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老師法制學習心得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開學初,接上級要求在學校等場所集中學習反暴力講法制、講秩序學習,9月5日上午新疆高等專科學校黨總支書記李志明代表學校和上級政府召開了反暴力、講秩序、講法制動員大會。下午各班主任和各科室教師學習從6點到7點半集中學習。
作為一名警體教研室的一名老師,我深知學習的必要性;主要帶領學生學習了和田市7.16嚴重暴力恐怖事件;喀什7.30系列暴力事件真相等多篇案件真相、及媒體評論。
一、新疆喀什從7月30日午夜到31日連續發生血案,造成多名平民死亡。犯罪嫌疑人都是維吾爾族,但這是不折不扣的暴力恐怖事件,犯案者的民族身份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同情及寬恕的理由。對他們的打擊必須毫不手軟,據報道,兩起案件中都有兇犯被當場擊斃和打死。
新疆暴力恐怖事件近來有趨頻之勢,境內外極端主義分子宣揚民族仇恨,西方輿論同情新疆的暴力恐怖分子,這些構成了新疆案情頻出的大背景。不錯,新疆的民族團結的確不是沒有問題,但不同人群之間的隔閡及矛盾在哪里沒有?中國所有南方省份大概都有本省人與外來人口不和諧的地方。現在的問題是,中國其他地方的人群隔閡都是社會問題,但在新疆等邊疆省份,民族隔閡被極端勢力宣揚、放大成政治對立,極端分子的刑事暴力被一些人鼓吹成對民族壓迫的反抗,現在不僅要打擊具體的暴力恐怖分子,同時也要嚴厲打擊上述顛倒黑白的謬論。
新疆應致力于民族團結,為此怎么努力都不過分。但這當中有兩個問題要區分清楚。民族團結的基礎越雄厚,新疆極端主義勢力的藏身空間和作案機會就會越少。這當中確有大量工作要做。但另一方面,新疆的民族團結有沒有問題,暴力恐怖事件的反社會反人類性質都不會變,誰搞血案就毫不留情地打擊誰,不管行兇者出自哪個民族,該當場擊斃的當場擊斃,該抓捕的絕不漏掉。無論犯案者是哪個民族的,都要在輿論中公開批判他們,對犯案者的民族身份,既不應刻意突出,也不應該故意隱去。
其實總體來看,新疆的民族團結的確是有基礎的。新疆各城鎮的民族混居程度相當高,公共場所的使用也都高度多民族化,這跟世界很多有民族矛盾的地方相比堪稱不易。某種形式的種族隔離在西方少數城市里(比如美國的底特律)至今實際存在。
客觀而言,新疆的民族團結無論怎么搞,理想狀態都不太可能達到,不同民族間的某種隔閡大概永遠都會存在。對這個現實中國社會應當正視。我們還應當正視的是,這種隔閡與發生暴力恐怖事件之間沒有等號的關系,比如這次喀什的血案發生在該市旅游最旺季,它們不僅危害漢族人的生命,也嚴重打擊了該市靠旅游業生存的廣大維族民眾的利益。這些人根本不是為維族行俠仗義,他們是喀什各民族,也是新疆各民族民眾的公敵。
我們認為,新疆不僅不應低調,反而應當高調向公眾講清這次血案的來龍去脈,講清兇犯帶給社會的危害和損失。只要事情能講得很清楚,相信恨這些兇犯的不僅僅是漢人,新疆絕大多數維族人也會同樣恨他們,喀什的維族人會尤其恨他們。想想看,喀什到處都有維族小販,在他們最期盼旅游者到來的時候,是這幾個人渣把大量中國內地和世界各國的旅游者嚇得退掉了前往喀什的機票。
新疆的民族團結不能僅靠幾個榜樣的櫥窗效應來營造,它要靠全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來扎牢。現在一些暴徒總以為自己是正義的,要讓他們清楚,他們的所作所為違背人類的基本倫理和他們的宗教信仰,因此是骯臟的。要讓他們的同族人,他們的街坊鄰里、親戚朋友告訴他們這種骯臟的真正含義。這樣他們就沒什么可以囂張的了。
二、暴力恐怖阻擋不了新疆前進的步伐
近日,接連發生在我區(新疆)的暴力恐怖案件,性質嚴重,影響惡劣,對全區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了嚴重損害。案件發生后,中央高度關注,自治區迅速行動,采取堅強有力的措施,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證了全區社會大局穩定。
暴力恐怖分子大搞暴力恐怖活動,制造民族矛盾,破壞社會安定,其根本目的就是想把新疆搞亂,想把新疆從祖國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清醒深刻的認識,把思想統一到中央和自治區對形勢的判斷上來,堅決貫徹落實好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于維護新疆穩定的一系列重要安排部署,堅持穩定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前提,同仇敵愾,擦亮眼睛,共同對敵,把暴力恐怖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切實維護好各族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和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歷史一再證明,只有和諧穩定,才有社會的發展進步。在新疆,任何破壞和平穩定、分裂祖國的行為,都是倒行逆施、不得人心,終將要失敗的。任何禍害無辜群眾、分裂國家的暴力恐怖活動,也都是新疆各族人民所深惡痛絕的。