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裝修見證取樣開展情況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深進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以及公安部領導關于“火災隱患消滅在火災發生之前”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據《消防法》、《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和《建筑內部裝修防火施工及驗收規范》有關規定,省局于2006年5月制定下發了《**省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取樣檢驗程序規定》,明確取樣對象和程序,并在全省范圍開展了見證取樣檢驗工作。近日,筆者結合業務督查工作,對基層單位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取樣檢驗工作兩年來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調研匯總,發現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取樣檢驗工作在基層定位不準,和實際業務工作嚴重脫節,有出現跑偏的跡象,現將有關情況匯總如下,供全省消防同仁商榷:
一、基本情況
自2006年下半年全省部署開展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取樣檢驗工作以來,各地按照省局的同一部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科學的態度,嚴謹的作風,拓展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模式,全省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取樣檢驗工作取得新進展和新突破,工作力度不斷加大,較好地完成了省局規定的各項工作目標。據統計,見證取樣檢驗工作開展以來,各地(除杭州、寧波外)送檢見證取樣樣品28686批次(收取檢驗費5142余萬元),發現分歧格材料5325批次,較好地從源頭上杜盡了分歧格裝修材料的使用,有效地防止“先天性”火災隱患的產生,為凈化社會消防安全環境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年來,全國已有數十個總隊、支隊前來參觀交流工作,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取樣工作已成為**總隊的一張金名片!
二、存在題目
(一)檢測工作定位有偏差。部分單位領導對見證取樣工作的指導思想不明確,對見證取樣工作是貫徹落實《建筑內部裝修防火施工及驗收規范》重要措施,也是省局黨委對預防和遏制先天性火災隱患產生,從源頭上控制易燃、可燃材料在建筑裝修工程上的大量使用,進步建筑物抵御火災能力,有效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生的的重大決策的重要性熟悉不夠,將這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片面理解為是總隊推出的創收手段,從而導致部分單位只注重經濟效益,只關心收費指標任務的完成,對社會單位的一些動態和反映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致使有的送樣單位也以為是消防部分變相收費,在一定程度上對公安消防機構尤其是消防監視工作產生負面影響,在個別地市甚至發生了社會單位向有關物價、紀檢部分投訴的現象。檢測工作定位上的偏差,從根本上動搖了這項工作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空間!
(二)檢測工作程序不規范。
一是告知程序不規范。有的大隊把空缺告知單直接給建設單位,任由填寫和取樣,不過問實際取送樣過程,從而造成送檢樣品與現場實際施工的裝修材料不一致;有的大隊告知單有涂改和不蓋公章現象,導致窗口受理職員不能確認受理,影響單位送樣。二是告知取樣不科學。有的大隊未按《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對照裝修工程設計圖紙告知取樣,導致送檢材料與工程實際裝修材料不相符,有的樣品根本未在工程中使用,有的樣品同一批次型號規格取樣送檢多批次,往年有個別工程就pvc阻燃套管要求送檢25批次;三是告知職員業務不精,告知不明確。個別支、大隊審核告知職員責任心不強,業務不熟悉,出現告知樣品的燃燒性能等級不能與規范要求相一致,導致有的單位送檢樣品根本達不到告知的等級要求;有的告知樣品規格數目錯誤,達不到檢驗要求,導致樣品不能及時受理,影響單位送樣;四是責任不落實。個別的受理點責任不落實,送樣單位樣品送到支隊受理后停留時間過長,有的甚至造成樣品遺失,不能及時送樣,從而影響檢測周期,造成送檢單位對檢測產生抱怨。檢測工作程序的不規范,直接導致檢測工作內部和外部的極度混亂!
