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田水利情況調研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市是一個農業大市,全市總面積14056平方公里,耕地1170萬畝,總人口680萬,其中農業人口523萬。“十五”以來,我市立足農業生產條件改善,以農村飲水解困、農業節水工作為重點,制定政策,深化改革,加大投入,農田水利建設取得可喜的成績。
一是小型水源工程建設步伐加快。我市把開發利用淺層淡水、微咸水及雨水集蓄利用作為“十五”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來抓,新打更新機井15778眼,修井8351眼,鋪設地下管道540萬米,建成咸淡混澆工程500處,新挖改造坑塘1345個,面積25000畝,新增蓄水能力3400余萬立方米。新增、改善灌溉面積200余萬畝,大大提高了抗御旱災的能力。
二是農村人飲解困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自2000年國家實施人飲解困工程以來,我市累計投入資金1.65億元,打配深機井817眼,淺機井159眼,實施苦咸水淡化151處,改水降氟159處,集中供水26處,引水配套29處,使1150個村、110萬人的飲水困難問題得以解決,并在實踐中探索出了通過苦咸水淡化解決人飲困難的新路子。
三是節水灌溉工作成效顯著。“十五”期間,我市下大力氣抓了11個國家節水灌溉示范項目及一批省級項目,并就建立利益機制推進節水灌溉工作進行了探索,同時積極推廣適宜經濟發展的節水模式,著力實現由單一工程節水向綜合節水的轉變,全市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07.6萬畝,節水灌溉面積達到432.75萬畝,年可節水3.8億立方米。
四是跨流域調水效益可觀。近幾年來,針對我市水資源嚴重匱乏的狀況,我們在省廳的支持下,多方聯系,積極實施跨流域引水,先后從黃河、岳城水庫、王快水庫、漳衛新河調水6億多方,有力地支持了當地的工農業生產,滿足了人民生活用水需要。
五是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通過政策引導、廣泛宣傳、加強督導等措施,推進了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目前,全市15.86萬處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已改制8.44萬處,涉及資金7.3億元,促進了水利工程的良性運行。
一、主要經驗和做法
(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
市委、市政府連續幾年把人飲解困、節水灌溉等工作作為全市大事實事來抓,列入各級政府目標考核內容。年,市政府以滄政發[]1號文下發了《關于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決定>的意見》。《意見》認真分析了我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存在的問題,明確了今后農建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提出了要堅持“四個結合、一項改革、四個創新”。即:人畜飲水與抗旱相結合,開源與節流相結合,新建與維修保護相結合,政府投入與群眾自籌相結合,改革工程管理體制。創新工作重點、投資體制、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為推動農建工作的開展,市政府決定每兩年開展一次全市“農建杯”先進鄉鎮評比活動,每次評出10個先進鄉鎮,其中一等獎3名,以獎代補5萬元,二等獎7名,以獎代補3萬元,以此激勵各縣市鄉鎮大搞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積極性。
(二)、制定政策,引導農民增加農建投入
各縣市區面對農建新形勢,改變過去行政命令的辦法,采取政策引導,資金扶持,“一事一議”等措施,引導農民增加農建投入。市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每年都拿出一定數量的資金用于節水灌溉、人飲解困等工作。河間市在水資源費中擠出部分資金用于節水灌溉補助,每米管道補助1元,調動了群眾發展節水灌溉的積極性。任丘市對實施水改村每村補助2萬元,現已實施水改37個村,群眾投入水改資金近600萬元。黃驊市每發展一處坑塘,市財政補助1萬元,幾年來拿出資金100多萬元,每年發展坑塘30余個。
(三)、狠抓重點、突出特色
一是積極實施苦咸水淡化。苦咸水淡化具有投資少,節約淡水資源、水質優(降氟脫鹽明顯)等特點,深受廣大群眾歡迎,目前我市已通過苦咸水淡化解決了350個村、30萬人飲用苦咸水和高氟水的問題。二是推廣“百畝坑塘保千畝良田”的經驗,走“大坑塘、小水庫”的路子。我市在運東地區特別是沿海縣市積極開展坑塘建設,收到了明顯成效。三是積極推廣咸淡混澆。我市微咸水、咸水資源豐富,采用一定比例的咸淡水混合進行灌溉,可增加灌溉水資源量。“十五”以來,我市建設咸淡混澆工程500處,可擴大改善灌溉面積26萬畝。
二、我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干旱缺水問題嚴重。我市十年九旱,水資源十分短缺。人均、畝均水資源分別為192立方米和108立方米,僅為全國人均畝均的8%和6%,每年靠大量超采地下水來維持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地下水的超采帶來了地下水位下降,打井費用、澆地成本不斷攀升,機井報廢日益嚴重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業及農村經濟的發展。
二是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依然突出。年初農村飲水現狀調查評估顯示,全市560萬農村人口中仍有326萬人存在飲水不安全,并且呈動態上升趨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任重道遠。
三是水利工程老化失修嚴重。大批的水利工程由于建設時間早、標準低,加之多年的運行,老化失修,帶病運行現象比較嚴重。
四是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任務艱巨。按照省的要求,我市改制的速度還不夠快,改制工程僅占總工程量的53%,3年內完成改制任務仍十分艱巨。
三、“十一五”期間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任務目標及今冬明春工作重點
我市“十一五”期間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任務目標是:新增灌溉面積50萬畝,恢復改善灌溉面積100萬畝,發展節水灌溉面積60萬畝,解決960個村、89.2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現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改制工作。
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工作的重點是:
1、突出抓好以集中供水為內容的人飲安全工程建設。全市計劃新建飲水工程140處,解決8.7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集中供水工程8處,涉及26個村。
2、抓好農業綜合節水工作。突出抓好河間農業綜合節水項目、海興節水灌溉示范項目,以點帶面,推動全市節水工作開展。
3、抓好滄縣、吳橋兩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補助專項資金的試點項目建設,為大面積開展項目建設總結經驗。
4、抓好小型水利工程產權制度改革。力爭改制工程達到80%,同時加快推進用水戶管理。
四、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一)、采取有效措施,確保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規劃順利實施
科學規劃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發揮高效益的保障。要本著結合實際、尊重農民意愿的原則,在充分征求鄉、村和農民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規劃。為確保規劃的順利實施,應爭取由人大審議通過,用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保證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圍繞規劃報項目,圍繞規劃做計劃,圍繞規劃抓落實。
(二)、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具有很強的公益性,政府和農民是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投資主體和受益主體。因此,既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又要積極引導廣大農民自覺自愿地投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一是要通過完善項目建設管理,爭取更多國家的資金扶持,充分發揮上級扶持資金的引導作用。同時,市縣政府應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逐年增加農村水利建設特別是面上農田水利設施的投資,形成長期穩定的投資渠道。二是通過制定優惠政策、開展技術服務等工作,按照“一事一議”方式,積極引導農民投資投勞興修農田水利工程。三是大力發展民營水利,以政策吸引社會、個人、外商投資興建農田水利工程,逐步建立財政扶持、政策引導、銀行貸款、社會籌資、農民投工投勞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制
各級政府應切實加強對農建工作的領導,認真貫徹中央1號文件精神和省政府《決定》,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中心任務來抓,進一步完善和落實行政領導負責制。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作為考核各級領導班子政績的重要內容,層層簽訂責任狀,落實責任人,實行定任務、定質量、定投資、定時間、定獎懲的“五定”責任制。水利等相關部門要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開展調查研究,搞好組織協調,及時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及建議,保證農建工作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