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成人高等教育教程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課程體系普教化,忽視成人特色長期以來,成人高等教育一直被認為是學校普通教育的延伸或者補充,在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模式上與普通教育相同或相似,這種現象的產生與國家層面對成人教育的定位有很大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人才培養目標相似。普通高校舉辦的成人教育基本是照搬全日制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僅僅將成人學員學歷為唯一導向,而忽視成人教育的學生以能力為本位的學習訴求。二是專業設置相似。根據教育部頒布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專業目錄來看,成人高校的專業80%與普通全日制相同。三是課程內容相似?;诔扇烁叩冉逃难a充或從屬地位,在教師聘任、課程內容、教材征訂等方面也基本照搬普通高等教育模式。四是教學方法和手段相似。隨著學習型社會觀點的提倡和深入,成人教育的形式越來越廣泛多樣,但是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絕大多數還是沿用傳統的講授的方法,“學生在下面聽,教師在上面講”依然是成人教育教學的主導。
(二)課程編排偏重理論,結構不合理合理的結構是促進事物朝著預定目標發展的前提條件,如果結構不合理,出現厚此薄彼的現象,事物的發展就會偏離原來的目標。目前,成人高等教育的課程編排基本還是三段式的結構模式:基礎理論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這種編排方式強調專業的學科性和理論的系統性,求全、求廣、求深,但對符合成人需求的實踐性、職業性、參與性的課程體現則比較少,甚至是沒有。目前,具體表現為基礎課和實際聯系不緊密,專業課的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成人高等教育現有的教學計劃、大綱等仍以理論教學為主線,實踐教學環節屬于被忽略的地位,甚至實踐環節只是理論上的存在,在實際實施活動中,根本沒有開設。這種課堂學習與實際運用脫節,理論學習不能指導社會生產實踐,成人教育課程的效用將大大地打了折扣,導致學生學非所用或用非所學,使成人教育學員的學習變成了“混文憑”。
(三)課程內容落后,教材陳舊成人教育的課程內容明顯落后,教材陳舊,不適應學生在實際工作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不利于成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普通高校中,很多院校領導對成人教育不重視,許多教師對成人教育不了解,有部分人甚至把成人教育視為創收的一種途徑。這就導致成人教育在普通高校里一直處于一種邊緣的狀態,在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師資建設、課程改革等方面根本無法投入更多的人力與物力進行科學研究與創新。在我國,由于成人教育發展時間比較短,理論指導實踐的不足,與成人教育相關教材體系還沒有完成,因此在現有的教材選擇上,很少有體現成人學習特點的成人高等教育教材,甚至還有很多20世紀的版本,內容陳舊,明顯滯后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類社會的進步,從而使課程缺失應有的感召力。
(四)人文精神在課程設置中的缺失近年來,我國成人高等教育社會價值取向存在著比較明顯的功利性。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越來越認識到自己的強大,相信依靠自己,能快速地創造一個豐富的物質世界。于是,最小的成本、最快的效率、最大的收益成為現代人追求的目標。但是一些傳統的做人的美好品德,如誠實、正直、善良則被物質的世界所淹沒。這些功利主義的思想模糊了成人高等教育培養人全面發展的這一目標,成人讀書,接受教育,只是為了短期使自己能夠擊敗競爭對手,獲得成功,以便過上豐裕的生活,而對成人的精神世界的關注,對道德的約束、對信仰的明確與鞏固則是漠視的。我國近二十年來大力提倡成人高等教育,更多的是考慮其經濟價值,而忽視對學生的人格和道德的塑造和陶冶。這表現在成人教育的課程設置上,許多院校人為地割裂了人文知識和科學技術,導致豐富學生人文知識的課程很少開設或者未起到應有的作用,長此以往將影響到民族素質的整體提高與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
二、基于成人特征的成人高等教育課程建設模式構建
(一)構建兼顧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化課程體系課程體系是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培養的核心。一個專業里面所設置的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相互之間的配合和分工構成了課程體系。在現代社會,那種僅靠某一學科知識或者單一方面技能的人才解決社會日趨復雜的實際問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社會需要的是文理兼合互相滲透的高水平綜合人才。以日本筑波大學為例,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已經打破傳統的院系設置,改為學群、學類為模式的綜合化課程體系。這種模式的課程體系,不能簡單理解為是一些課程的簡單的拼湊,而是要求支持專業的各門課程是符合成人發展需要的且具有必要的內在聯系和有機統一,形成高質量的課程群和課程類。構建綜合化體系,既要重視學生的人文素養,又要體現課程培養的能力本位;既要重視公共課、專業基礎的課程地位,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兩者互相促進,互相融合,相輔相成,將課程的知識體系和能力體系互相融合,打破傳統的框架體系,構建兼顧知識與能力的綜合化的課程體系。綜合化課程體系的設置分為兩種:一是把具有內在聯系的課程融合在一起,稱為融合課程;二是合并相鄰學科內容而形成的課程,稱為綜合課程。只有這樣,才能使學員具備完整的知識體系和完美的人格。