(三)檢測工作與監視檢查工作嚴重脫節。
加強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取樣檢驗工作是消防工作“預防為主”指導思想的具體落實,利用技術手段加強內裝修防火材料見證取樣檢驗工作,開展定性、定量的火災燃燒機理分析,是科技強警的必由之路,也是總結火災教訓得出的必然結論。但是,在開展見證取樣工作的過程中,由于實際操縱不規范,而且缺乏裝修工程施工檢查,工程驗收中的抽樣檢驗等監視手段,導致部分送檢材料與實際裝修工程使用的材料不一致,從而達不到開展見證取樣真正的目的和效果。同時,部分熟悉到建筑內部裝修材料燃燒性能檢測工作重要性的基層支大隊,有心想開展監視抽樣,強化裝飾材料的監視,但由于往返路途時間、檢測周期等不便因素,也都心有余而力不足,明知施工單位、監理單位誠信不夠,也只好看而興嘆!檢測工作與監視檢查工作嚴重脫節。
(四)檢測工作當前模式與業務拓展已不相適應。
目前,見證取樣檢驗除杭州、寧波單獨開展外,其余9個市由省質檢站同一受理檢驗,此外省站還承擔了全省消防產品監視檢驗、省質監局授權委托的生產領域消防產品定期監視抽檢、以及電氣火災物證鑒定等工作。據統計,2007年,共受理檢驗16329批次樣品,其中見證取樣檢驗15381批次,省質監局消防產品定檢81批次,消防產品監視檢驗624批次,社會委托檢驗175批次,電氣火災物證鑒定68批次。今年上半年,共受理檢驗樣品7470余批次,其中見證取樣檢驗6947批次;定期監視抽查23批次;消防監視
檢驗404批次;社會委托檢驗61批次,火災物證鑒定26批次;其它檢驗11批次。檢驗業務量大,涉及范圍廣,受理檢驗流程復雜,檢驗周期長、任務重,針對自身檢驗能力,目前已超負荷工作才能完成當前的檢驗任務,而且現有檢驗都是僅限于實驗室內部。因此,現行的由省質檢站一統天下的模式對業務拓展尤其是建筑工程現場檢測已不相適應。
三、下一步工作建議及打算
(一)加強站點建設,建立覆蓋全省的消防質檢網絡。隨著消防質檢工作的全面展開,省消防產品質檢站在檢測能力、工作效率、優化服務等方面所碰到的瓶頸題目愈來愈突出,已遠遠滿足不了當前工作實際需求,特別是今后,隨著阻燃產品標識工作的全面推廣,質檢站的監視輔助功能將愈發明晰,質檢站作為一線監視檢查工作的技術支撐平臺的定位也將更加明確。
因此,在全省各地設立質檢分支機構,并按《**省檢驗機構治理條例》和《實驗室資質認定評審準則》的規定開展計量認證,獨立開展見證取樣檢驗、鋼結構防火涂料施工厚度和膨脹性能、建筑工程給水網管水壓測試等檢測業務已是當務之急。省質檢站在幫助、指導各地建立與檢測相適應的質量治理體系,將一般性的如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取樣檢驗工作交由當地負責,同時集中精力,重點加強拓展自身的消防產品和建筑構件檢測,強化對各地質檢工作的指導、監視、仲裁等職能,初步建立以省質檢站為中心的全省消防質檢網絡體系。
另一方面,提前進行站點布局,有利于消防部分在今后的市場化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根據目前國內國際通行辦法,檢測機構終極都將走向社會化,行政主管部分僅僅是進行監視和治理。但我國的行政體制改革還剛剛起步,交通治理、技術質量監視、檢驗檢疫等部分都捉住時機全面充實下屬檢驗機構,搶占了先機,消防部分若不捉住有利時機及早部署,將會失往最佳機遇。同時,由于我省各地消防專業檢測機構的缺位,也導致衢州、麗水等地外來機構的覬覦,導致總隊不得不動用行政強制力進行干預,造成較為尷尬的局面。
(二)拓展檢測項目,建立完善的質檢業務體系。
目前,隨著國家相關消防技術標準和規范的出臺,檢測范疇和項目也在不斷更新和增加。如近年出臺的《建筑鋼結構防火技術規范》、《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程》等技術標準都對檢測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我省鋼結構為例,作為全國鋼結構建筑生產和建設大省,每年鋼結構建筑工程大數千萬平方米,按照其火災危險性,《規范》對其建筑耐火等級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鋼結構防火涂料在鋼結構建筑工程中大量應用。但是,由于鋼結構防火涂料從外觀、質感上難以正確判定,而省內又僅有杭州、寧波開展了鋼結構防火涂料現場施工質量檢測工作,其它地區沒有能力開展檢測,所以致使部分施工單位鋌而走險,根本不顧工程質量,在涂料施工上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甚至公然造假的現象比比皆是。所以,加強防火涂料的施工監視,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鋼結構防火涂料現場施工質量檢測業務,為消防監視機構工程驗收提供可靠的科學的依據,已是迫在眉睫。同時,《消防設施檢測技術規程》對建筑工程的水泵結合器等固定供水設施的供水能力也提出了明確的檢測要求,這些現場實測項目的開展,將有效完善現有檢測業務體系。
(三)規范檢驗流程,建立有序的質檢工作機制
針對調研究中發現的題目,下一步,我部將認真分析原因,采取的有效措施。一是將建筑內部裝修材料見證取樣檢驗工作列進日常防火督查及考核內容,在每季度的消防執法例會上進行通報和點評,并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二是開發應用消防產品質檢信息治理系統軟件,規范受理檢驗流程,進步工作效率和檢驗質量,進步檢驗公正性;三是加強全省檢測業務綜合培訓,對基層監視干部和文職雇員進行集中的輔導,全面進步業務能力;四是制定下發《進一步加強建筑內部裝修見證取樣檢驗工作的通知》,從進步思想熟悉、規范工作程序、加強監視檢查、加強宣傳教育導、強化督查考核等方面作出明確的要求。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