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營銷模式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綠色休閑農家樂經營現狀
綜合經合組織等對綠色的闡釋,“綠色”指“生態環?!薄坝欣谌祟惤】怠?。在行動上,采用3R的環境認識,即減少(Reduce)、重新使用(Reuse)和再循環(Recycle)。高俊雄認為“休閑”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可能是短暫臨時性的感受或體驗,也可能是長期有計劃的參與形態(高俊雄,2000)。綠色休閑農家樂則是指生態環保的、能給人帶來放松和愉悅體驗的農(林、牧、漁)業特色的旅游形態。據農業部統計,截至2010年底,全國農家樂已超過150萬家,全國休閑農業年接待人數超過4億人次,年營業收入超過1200億元(人民日報,2011.05.28)。我國農家樂發展從數量上看,雖然成效顯著,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但是,真正的綠色休閑農家樂仍處在發展初期,在項目開發、規范經營、產品質量、市場營銷等諸多方面還存在著較多問題。
1、“樂”的項目比較單一,同質化程度高。
我國的農家樂大多是農民參與市場經營的結果,帶有自發性,由于長期“二元”體制的影響,理念上難以對接市民游客的需求,加上經營規模小,產品或項目設計上單一同質,基本以吃、住、棋牌為主,真正讓游客參與體驗性的項目很少。其中,體驗過棋牌、垂釣、果蔬采摘的游客占66.7%,58.3%的游客表示花費最多的項目是餐飲,極少數接觸過農產品深加工以及民間工藝特色歌舞等,不能讓游客獲得差異化體驗,導致回頭率降低,經營者收益減少,而且會嚴重影響農家樂的未來發展。
2、“農”的特色不鮮明。
一些農家樂在建筑裝修上追求“洋”“豪華”,丟掉了本地固有的“土”的味道。其經營的項目也和城市類似,很難在農家院找到鄉村農家的感覺。開展的項目在“農”字方面做文章不夠,缺乏鄉村農耕文化、民俗文化和生態保護項目活動,農家味和鄉土味不濃。
3、“綠色”不足。
黨的十八大高度重視生態發展、綠色發展的問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方向由原來的“工業化、信息化”,提升為“工業化、信息化、生態化”。然而,部分農家樂基礎設施簡陋,環境條件尚不如人意。比如,農村生活污染比較嚴重,對污水殘渣等生活垃圾缺少處理,停車場、廁所、垃圾箱等旅游服務設施不足,衛生設施堪憂。環保意識不強,塑料袋及其它生活垃圾充斥鄉村河道與小路等。
4、“家”的感覺難以體會到。
目前大部分農家樂依然以家庭式經營為主,從業人員基本上也是土生土長的農民,由于缺乏規范的培訓,現代經營理念不先進,服務意識不到位,服務行為不規范,服務質量不高,與游客交流溝通能力欠缺,規范化服務水平不高,讓游客體驗不到“家”的感覺。
5、營銷模式落后。
目前,浙江、上海、江蘇、沿海發展較快的城市以及北京周邊等地區,對網絡宣傳比較重視。但據“農家樂聯盟”網站工作人員對重慶、陜西金絲峽大峽谷農家樂等抽樣調查發現,多數農家樂經營者對網絡宣傳這個概念完全不了解。
二、網絡營銷模式與綠色休閑農家樂經營的關聯
傳統農家樂除了上述內部管理缺陷之外,對外營銷也無甚創新。大多數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加上營銷能力與資金的約束,信息不對稱,基本采取了“守株待兔”的策略,妄談品牌打造與市場拓展。網絡營銷(On-lineMarketing或E-Marketing)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的營銷活動。它可以很好地改善綠色休閑農家樂的經營績效。Garcia認為,首先,互聯網所主導的是信息經濟,可利用Internet本身的信息搜索機制,起到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其次,網絡營銷可促進規范管理,樹立形象與品牌;第三,游客在網絡論壇的評價與互動,可以形成有效溝通,促使農家樂提升服務質量,從而改善經營績效;第四,網絡營銷更具有個性化,富有針對性,更能夠發現與滿足個性化偏好,更易于與消費者建立長期良好關系,從而實現可持續消費。網絡營銷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許可Email營銷、信息、搜索引擎廣告、論壇、博客營銷等。但由于成本、能力、意識等原因,網絡營銷在綠色休閑農家樂營銷中并未發揮很好的作用。根據筆者走訪成都郊外溫江區的部分農家樂調查發現,大多數農家樂經營者認為他們的網站缺乏宣傳和管理維護,沒有起到提高收入的作用。筆者隨機抽查了部分成都周邊農家樂網站,主要有以下不足:一是網站功能過于單一,千篇一律,多數為靜態展示,缺少論壇、旅客反饋交互系統,從統計來看,此類問題占到95%;二是信息服務有待提升,大多缺乏特色介紹和周圍景區氣候自然條件的介紹,缺少路線安排及景區攻略等貼近旅客的使用信息(76%),幾乎無英文信息(100%);三是合作意識薄弱,農家樂網站與其他農家樂網站或景區網站很少建立友情鏈接(89%);四是,頁面容易出錯率占25%等。
