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科護理安全的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護理人員配置不足,有些護士因在病房工作辛苦,想方設法調到其他科室,以至于臨床一線缺乏工作經驗的護士、特別是對重癥號護理沒有經驗的護士占較大比例。而就內科而言,護士的工作經驗十分重要,工作時須思想高度集中,尤其是夜班護士,一人要分管幾十張床位,工作繁忙,易造成某些要求特殊滴速的藥品,如硝酸甘油、硝普鈉不能按醫囑要求滴入,影響治療效果,引起患者不滿。
2防止心內科護理安全問題發生的對策
1)提高護理人員法制觀念,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法律意識: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有可能涉及到各種潛在的法律問題,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地學習和運用法律手段,來維護護患者雙方的合法權益,依靠法律來維護醫院正當權利。培養護士防范護理風險的意識和能力,有效地回避護理風險,能減少護理糾紛。要加強護理病歷書寫質量,保證護理記錄內容真實性和可靠性,堅決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護理技術操作規范,讓護士認識到違法的后果,加強責任感,懂得自己該做什么,如何去做,從而維護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權益。
2)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培養職業精神。職業道德是醫院醫德醫風教育的核心。護理工作是一個關系到千百萬人健康及幸福的高尚職業和光榮的崗位,護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致力于患者服務,它充分體現著護理人員的奉獻精神和職業道德。把護理人員的職業道德和禮儀教育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努力在科室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大家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如果工作責任心不強,不認真執行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不認真執行崗位責任制、分級護理制度、查對制度、交接班制度等護理核心制度。隨意換班,使資職搭配不當。讓實習學員單獨完成護理技術操作,未做到放手不放眼,對患者的安全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對重癥患者、臥床患者的基礎護理如翻身、洗頭、洗腳、喂飯等讓家屬完成等均會引起患者家屬的不滿情緒。在技術操作中圖省事、想當然,不嚴格執行三查七對,發生用藥差錯,引起護患糾紛。
3)加強專業培訓,提高業務素質扎實的專業知識。嫻熟規范的醫療護理技術是護理安全的基礎。隨著護理學科的發展和醫療設備的更新、新技術的發展,需要護士不斷充實、更新知識,對每一次治療護理、醫囑、操作規程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和嫻熟的操作技術,才能增加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敏銳的觀察力和應急處理能力,有效避免差錯事故,遇到危重患者做到心不慌、氣不急、手不抖、腿不軟,頭腦清醒,在最短時間內為患者提供有效的護理安全保障。
重視專業理論學習和技術操作訓練,了解和掌握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并掌握最新的護理質量標準和要求。繼續教育要形式多樣化,每一季度業務學習、院內學習、院外進修、學術論文交流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護士參加自考、函授等專業教育,并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于臨床。要求心內科護士必須熟悉不穩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搶救治療及護理,心肌梗死患者的監護,溶栓和嚴重并發癥。如室顫、心源性休克等疾病的搶救配合,熟練掌握心電圖、心電監護技術,掌握除顫器的使用方法,利用業余時間反復模擬練習,掌握心律失常知識,達到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過硬的操作技術、快速的反應能力。
4)建立良好護患關系,加強患者及家屬的教育指導。護理人員的醫德醫風直接影響護患關系,只有建立其良好的護患溝通關系才能有效避免安全隱患。護理人員首先轉變護理理念,樹立以患者為本的服務意識,尊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權,知情權,隱私權等權利。將護理職業當成神圣的工作來做,注意規范護理服務言行,從思想到行動均體現高度的醫德風范和醫學人道主義精神。在工作中應站在患者及家屬的立場思考問題,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給予他們家人般的溫暖,以積極、樂觀、認真的工作態度影響患者及家屬。在融洽的護患關系下降低護理安全隱患,使患者早日康復出院。
在內科護理的實際工作中我們深刻認識到,有效地規避護理風險,防范和減少護理糾紛,為患者提供優質、安全的護理服務,必須在防范上下功夫,減少或杜絕因護理工作的缺失而造成的醫源性糾紛的發生,切實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滿意、優質的護理服務。
作者:孫玉紅單位:成武縣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