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性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教育教學工作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機智和俏皮。教學中幽默、風趣、擬人、詩意化的語言,可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加深對生命科學的理解。在教學中,課堂上除用幽默風趣、擬人、詩意化的教學方式外,還可通過繪畫、想象等方式對學生進行詩意化的生物教學。
關鍵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在教學中如何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促進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教學目標的實施上,使學生的思維盡快達到最佳水平,已成為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語言幽默機智靈活的應用,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學生,使自己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讓課堂靈動起來。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課堂導入不僅能很快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學生如果對某種知識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激趣導入,捕捉學生的“興奮點”可以從描述一種奇特的生物,敘述一個離奇的故事,講解一則精彩的報道,展示一幅妙趣橫生的漫畫,做一個有趣的游戲,引入一首優美的詩句,唱出一句熟悉的歌詞,說出一段深刻的體驗等入手。例如在學習“飲食與營養”時,我用“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引入,播放一些美味的食物,立即吸引了學生注意力,使其進入最佳學習狀態。導課激“趣”,先聲奪人。在欣賞完不同美食圖片后,學生分析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水到渠成。學習果實結構時,讓學生猜謎語“麻屋子,紅帳子,里面住個白胖子”,一下就激發起了學生參與的熱情。
二、幽默的語言輕松愉快,讓課堂真正走向活躍。
教學是一門語言藝術,語言應體現機智和俏皮。教師具不具有幽默感,善不善于運用幽默,能不能充分發揮幽默的力量,對于在課前收攏學生的思緒、在上課過程中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后發展學生的興趣都有意想不到效果。事實證明,教師的幽默是贏得學生喜愛、信賴和敬佩的重要條件。例如:在上“環境影響生物生存”一課時,提到“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中影響鴨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是水溫。借此我向學生推薦詩詞學生物的方法。學生運用這一方法居然給了我意想不到的收獲,他們積極參與,討論熱烈,探討出許多古詩中蘊含的生物意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受溫度的影響;“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在花化作春泥過程中,起作用的是分解者;“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反映了動物繁殖行為的特點,等等。
三、機智靈活的語言情理交融,強化德育在教學中的滲透。
學科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寓德育于生物教學中,寓哲理于幽默中,使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歡笑中發現和領悟。恰當地選擇科學的事實和材料,并用幽默予以包裹,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在學習“關注自己健康”時,我了解到有少數男生常懷著好奇心偷偷地學抽煙。怎么教育學生呢?我采用寓教于諧的方式,把嚴肅的思想感情,通過詼諧輕松的形式表現出來。上課時,我一本正經地對同學們說:“抽煙有兩大好處:一是煙草的營養豐富。燃燒的煙草中含有4000余種物質,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煙可成為醫學專家。實踐出真知。抽煙可親身體會氣管炎和肺氣腫,還可以與癌癥交朋友,因為煙草所含物質中,至少已有43種被確認為致癌物了。”這樣,將急切之意化為蘊藉之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幽默機智的語言溫和含蓄,提高課堂教學批評的實效。
教學批評,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但許多學生由于定勢往往對此充耳不聞、視而不見,使得教學批評收效甚微。此時,教師可借助于幽默,不正面直接地否定學生的謬誤,而是沿其邏輯引申發揮,在放大其謬誤實質的同時,使其自誤,從而達到促進學習的目的。有些學生多次將光合作用的公式錯寫成:二氧化碳+水光能→有機物+氧。于是,我對大家說:“我們有些同學具有特異功能,像植物一樣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省下了一日三餐,曬曬太陽、只喝點水、吸點二氧化碳就飽了……”全班同學哄堂大笑,學習中的錯誤在笑聲中糾正了。
教師對于在課堂中出現的各種不良現象,適當地用幽默的方式也能達到很好的效果,一次我剛走進教室便發現有兩個學生不知為什么正扭打在一起,全班學生都望著我,看我如何處理,而他們卻渾然不知,仍打得十分“投入”。見此情景,我便幽默地說:“同學們請繼續欣賞這場十分精彩的‘男子雙打’比賽。”在同學們的笑聲中,他倆不好意思地停了下來,我又不失時機地補充了一句:“同學之間應互諒互讓,不要因一點小事弄得大家都不好意思。”
總之,在生物教學中,教師的解頤笑語,有深入淺出、“雅俗共賞”、智中見志的特點和功效。教學幽默是一種高雅的審美活動,富有幽默的教學,不但能活躍課堂氣氛,引人入勝,而且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科學思維,給學生以美的享受。
參考文獻:
[1]羅樹華,等主編.教師能力概論[M].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
[2]唐樹芝,編著.教師口語技能[M].湖南: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萬學軍,主編.課堂教學創新[M].廣東:羊城晚報出版社,2003.
[4][美]特魯.赫伯.幽默的藝術[M].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
[5]曾昭晴.井岡山學院學報(綜合版),2008年29卷B06期.
作者:張翠 單位:沭陽縣懷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