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學生預備黨員教育管理機制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黨員文摘》2009年第12期
【內容摘要】在高校中選拔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入黨的人選,為中國共產黨吸納優(yōu)秀的有高度思想覺悟的預備黨員,是各個高校黨支部必要的一項工作。然而,在現階段的高職院校中對于發(fā)展高職學生預備黨員的教育管理機制還存在很多問題,不夠完善,不能公平、公正、合理地將高職學生入黨工作做好。因此,筆者作為一名高職院校的老師,同時作為一名黨員,分析了當代高職院校評選預備黨員管理機制存在的弊端,結合“兩學一做”專題教育,提出關于建立合理化的預備黨員教育管理機制的策略,旨在為高校的黨建工作和高校黨支部更好地發(fā)展青年學生黨員提供參考,為我黨輸送年輕力量和血液。
【關鍵詞】“兩學一做”;高職院校;預備黨員;管理機制
現階段,由于一些黨支部沒有按照規(guī)范的入黨流程來發(fā)展黨員,而是根據需要或者徇私而快速發(fā)展黨員,部分同志根本沒有達到入黨要求,但卻被發(fā)展成黨員,導致當代的黨員數量過多。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為核心的黨中央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并要求各基層組織開展“兩學一做”教育專題,樹立正確的思想,規(guī)范入黨流程,改善共產黨的面貌。因此,在現在的高職院校開始努力建設高職學生預備黨員教育管理機制,改善從前入黨機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確保發(fā)展黨員流程的公平公正,確保發(fā)展的預備黨員真正具有共產黨的素質,從而提高我黨的凝聚力,為我黨增添新生力量,永葆青春與活力。
一、高職學生預備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般來說,現在的高職院校一般都是采取三年制的教育機制,這三年中,有兩年半的時間學生是在學校學習的,最后半年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因此,對于學校黨支部來說,發(fā)展學生成為黨員的時間非常有限,任務較重。再加上由于學生發(fā)展成預備黨員后,有半年的時間不在學校,無法接受學校的考察和黨員實習工作,這也使得預備黨員與黨組織的關系聯系得不夠密切,不能及時發(fā)現問題,糾正問題。現階段,據調查發(fā)現,我國高職院校在學生預備黨員教育管理機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黨員發(fā)展過程要求嚴格,教育寬松。高校學生優(yōu)秀人才非常之多,但是真正能夠發(fā)展成為黨員的人卻很少。因此,高職院校發(fā)展預備黨員的過程相對是非常嚴格的,比如在前期的入黨積極分子遴選,再到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培訓,考察期一年,再在入黨積極分子中挑選對象發(fā)展成預備黨員。但是,發(fā)展預備黨員后,對預備黨員還有一年的教育和考察期。這一年的考察期,由于高職院校三年制的教育體制的局限性,使得預備黨員有半年的時間不在學校,與學校黨組織脫軌,聯系不夠密切。因此,在這一年里,黨組織無法對我黨一系列的講話精神進行學習和貫徹,導致高職院校預備黨員后期的思想覺悟不夠高。在思想上和行動上會產生松懈,缺乏自我要求、自我管理的意識。這不利于我黨整體黨員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的形成,極大地損壞了我黨黨員的光輝形象。
(二)預備期的教育注重形式,輕視考察。《黨章》第一章第七條有明確規(guī)定,黨員的預備期為一年,在這一年里,黨組織對預備黨員應當認真教育和考察[1]。高職院校對于其預備黨員的考察有自己的明確做法和考察要求,主要是對預備黨員進行定期的思想意識考核,舉辦一些黨組織活動等。但是這些考察方式大多數只注重形式,沒有起到切實的效果。比如說讓學生上交思想匯報,但是由于學生不在學校,無法對他們的思想匯報進行核實考察,有些學生沒有真正寫出自己的思想感悟。在發(fā)展和考察后期,黨組織對于學生黨員能否通過實踐提升自身的宗旨意識等方面沒有切實可行的考核手段,對于預備期的教育管理往往流于形式,過于注重材料的收集,而放松對學生教育有效性的考察。