堅決打擊暴力恐怖犯罪活動,維護祖國統一,符合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也體現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今日的新疆,在中央的大力支持和19省市的對口援助下,已步入大建設大開放大發展的歷史新時期,正在闊步邁向美好未來,各項事業欣欣向榮,人人求發展,個個思穩定,各族人民對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充滿期盼、充滿信心。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和大好局面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悉心愛護新疆團結和諧的大好局面,自覺維護穩定大局,共同建設美好家園。任何人為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罪惡目的而企圖破壞新疆的繁榮、和諧與穩定,新疆各族人民絕不答應。
然而,在暴力恐怖分子眼里,新疆各族人民所珍視的,正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原因很簡單,新疆的發展前景越美好,新疆各族人民就越是珍惜眼前的一切,越是熱愛祖國,越是擁護黨和政府的民族政策,越是反對一切破壞行徑和恐怖活動,暴力恐怖分子的內心就越是惶恐,他們分裂祖國的陰謀就越是難以得逞。這正是暴力恐怖分子不愿意也不甘心看到的。因此,他們總是伺機制造民族矛盾,利用一切可能挑起事端,唯恐新疆不亂,甚至不惜采取暴力恐怖手段來破壞新疆發展。
多行不義必自斃。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宗教教義宣揚濫殺無辜,也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法律允許濫殺無辜。那些肆意濫殺、傷害無辜群眾的暴徒們,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我們一定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堅持反暴力,講法制,講秩序,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堅決依法嚴厲打擊干擾破壞新疆和諧穩定社會局面、干擾破壞各族人民安定祥和幸福生活的暴力恐怖分子。
撼山易,撼人民民主專政難。我們相信,任何暴力恐怖活動都阻擋不了新疆改革、建設和發展的步伐,動搖不了各族干部群眾促進發展、維護穩定的堅定決心和堅強信心。一小撮暴力恐怖分子蚍蜉撼樹、螳臂擋車的企圖,是不得人心之舉,阻擋不了新疆跨越式發展的歷史車流,注定要被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碾得粉碎,終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三、反恐維穩是一場長期艱巨復雜的斗爭
8月4日,國家反恐怖工作協調小組在烏魯木齊召開全國反恐怖工作會議。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清醒認識當前反恐形勢的嚴峻性、復雜性和長期性,切實增強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切實履行維護穩定的第一責任,以更堅定的決心、更有力的措施,堅決打擊防范暴力恐怖犯罪活動,堅決把暴力恐怖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疆地處祖國西北邊疆,地域遼闊,資源富集,多民族聚居。新疆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戰略地位,新疆的穩定,事關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事關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國家統一和安全。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自治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維護新疆穩定的各項重大決策,認真總結新疆多年來維穩工作經驗,堅定不移地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和國家安全,堅持發展和穩定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堅持反暴力、講法制、講秩序,落實標本兼治的各項措施,確保了全區社會政治大局的穩定,確保了重要時間節點、重要敏感期的社會大局穩定。但是,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影響新疆穩定的因素仍然存在。
當前,境內外民族分裂勢力竭力在新疆策劃暴力恐怖活動,利用各種矛盾制造事端,煽動民族仇恨,如果防范不嚴、措施不力,稍有懈怠,恐怖襲擊就有可能發生。面對國際形勢特別是周邊局勢的復雜變化,面對境內外敵對勢力加緊活動的新情況新動向,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反恐維穩斗爭的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不動搖,進一步強化政治觀念,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自覺肩負起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維護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的神圣使命。