(二)構建模塊式課程結構體系《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指出:“要大力推進高等專科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特別是改革課程結構,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和‘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蹦K式課程結構是指“按照內在邏輯整合相關課程的知識點,再將知識點形成一個一個知識群的課程模式”。這些知識群內容相對獨立,可以像模塊一樣分解組合,應變能力強,可以根據市場的需要靈活快捷地變換課程內容,提高人才培養的適應性。模塊式課程體系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基礎知識模塊。成人高等教育的基礎知識主要包括掌握自然科學、人文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知識性課程。這些基礎知識課程是為職業能力培養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設計的原則是“必須、夠用”。二是職業能力模塊。根據學員現實崗位需求或未來職業方向而定,針對不同職業崗位需求和不同的教學對象綜合運用,體現課程的獨立性、針對性、實用性。職業崗位需要什么就訓練什么、學什么,同時注重結合教材創造條件,更多地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重視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許多能力不是通過理論的學習而來,而是在實踐過程中獲得的。
(三)構建符合成人學習的特點課程內容體系美國成人教育專家認為,在人與社會的發展關系中,人處于主體地位,美國成人教育充分挖掘人的發展潛力,建立以人為中心的教育價值觀。社會中的成人已經打上了環境的印記,具有成熟的人格和一定的社會生活經驗,并且要履行社會生活職責。成人教育的課程不能忽視個人的需求,不能像普通教育那樣具有強制性,要尊重個人的動機和要求。構建符合成人學習特點的課程內容體系應包含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合適性。提供給成人學習的課程首先是成人所需要的,是合適的。基于成人在工作條件、學習需求、個人生理、心理等方面有別于普通學校的學生,因此,在課程的選擇上傾向于理解能力強、邏輯思維強等方面的課程,減少單純靠記憶或重復學習的課程。二是差異性。對于普通高校的學生,他們的知識層次和能力水平比較整齊,而成人學員的知識層次和結構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應該增加課程內容的彈性,拓展學員的發展空間,發展其學習的主動性,以適應學員的差異性。三是前瞻性。課程建設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緊抓當代社會科技發展水平,又能站在國際成人教育的角度,高瞻遠矚,不斷更新內容,拓寬知識領域。
(四)構建系統的課程評價體系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在辦學規模、辦學層次和招生數量不斷擴大的同時,質量與品牌意識不強,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質量整體監控和評價體系。這使成人高等教育的質量控制與監督一直停留在表面,放松了對質量的把關。在實施過程中,課程作為教育質量體現的重要載體,課程質量直接關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的質量,應加強和完善成人高等教育課程評價體系。具體如下:一是建立有效的課程評價標準。對于任何一個評價活動,如果沒有評價的標準和依據,那么可以說只是一個表面文章和形式。成人高等教育課程的評價標準應具有一定的靈活性,避免過度量化、過度細分的評價指標,既要考慮到一般性,還要考慮到地區之間的差異,使評價標準有比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合理的評價機制。課程評價功能的發揮,需要有良性的機制來保證。建立介于教育行政機關與學校之間的教育咨詢機構,專門從事信息咨詢、指導、評價等信息服務為主的經營性組織,是課程評價的趨勢,能站在中間的立場,可以有效地消除傳統的評價機制帶來的僵化現象。三是建立師生共同參與的評價平臺。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作為共同的主角,但是在課程評價中,教師作為被動的參與者或被評價對象,在課程評價中的權力是非常有限的,而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沒有評價的資格。建立師生共同參與評價的平臺,讓教師和學生通過公開、自由的渠道去表達和參與,提高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能力。
三、結語
成人高等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準確把握成人高等教育的特點,構建有利于成人學生創新能力提高和個性發展的課程體系,構建符合成人特點的課程建設模式,尊重成人學習的特征,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課程建設水平和質量,對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成人高等教育國際化,豐富其內涵和外延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朱丹霞單位: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