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源涵養功效恢復情況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北部天然次生林區總面積500萬畝,是全旗最重要的生態和水源涵養區,也是北部一道重要的天然屏障。
該保護區因為是隱性沙地,生態環境十分脆弱,由于長期的人畜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變化,特別是“九八”洪災以后,保護區的屏障功能和涵養作用日趨衰退,個別地方出現沙化、山體滑坡現象,人民生存面臨嚴峻挑戰。
所處位置屬半干旱地區,全旗地貌可分為三類:
一是北部天然次生林區,
二是東南部沼坨沙區,
三是中西部丘陵山區。
北部自然保護區是最豐富、最重要的生物資源庫,著名的三條主要河流發源于此,流域面積7840平方公里,是沐淪河重要的水源補給庫,同時也是人民生存的自然屏障。
多年來,委、政府始終堅持“環境立旗”的基本旗策,以“三區聯動”為總體框架,從年起,該旗先后多次組織旗幾大班子領導和有關部門負責人深入實地踏查,現場辦公,及時啟動并實施了北部生態水源涵養保護區建設工程。
當年投入沙源治理資金1012萬元,占全旗總投資的17.8%,治理總面積達314.3萬畝。
同時,采取多種措施對北部罕山林區進行保護與建設,禁伐、禁牧、禁獵、禁耕,將林區深處的住戶遷至林區外圍,從而建成了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并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了罕山林區的植被,保住了生態之根、水利之源,保護區內水源涵養功能得以恢復。
生態環境恢復了,久違的野生動物重新回到了自然保護區內。
已近絕跡的野豬、狍子、野鹿等野生動物經常出現在密林深處。
每年的4月份,滿山遍野的山杏競相綻放,成了百里草原一道亮麗的風景,游客可以在群山花海之中感受百花爭艷的壯觀美景。
夏季保護區內有數不清的蕨菜、黃花、蘑菇等珍貴野菜;
馬鹿、狍子、狐貍、黃羊、野豬、山雞等珍禽異獸遍布林草深處,據了解,保護區內現有脊椎動物240多種,高等植物842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