維護祖國統一和各民族的大團結,捍衛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必須嚴厲打擊民族分裂主義,堅決粉碎境內外敵對勢力的分裂破壞圖謀。要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境內外三股勢力的分裂破壞活動,牢牢把握反分裂斗爭的主動權。要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則,進一步落實各項治本措施,筑牢維護社會穩定的政治基礎、組織基礎、思想基礎和群眾基礎,形成反恐維穩工作的強大合力,確保新疆社會政治大局穩定。
新疆地處反分裂、反恐怖斗爭最前沿,打牢反分裂斗爭思想基礎,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當前,新疆呈現出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邊防鞏固,各族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大好局面,保衛自己的家園,堅決打擊防范暴力恐怖犯罪活動,維護新疆穩定、維護新疆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要按照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抓好第一要務,履行第一責任,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把促進改革發展同維護社會穩定有機結合起來,尤其要從思想上筑起反分裂、反恐怖斗爭的鋼鐵長城。
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斗爭,直接關系到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關系到新疆的長治久安。我們要緊密聯系當前反恐維穩斗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堅持用科學理論、正確輿論、先進文化占領思想文化陣地。準確把握信息化條件下文化傳播和輿論引導的新要求,切實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形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新疆的強大精神動力。
暴力恐怖活動是反人類、反社會的嚴重暴力犯罪行為,是當今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面臨的一個嚴重問題,是現今人類社會的一個毒瘤。恐怖分子為了達到自身某個組織、團伙乃至個人的私利,不惜運用爆炸、暗殺、縱火、投毒、劫機、武裝襲擊、綁架人質等極端暴力手段,殘忍地殺害他人,主要是殺害那些無辜的人們,包括老人、婦女、兒童。有的恐怖分子在兇殘殺人的同時,還炸毀、燒毀公共設施、公私建筑和其它財物。面對暴力恐怖分子的罪惡,全世界各國家、各民族、各宗教教派的人們全都憤怒聲討、強烈譴責,各國政府也都表示了嚴厲打擊的立場,很多國家已經制定頒布了反恐法等相關法律,為打擊暴力恐怖犯罪提供法律武器。
這些恐怖分子手段極其殘忍,其罪行真是滅絕人性、慘不忍睹。一切有良知、有人性的人們都不會容忍這種暴行。他們代表不了任何民族、任何宗教,他們是全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敵人。我們新疆各族人民都是熱愛和平、維護國家統一、期盼團結穩定的,我們堅決反對三股勢力的暴力恐怖行徑,我們堅決支持國家政法機關依法嚴厲打擊和懲處暴力恐怖犯罪,堅決維護新疆社會政治大局穩定,維護民族團結。
法治是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即法律的統治。它要求確認法律在實現社會治理和國家管理中的權威性,把法律作為社會調整的最基本形式。
法律意識主要是指人們重視法律、自覺依法辦事的思想意識。它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掌握法律知識,從法律角度認識各類社會現象,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做出合法性與否的評價。就目前的新疆實際而言,部分群眾的法律意識缺失是一種不容忽視的社會現象,主要表現在:法律觀念模糊、法律情感淡薄、法律信仰低落,從而漠視和不尊重國家法律的權威。在狹隘民族意識的蠱惑下,一些人頭腦中的法律意識被蕩滌無存,從而瘋狂實施非法聚集游行乃至打砸搶燒的暴力犯罪活動。因此,大力加強法律意識的培養就顯得更加必要。
依法治國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基本方略,其基本內容和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就要求所有公民都要樹立法治觀念,自覺地學法、護法、守法和用法,自覺地把自己的行為納入法律規范之下,樹立憲法和法律高于一切的觀念,以憲法和法律為準繩來規范自己的言行,維護憲法、法律的尊嚴和權威。
