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多元智能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樹立積極開放的學生觀加德納認為每個學生的先天因素都是有差異的,加上后天環境的影響,他們不可能有相同的智力。但學生都有自己長期形成的學習風格,每個學生也都有自己的智力優勢項目。由此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為我們樹立積極樂觀的學生觀提供了很好的理論基礎。每個學生身上都具有不同強度的智力發展傾向,教師要全面客觀的看待個體,而不只是以某種智能作為標準,持有偏見的對待學生。這九種智力構成沒有優劣之分,只是每一種成分在個體身上發展的早晚及程度不同。教師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身上都閃爍著優點,善于發現學生具有的某種特質,并經常用積極性暗示和鼓勵性語言,促進學生優勢智力的發展。
(二)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加德納認為個體的智能是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因此不同階段及不同類型的學校要善于將課程與多元智能相結合,這就為我們設置個性化的教學環境提供了新的視角。教師要了解不同學生的特點,生活背景,智力的優勢及劣勢方面,在教學過程中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及不同風格的教學策略,以期從不同角度及多個智力領域激發學生的潛能。此外,教育教學中應開展合作性學習,提供相互借鑒機會,引導學生將智力優勢領域特點遷移到智力弱勢領域。
(三)設置個性化的教學內容學生的智力特點,在不同的學習過程中發揮不同作用,同時并傾向于用某些突出智力來學習,教師應注意因材施教。在可控范圍內,教師的教學應當針對不同學生智力特點進行,創設多種切合度高、有效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的教學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學生具體清晰展現出他們所識記、所理解的內容,并做到靈活運用,給予學生以最大限度的發展和提升機會。加德納認為最好的學習是項目學習。教師應讓學生參與解決真實問題的活動,教學內容與發展多元智力相結合,發展學生在未來生活擁有的能力,讓個體意識到學校更加看重的是他們能夠做什么,即使他們缺少智力的某種特定的類型,也不會因此受到不公平待遇,在可能的范圍內使具有不同智力的學生都能受到同樣好的教育。
(四)以人為本的評價觀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教學策略,將會改變班級組織結構,教學材料的呈現方式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的互動方式,因此,對不同智力類型的評價應采用多樣的評價策略。加德納提出應建立以“個人為本”的評價,其中真實性評價最重要。學校應以檔案袋評價為主,綜合學生一學年實際情況,鼓勵學生通過多視角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案,鑒別每個學生智力的強項和弱項,客觀公正的評價個體多方面的能力。
二、結論
總之,我國教育體系偏重于學生的語言智力和邏輯數理智力的發展與培養,忽視學生其他能力的開發和教育。片面的智力評價觀念必然導致狹隘的教育目標,而狹隘的教育目標指導和培養出的學生必然帶有智力缺陷,甚至阻礙和扼殺學生的某些潛在能力。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使我們充分認識到智力構成的多樣性和廣泛性,把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各種能力放在同等高度,注重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張培濤 單位:重慶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