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發展局2020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三農工作不斷深入。
一是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全區39戶建檔立卡低收入戶的人均收入均達序時進度,其中35戶已達標;4個市級經濟薄弱村1-6月份收入均達序時進度,其中薛港村、迎濱村已達標;建檔立卡人口基本醫療保險已實現全覆蓋,5名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子女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全部享受教育補助資金,“兩不愁三保障”穩定實現。
二是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增幅。根據市反饋認定數據,今年二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20.3元,較去年同期增幅2.1%,增量284.3元,相對受疫情影響的一季度收入實現止跌回穩。
三是村莊清潔行動有力推進。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為主題,以“四清一治一改”為重點,按照薄弱村重點攻堅、示范村全力提升、拆遷村保潔到位的“同步走”戰略,全域整治、全員行動、全面發力,分類分批地毯式推進村莊環境頑疾痼疾整治,22個行政村231個自然村已全部通過市專項組銷號評價,農村生活污水、垃圾、廁所革命和農業廢棄物四個專項行動序時推進,村莊“臟亂差”現象得到好轉,村容村貌發生了可觀可感的變化。全區無害化衛生戶廁改造均超任務完成,根據應改盡改要求持續推進,改廁進度位列全市第一;大路鎮、姚橋鎮省級衛生鎮、省級衛生村創建穩步推進;鄉村空間治理試點有序推進,全區治理任務基本明確。
四是鄉村產業發展亮點紛呈。上半年農業農村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54億元,牧原養豬項目已開工建設,新港科技、潤果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見效,建成了農業農村部大田數字農業基地、全省單體規模最大的智能溫室、單體烘干能力最強的烘干設備,新港等重點項目在中央、省主流媒體報道。23個本地聯建項目、8個“南北掛鉤”項目落地生效,村企聯建扎實推進。
二、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級。
一是教育資源供給有序保障。確保年內完成實驗小學改擴建工程,心湖高級中學二期建設主體工程完成80%,丁卯第三中心小學完成前期準備工作,進一步增加學位滿足群眾需求;加快推進大港中學和市大路實驗學校“市智慧校園”創建工作,逐步提升智慧教育水平;探索集團化辦學改革,一外大港分校年內實現掛牌,嘗試多元化合作辦學,實現優質資源共享。
二是衛健事業不斷發展。加快互聯網+醫療體系建設,以人民醫院愛加健康平臺為基礎,打造遠程醫療會診中心,與區內基層醫療機構實現互聯互通;暢通瑞康醫院到上海就醫通道,提升醫聯體內部與上海優質醫療機構的會診、轉診等協同流轉效率;開展慢性病防治行動,人民醫院爭創國家基層版房顫中心,確保通過省級慢性病防控示范區復審。籃球、羽毛球等各類全民健身活動廣泛開展,人民群眾運動意識、鍛煉習慣及健身氛圍越來越好。
三是養老事業不斷規范。全區80周歲以上老人上門摸排達75%以上,108戶適老化改造全部完成“一戶一策”,新開工建設1家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鼓勵養老機構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養老、社區活動、居家服務的鏈式養老體系初步形成,相關工作推進和完成情況在全市居于前列。
四是退役軍人事務精準深入。完成社保接續工作有序推進、分類精準;各項優撫政策精準落實,殘疾軍人檔案管理順利完成,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住房補貼補發基本到位;完成73855部隊室內籃球場及健身設施的改造修建項目、海軍四中隊室外籃球場的地膠鋪設工作,積極開展雙擁慰問活動;積極開展退役軍人“微黨課”競賽活動。通過前期發動、選拔,選出大路鎮大路村書記參加市級競賽,并在競賽中獲得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