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人享有凌駕于法律之上的特權。因此,不論哪個民族的公民,都要增強包括道德意識、紀律意識和法律意識在內的公民意識,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習慣,以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
在現代法治社會,絕沒有不履行義務的權利,也沒有不行使權利的義務。在實踐中,公民之間法律權利與義務是相互制約和相互依存的。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是相統一的,不能將二者分開來。只有堅持權利與義務并重的原則,才能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集體、社會、國家之間的關系,促進社會利益和關系的協調發展。因此,每一位公民都要自覺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法律規范的要求。現代法治國家不允許任何人有法不責眾進而無法無天的錯誤思想。
近些年來,從公安機關偵破的民族分裂組織、暴力恐怖團伙和嚴重暴力恐怖案件來看,幾乎都受到了宗教極端勢力的挑唆煽動或直接指揮。面對三股勢力利用宗教與我爭奪群眾、從事分裂破壞活動的嚴峻現實,我們應當理直氣壯地依法管理宗教活動,堅持國法大于教法、教法服從國法,絕不允許出現凌駕于憲法和法律法規之上的所謂宗教自由。我們在保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同時,更要強調宗教信仰僅限于人們的精神領域,不能介入社會現實生活,決不允許宗教干涉政治、行政、教育、司法、婚姻等。此外,我們要堅決反對非法宗教活動,嚴厲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破壞活動的犯罪分子,堅決鏟除宗教極端勢力。
總之,新疆的社會穩定離不開法治的保證。我們應當以法治為取向,努力營造公正、理性的法治環境,從而保證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我們每個人無論做人做事都必須要以身作則,遵紀守法,維護秩序。現在的社會生活中,如果沒有一定的秩序,社會就會混亂,就會無序。我國《憲法》第53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由此可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會公德是我國公民所必須要履行的一項義務。
當前,新疆的經濟社會發展正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各族人民謀發展、思穩定、盼和諧,對新疆的未來充滿信心。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春賢同志指出:沒有秩序就沒有祥和,安定有序的社會環境是實現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基礎,是新疆各族人民生活、工作之必需。我們要積極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珍惜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要團結和凝聚各族人民群眾的力量,共同維護正常的社會生產生活秩序。
要高度重視各類矛盾和糾紛的排查化解工作,抓好群體性事件和重大信訪問題的處置,是什么問題就按什么問題處置,務必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堅決避免推諉拖拉,激化矛盾,堅決防止因小事處理不當而釀成大禍的事情發生。要加強法治教育,增強法律意識,積極引導各族干部群眾講政治、講大局,自覺遵紀守法,保持清醒頭腦,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正當訴求,形成人人遵紀守法、維護正常社會秩序人人有責的局面。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以道德文明為核心的禮文化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秩序是文明的表達,文明是秩序的動能。比如在公交車或地鐵上,是不是給有需要的人士讓個座;在電影院、游樂場的售票口,可不可以按照先來后到的順序排個隊;看比賽或表演的時候,能不能禮貌地鼓個掌;不管走到哪里,會不會將瓜皮果殼歸置到垃圾桶里諸如此類看似平凡且老套的問題,卻于細節中展示著城市的社會公共秩序,影響著公共生活的品質。如果我們每一個公民都能夠自覺遵紀守法,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就能夠創造一種平安祥和的社會氛圍。由此,各民族人民才能緊密團結,共同奮斗,共同努力,積極促進新疆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