三、網絡營銷模式下綠色休閑農家樂的“雙基”建設
面對經營過程中的諸多不足,綠色休閑農家樂需要夯實“雙基”,即:對內,練好管理基本功;對外,練好網絡營銷基本功。最終使兩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一)管理方面。
(1)規范管理。農家樂由于分布廣泛,開辦經營上,自發性特點顯著,管理上一直以自律為主,其中不乏“道德風險”。為了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經營者應自覺向綠色低碳生態轉型。政府職能部門在規范農家樂經營中,也應發揮應有作用。目前,成都大邑西嶺鎮出臺了《西嶺鎮農家樂管理辦法》、浙江安吉縣出臺了《安吉縣農家樂服務質量通用要求》等,筆者認為,值得推廣。
(2)特色管理。農家樂當根據地域特點,結合四季氣候的不同,以綠色、自然、健康為內容,突出田園特色。根據四季不同,讓游客參與相應的農事活動,如挖筍、采茶、摘菜、農耕、種植等。享受農家樂傳統娛樂項目,如棋牌、垂釣、竹伐、豆磨、水車等。
(二)營銷方面,充分挖掘與發揮網絡營銷的優勢。
(1)對于經營基礎較好的農家樂,建議構建internet網站與移動互聯網站,優化搜索引擎。對于實力較強者,可投入更多的資金,加入模塊:刷新資訊、會員管理、線上預訂退訂、評論互動、中英文版本等。
(2)對于小規模農家樂而言,建議選擇農家樂門戶網站進行信息,成本低,但效果并不差。根據于二水的研究發現,“選擇首先瀏覽農家樂門戶資訊網站的游客占81%,超過訪問農家樂官方網站的比重?!?/p>
(3)區域聯合打造農家樂網絡社區。以村鎮,或景點周邊區域為單位,由村委組織專業人員建網與管理,建立網絡社區,在其上進行各農家樂信息、驢友游記板塊、常見問題專區等,便可以既降低個體成本,又能提升區域整體景區形象。(4)利用社會化媒體營銷工具,如論壇、博客、微博、SNS社區、微信、圖片和視頻分享等。
四、第三方網站的重要角色
第三方網站,主要指政府、行業協會以及民間網絡服務平臺。根據筆者對成都三圣鄉部分農家樂游客走訪發現,通過網絡尋找農家樂的游客中,約81%左右是通過集成式的網絡平臺找到農家樂。由此看來,集成式的網絡服務平臺建設十分重要。目前已經有部分市、縣、村鎮建立了區域性的農家樂網絡服務平臺。浙江安吉縣專門建立農家樂信息網站,內容包括“農家樂快訊、農家樂服務、農家樂特產、農家樂導游、游記攻略”等,全方位地展示了農家樂的信息。(農家樂供應鏈研究——以浙江省為例,金劉江,2011)。自貢農家樂網是一個地方性質的民間網絡服務平臺,主要集中展現自貢的農家樂發展現狀。集自貢農家樂簡介、農家樂位置、農家樂風采、農家樂娛樂、農家樂美食、聯系農家樂等欄目的展示平臺。主要為自貢本地的農家樂提供對外宣傳和展示的平臺,同時,它也一個與自貢本地網友交流的平臺,對自貢農家樂的發展、自貢農家樂的建議都可以在該網站進行留言評論。(四川工人日報,2013年3月1日04版)農家樂聯盟網站(/)。于2009年正式運營,是專注于發展農家樂鄉村民俗旅游事業的門戶網站。旨在快速推進我國鄉村旅游事業的快速發展,規范鄉村旅游行業的管理,提升農家樂的知名度和創建農家樂品牌,保證農家樂的健康發展。
五、結語
綠色休閑農家樂在城鎮化的過程中,必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綠色休閑農家樂的經營者,必須打破經營模式固化、休閑項目同質單一、管理不規范、不綠色低碳環保、缺乏創新營銷手段的瓶頸,要充分挖掘利用現代網絡技術的比較優勢,利用自建網站,或利用政府組織、行業協會以及民間網絡服務平臺集成、專業、低成本的特點,是促進自身的規范、健康、可持續發展。不斷地與時俱進,吸收和借鑒國外和其他行業的新型網絡營銷模式,把握綠色休閑農家樂電子商務發展趨勢,練好內功,打造特色,塑造品牌,提高整體服務水平和經營績效。
作者:張瀟單位:四川商務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