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科教學德育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把德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
各學科的教學都可挖掘愛國主義教育因素,要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各學科的教學過程之中。各任課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時,必須深入研究本學科的教學大綱,把握本學科的特點,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開展有效的、潛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例如,學生在學習圓的面積時需要用到圓周率,教師就可以抓住機會向學生介紹古代數學家祖沖之的數學故事,使學生在無形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學科德育滲透要從教材的具體內容出發,要根據教材的具體內容來進行,而不要生拉硬扯只按照教師的主觀意識,要使德育教育和學科知識教學緊密結合。這樣,在教學中自然而然地滲透德育,使之產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二、抓好德育活動的開展
德育活動是德育工作的展現形式,學生的道德品質的養成就是在相關的活動中不斷形成的,學校每學期要精心策劃幾次有意義的主題教育活動,抓好活動的過程管理,活動前的準備、活動中的組織、活動后的總結都要抓住教育的契機,真正起到一次活動讓學生受益一生的作用,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寓德育于活動之中,開展各種“主題活動”會激發出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學生學習興趣極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學校還可以利用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進行德育教育。校園內的宣傳櫥窗要定期更新,要結合實際抓住當前的熱點話題進行討論,滲透德育教育學生。學校還可以利用每周一國旗下講話開展德育教育,設立中心內容,圍繞習慣的養成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學校文化建設、祖國建設成就等方面進行宣傳和教育工作。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如調查家鄉的變化,學生通過活動,不僅開拓了視野,發展了自身素質,同時又培養了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感情。豐富的活動促進了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良好品質的形成。
三、把傳統美德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
在德育教育中,學校可以請老紅軍或身邊感動人的事跡人物請進校園,讓先進人物把感動人的事講給同學們聽,讓學生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和啟發,以此培養他們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先進感人的人物事跡卻不能全部代替學生的實際行動,有時只會停留在表面,當學生離開校園后無時無刻都在接受來自社會上的現實教育,而當前社會的德育環境還存在著一些消極腐敗現象:有些娛樂場所,雖然經營者在門口樹著醒目的“謝絕學生入內”牌子,學生卻仍可長趨直入,無人阻攔;有個別小店鋪老板,昧著良心賺黑心錢,還有一些不健康電子游戲軟件的出現,也正在污染著孩子的心靈,如果學校不能很好地把美德教育與社會現實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就很難形成良好道德品質。
因此,學校要開展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德育規范教育:如在公交車上遇到老人和比自己年幼的小弟弟小妹妹要主動給他們讓座;在家中主動承擔家務,幫助父母,懂得感恩父母;學會尊敬長輩,在學校尊敬老師,愛護同學,講文明懂禮貌等。通過此類活動與學生交流體會,做為一名少先隊員應做些什么,讓我們小處著手,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從一點一滴開始,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從而塑造孩子們美好的心靈,使他們長大后成為有知識、有道德、有修養的人。
另外,家校兩方面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會使學生行為受到約束和正面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家長對孩子的影響很大,這就需要家長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因為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對學生德育的影響不容忽視,學生的家庭教育對孩子起著直接影響。因此,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機結合就成了學生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德育教育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質的一項重要工作,它需要一個長期系統的過程。在今后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我會針對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現狀,通過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根據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道德學習環境,讓孩子們建立起正確的道德觀,塑造高尚的人格。
作者:王風旗單位: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上莊鎮南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