出符合要求的市場調查報告和市場預測報告。后來,我們嘗試采用案例與模擬教學法,學生的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因此,市場調查與預測只有確立“強化案例與教學模擬、動手實踐”的教學法,才能使本課程建設和改革具有特色。
3課程教學改革的路徑
根據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來看,我們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手段、考核考試方式、實訓實踐教學課等方面展開教學改革。
3.1改革課程教學目標我們認為作為商學院的經濟管理、商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除了應掌握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外,應重點獲得五種能力:市場信息(數據)獲取、處理與分析能力;調查方案與問卷設計能力;調查分析報告所撰寫能力;市場預測分析與建模應用能力;市場預測報告撰寫能力。因此,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應從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向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結合、強化能力培養的方向改革。
3.2改革教學內容根據作為商學院的經濟管理、商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特點和培養應用性能力原則,我們增加了市場環境研究、市場供求研究、銷售潛力研究、消費者市場研究、顧客滿意度研究、生產者市場研究、銷售潛力研究、產品市場研究、產品銷售市場分析、產品品牌研究、廣告研究等市場調研內容的教學。同時增加統計軟件在數據處理和分析的應用等等。
3.3改革課程教學模式《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模式,是以市場調研和預測能力培養為教學目標,以教學內容更新和優化為基礎,以案例和模擬訓練為實踐教學平臺,以案例和項目分析為教學手段。
3.4改革教學方法手段主要采用能力培養為導向的課程教學方法手段。總體思路是將案例教學法、項目試驗教學法、計算機軟件輔助教學法、模擬教學法引入教學中。
3.5改革考試方式傳統的閉卷考試以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測試為主,難以測試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提高學生的調查方案和問卷設計能力,數據處理與分析能力,調查報告與預測分析報告的寫作能力。為了適應本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們采用綜合性測評的考核方式。
3.6改革實訓、實踐教學模式本著提高學生市場調研和市場預測能力,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構建了包括課程設計、計算機軟件應用、案例教學、課外實踐教學等方式相結合的實訓、實踐教學體系式。
4教學內容、教學模式,考核考試方式、實訓,實踐改革操作初步設計
4.1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初步設計根據作為商學院的經濟管理、商務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特點和培養應用性能力原則,我們將教學體系分為市場調查和市場預測兩部分考慮,再分別從理論和實踐部分進行設計。
4.1.1市場調查部分①市場相關概念、市場類型等相關教學內容介紹。②市場調查的主要內容指標介紹討論。主要內容包括市場環境(宏觀、中觀、微觀)、市場供求、銷售潛力、消費者市場、顧客滿意度、生產者市場、銷售潛力、產品市場、產品銷售市場分析、產品品牌、廣告等市場調研內容的指標體系提示討論。③市場調查方案、方式方法介紹。主要內容包括市場調研方案的設計,市場普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等,文案調研法、觀察調研法、詢問調研法、實驗調研法,還增加網絡調研法。④數據收集與整理理論教學,回顧統計基礎計算知識,EXCEL、SPSS軟件簡單常見功能介紹。⑤實踐教學部分設計初步。在第一堂課的時候,就將學生按自由組合的方式,以6~8人為一組,成立“模擬調查公司”,并讓學生為自己的公司取一個名稱,確定公司總經理及內部人員分工。在成立公司之后,告訴他們,先學理論知識,在學完市場調查的相關知識后將讓他們以模擬公司為單位,開展一次真實的市場調查活動,并且每個公司要完成一份調查報告,還要在課堂上來介紹分享自己的調查過程和調查結果。期望讓學生以這種特有的身份投入到學習中來,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通過實際體驗,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也希望真實的調查活動能激發他們認真學習的興趣。在調查過程中主要讓學生體驗幾種調查方法:文案調研法、觀察調研法和詢問調研法。讓學生根據本組確定項目設計調研過程。過程中將涉及調查方案策劃、調研方法、時間安排、資料整理與分析、調查報告撰寫等一系列環節。通過真實的調查活動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在活動中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口頭表達能力。課堂情景模擬。觀察調研法、詢問調研法兩種方法可采用課堂模擬教學。數據的收集與整理。對調查部分的數據進行處理,包括圖表在EXCEL、SPSS等軟件中的制作。提出調查報告,進行PPT概述介紹。
