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科安全論文:安全教導對內科健康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王瓊單位:資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評估
評估患者的危險因素及對疾病的認知水平,了解家屬對患者的關心程度,對疾病的認識,對患者在住院期間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的認知程度及患者的自理能力。
強化安全知識宣教所有入住心血管內科的住院患者均給予常規護理,根據心血管內科常見疾病擬訂標準護理計劃,提出護理問題,找出安全隱患,制訂護理措施。在此基礎上根據每位患者的個體情況再次進行安全隱患的評估,全面收集資料,了解患者的病史、心理、活動情況、家庭支持情況等,針對個體修改調整安全護理措施和個人健康教育計劃。對患者及家屬同步強化安全教育。教育的對象有活動無耐力者、焦慮/恐懼心理預感性悲哀的患者、舒適度改變的患者、各類心律失常患者、自理缺陷行動不便的患者、身體移動、感知障礙的患者。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針對每位患者的病情及個體情況和存在的安全隱患采用發放書面資料、講解、舉例說明、操作示范等方法,對特殊心律失常的患者教會臨床癥狀的識別、急性發作時的自救方法,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可嘗試刺激迷走神經,誘導惡心、Valsalva動作、按壓頸動脈竇或將面部浸入冰水內等,常規心絞痛的備用藥注意事項,體位性低血壓的預防和處理方法等。充分利用召開工休座談會等機會,教會家屬心肺復蘇的操作方法以利急救。
評價方法
1安全知識掌握程度以問卷的形式對預防安全隱患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測試,80分以上為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內容包括安全隱患類別、預防知識和防范措施及急救的方法。根據測試效果,調整教育措施及方法。
2護理安全教育的滿意度出院時調查患者及家屬對病區健康教育的滿意度,并根據科室優質護理服務公約標準,評選患者最滿意護士。出院后進行電話回訪。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觀察組患者住院后對安全知識的掌握程度較對照組有明顯提高,家屬心肺復蘇術操作規范,發生安全隱患的概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見表2。
討論
心血管內科疾病患者由于專科疾病的特點,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肌缺血、缺氧,腦組織供血不足頭昏,黑矇,阿斯綜合征,體位性低血壓等,意識突然消失導致其他意外,有些患者甚至病情加重,危及生命。我科收治的心血管內科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起病急,病情重,恢復慢,有些高齡患者其理解力、判斷力、記憶力均有所下降,思維反應遲鈍,遵醫行為下降。強化安全教育對心血管內科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影響。
1有利于提高患者和家屬的安全意識經Spearman相關分析,照顧者的知識水平、信念水平和知信行總體水平均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正相關。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是與患者及家屬的密切配合與支持分不開的,患者及家屬的理解與配合程度以及患者對疾病的應對能力,家庭及社會支持度的高低,將直接影響患者的遵醫行為,使患者產生不配合或拒絕服從治療的現象,導致患者產生人為的護理不安全,從而造成安全隱患,發生護理安全不良事件。入院時,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危險因素評估并將評估結果告知患者與家屬,給予高危人群更多的關注,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使其認識到患者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從思想上有充分的重視,從而使其更積極、主動地配合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活動,提高他們的遵醫行為,為護理人員更好地進行安全教育提供基礎。
2有利于幫助患者和家屬掌握安全防范的措施,預防安全隱患的發生科室護理人員根據制定的護理服務公約,通過安全教育,加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將具體的針對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傳遞給患者及家屬,減少其盲目性,使安全知識更容易掌握,預防安全隱患的措施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并學以致用。在護患的共同努力下共同杜絕安全隱患的發生,對高齡或記憶力差的患者盡量能親自喂藥,避免錯服、漏服、誤服現象的發生。病區盡量避免安全隱患設施,使患者避免或減少身體的損害,保證患者得到良好的護理和優質的服務,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對維護醫院正常工作秩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做好居家健康安全的自我管理有效的自我管理教育是提高患者依從性的保證,其通過自我管理措施的有效干預,使患者的健康狀況、健康功能維持在一個滿意的狀態,發生急危狀況時可讓患者采用有效的應急自救措施,緩解或爭取搶救時間。心血管內科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突發性、長期性和不穩定性,出院后患者還需要有一個相當長的康復期,如:高血壓患者的長期服藥、體位血壓的改變、不穩定型心絞痛的反復發作/加重,致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的突發性等,需要心理上的調理、家屬的照顧。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統能幫助患者了解和掌握疾病的發病機制,治療、護理知識及預防安全隱患的常識,并將其運用到出院后的家庭生活中。采取預見性護理措施,減少患者安全隱患的發生,可使患者得到更有效的家庭護理,實行更積極的健康安全自我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發生緊急情況,可以通過必備急救藥品、心肺復蘇術等急救措施爭取搶救時間,延長患者生命或提高搶救成功后的生活質量。因此,必須重視安全隱患高危患者和家屬的安全健康教育,加強與患者及家屬之間的溝通,尊重、愛護患者,耐心解釋患者的疑慮,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在能力范圍內解決患者的困難。在“以病人為中心,以提高醫療質量為宗旨”,深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今天,真正做得到讓患者滿意,讓社會滿意,讓醫院滿意。
3.4有利于提升護理人員的專科知識、思想素質和法律意識護理人員通過安全教育措施的制訂和落實,可以鞏固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責任心,在工作中更加細心,認真體驗護理工作本身的責任和意義,增強法律意識,使患者真切感受到護理人員的愛心。從而影響護理服務質量及患者安全結局,融洽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起到良好的社會效益。也只有這樣,才能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滿意的全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