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幫扶生態村建設工作事跡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村處于明長公路兩側,現有耕地面積151公頃,居民176戶,主要以農業、種植業、養殖業為主,通過近幾年的發展,該村經濟、文化、環境等方面都有了較大改善,農民經濟總收入基本維持在380萬元左右,并于2011年被評為省級生態示范村。
一、存在問題
一是在交通方面,該村作為明長公路的沿線村屯,村內3.6公里巷道均為砂石路且排水功能已嚴重缺失,給居民出行帶來極大不便。
二是在飲水方面,該村的自來水管網嚴重老化、漏水點較多,已影響到村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
三是在居住方面,上級部門幫扶建設的圍墻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損,甚至已面臨倒塌危險,加之各村民家庭條件不一致,居民住房已成為旅游公路沿線不和諧的的景觀。
四是在致富方面,多年來,該村主要以農業為生,農村產業化發展尚未形成規模,農民致富思想守舊、致富信息滯后、致富模式單一。
二、理清工作思路,共同破解致富道路的難題。
針對村目前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縣發改局與鄉鎮黨委與廣大村民共同攜手破解致富道路的難題:
一是編制發展規劃。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征集駐地政府及村民意見,協助編制所駐村編制未來三年發展規劃。
二是向上爭取資金。協助所駐村、鄉黨委跑省、州,積極協調相關部門,認真落實各項民生建設資金,不斷改善村容村貌、解決民生實際、帶動村民發展致富。主要完成或正在推進的工作有:投資220萬元,完成了全村176戶農房的外墻、屋頂、門窗統一標準改造;投資30萬元,新建了600延長米圍墻;投資30萬元,新建了600延長米溝渠;投資90萬元,正在抓緊建設4500延長米塑鋼圍欄;投資240萬元,已建設完成6.4公里村內巷道硬化工程;投資40萬元,實施了自來水管網改造;投資269萬元,新建了第四福利中心。同時,協助駐村拆除、改造村屯有影響房屋36間,拆除半墻、院墻2500延長米,填埋私廁、糞坑120余個,建設環保衛生廁所160個,粉刷墻面5000多平方米,建設村文化娛樂活動室1座,健身廣場1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