(三)對預備黨員的教育不平衡,理論多于實踐。在發(fā)展黨員的程序中,高職院校和其他本科高校的流程是一樣的,整個過程需要兩年的時間,這個過程中主要還是學習黨的理論知識,真正能夠進行理論聯系實際,落實到實踐的機會很少。到了大二下學期,第一批的擬發(fā)展對象才能成為預備黨員,在這期間,黨組織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來了解這些發(fā)展對象的各方面素質,考察他們是否服從黨組織的決議,是否履行黨員的義務,是否遵守黨的紀律等等。但是,在高職院校中,由于學生只有三年的時間在讀,最后半年的時間不在校。鑒于這種情況,高職院校對于預備黨員的教育就更多地停留在理論階段了,而對于實踐上的教育無法完成,這種教育機制存在極大的不平衡性。
二、“兩學一做”視域下創(chuàng)新高職學生預備黨員教育管理機制的策略
(一)學習黨章黨規(guī),提升黨性修養(yǎng)。高職院校應該在開展“兩學一做”專題教育的氛圍下,帶領和鼓勵學生學習黨章黨規(guī),學習的系列講話,學習黨的綱領,提升黨性修養(yǎng),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新共產黨人。在高職院校預備黨員教育機制中,不同于其他高校的教育機制,應該分為校內教育和校外教育兩大塊的內容[2]。對于校內教育,學校一是應該經常開展黨內座談會,預備黨員談談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談談自己對于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黨員的看法和做法;二是應該經常組織學生一起觀看體現我黨精神的記錄片和電影,培養(yǎng)預備黨員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對于校外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現在發(fā)達的網絡,比如展開微信群討論或者微信視頻通話等在線學習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定期的教育和考核,讓他們在校外也能充分學習到黨的知識和精神。
(二)立足工作崗位,學做“合格黨員”。對于剛剛進入社會實習的高職預備黨員來說,要從自己做起,從自己的崗位做起,樹立共產黨員的榜樣力量,做一名合格的“黨員”。作為一名職場新人,預備黨員要時刻記住自己的身份,一是要遵守公司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做違反公司制度的事情;二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熱心為人,體現共產黨人勇于奉獻,敢于犧牲的精神,在公司和同事面前樹立共產黨員的良好形象。
(三)加強校企合作,推進學生預備黨員的教育管理。在學生離校期間,學校要加強與企業(yè)之間的合作,采取雙面監(jiān)督和管理的機制。學生在企業(yè)任職期間,企業(yè)有義務對他們進行管理和教育,確保做好實習黨員在實習期內的教育工作。這個教育內容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校方面的教育,二是企業(yè)方面的教育。學校要加強與企業(yè)之間的聯系和交流,經常性地向企業(yè)了解預備黨員的工作動態(tài)和生活動態(tài)等,實時了解他們的情況。對于在思想意識上出現問題的預備黨員,學校應該及時對他們進行溝通和教育,端正他們的態(tài)度,扭轉他們的思想;企業(yè)要及時對高職新人進行工作培訓、思想教育和監(jiān)督,并及時和學生所在的高職院校進行溝通。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學生和當代大學生預備黨員是中國共產黨的新生力量源泉,對預備黨員進行正確的教育是高職院校黨支部的重要工作。在新時期,高職學生預備黨員的教育管理機制應當有所轉變,應當多開展“兩學一做”專題教育,多學習的系列講話,爭取讓高職院校的預備黨員早日成為一名有責任、有擔當、有黨性的共產黨員。
【參考文獻】
[1]黃會明.高職學生預備黨員教育評議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溫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4
[2]楊柳.學生預備黨員教育管理體制的創(chuàng)新研究[J].商業(yè)文化,2011,5
[3]張碩,杜杰,原凱.大學生預備黨員教育管理的實踐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18
[4]吳剛.大學生預備黨員教育管理的長效機制研究[J].法制與經濟,2011,7
作者:俞林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