4.1.2市場預測部分①預測理論學習。包括預測相關概念、類型,對于我們學院學生主要從定型預測方法的學習討論和定量的時間序列、相關回歸預測、抽樣調研的基本估計進行教學。②實踐教學。觀看頭腦風暴的視頻,看后確定學生關注熱點話題進行模擬頭腦風暴,讓學生切實了解頭腦風暴的相關概念、操作步驟、實際應用的意義。引入上機實訓,提高學生利用計算機處理數據的能力。筆者設想在講授市場預測的內容時引入上機實訓。根據一些簡單數據預測未來的數據走勢,設計簡單模型。
4.2考核考試方式初步設計
《市場調查與預測》考試改革先采用班級試點的形式開展,實際操作成熟后進行推廣至全部班級。主要采用能力測試為導向的考試方式。改革方案的總體思路是成績分兩個學期進行評定,最后合成本課程的成績,最后按比例與平時成績合成總成績,分段測試的內容如下:
4.2.1第一學期,創業計劃書撰寫大賽階段根據問卷設計、創業計劃書市場調查問卷設計及實際調研報告撰寫情況進行能力評估。由班級內部對市場調查與預測部分撰寫情況進行評定,分5等級進行,即優、良、中、及格、不及格,其中,90分(優秀)以上按10%的比例進行,80~90分(良好)按20%的比例進行,其他不限比例。
4.2.2第二學期,市場調查校外實踐階段調研方案再加工,校外調查效果,調查報告再加工能力評估。成績評定應根據調查方案和調查問卷設計、調查數據分析與報告寫作測試、市場預測分析與報告寫作測試的質量、篇幅大小、觀點(結論)是否正確,分析方法是否科學,內容是否完整、要素是否齊備等評定成績。以上各階段以100分為滿分,按完成情況,由教師和學生組成考評小組進行審核打分。
4.2.3平時成績,主要用到課率來衡量。平時表現不及格者,期末成績不予認定,作缺考處理。總評成績=第一學期創業大賽成績、第二學期評定成績均值×70%+平時成績×30%
5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的改革效果
市場信息(數據)獲取、處理與分析能力;調查方案與問卷設計能力;調查分析報告所撰寫能力;市場預測分析與建模應用能力;市場預測報告撰寫能力。學生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得到了明顯提高,也培養了學生的團隊精神,鍛煉了學生獲取相關市場、產品等方面信息的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1課程改革效果
5.1.1提高學生獲取數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與建模的能力。
5.1.2提高學生軟件使用能力,特別是Excel的統計功能,大部分學生能利用Excel進行數據處理、生成統計圖表,建立簡單的預測分析模型;部分學生對SPSS軟件應用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5.1.3提高學生市場調查方案撰寫和調查問卷設計的能力,大部分學生能設計出較好的市場調查方案和調查問卷,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
5.1.4提高學生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預測分析報告的寫作能力,大部分學生基本掌握了調查分析報告、預測分析報告的寫作過程、技巧、方法和要求。
5.1.5鞏固了學生所學的其他專業知識,較好地解決了知識轉化為能力的問題,通過市場調查、預測模擬等實踐,真正整合了《管理學》、《統計學》、《市場營銷》等學科知識。
5.1.6通過教學改革,我們正在將《市場調查與預測》申報為云南省精品課程。2012年由王召寶完成本校商學院輔導員工作情況調查報告、學生參與完成本校商學院班級管理情況調查報告,成果提交學校相關領導,為學院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決策依據,本年度商學院被授予“平安學院”;經過本門課程的實踐,對學生參加創業大賽起到一定的幫助,據學校相關就業統計數據,參與省級、國家級“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等競賽的獲獎大學生就業率100%;2013年參加云南省“高等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市場調查分析比賽(主辦方未公布最終結果);2014年榮獲海峽兩岸市場調查大賽一等獎。另外,由于該院學生數學基礎較差,學生很難通過筆算掌握本門課程預測定量計算題,經過考核方式改革,改變了過去出卷考試計算題空檔而導致分數不高的尷尬局面。
5.2課程改革小結與不足
總之,經管實踐《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手段、考核考試方式、實訓實踐教學課等方面展開教學改革是成功的,達到了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改革實效。支持了培養應用型高職高專專業人才目標的要求,受到學生的普遍的高度好評。但是,模擬訓練項目的可行性有待進一步加強與完善,成績評估的公平性、客觀性也有待進一步完善。條件成熟的情況下,還可以由本課程主講教師組成立調查咨詢公司承接校內外項目,構建一個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手段體系。
作者:王召寶 單位:云南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