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化學教育探析(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初中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啟蒙和基礎階段.要想提高化學教學效果,必須從初中抓起,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入手,引導學生突破初中化學課時少、任務重、內容分散及有些概念容易混淆等矛盾,幫助他們過好基本概念關、實驗操作關等,使他們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靈活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激發興趣,引導學生樂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求知的巨大動力,發明創造的源泉.興趣的培養在于誘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因勢利導,及時排除不利于發展學生認識興趣的因素,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掃除學習中的障礙,喚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剛接觸化學,對化學頗有些興趣,尤其對化學實驗更感到有意思.但是當學到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和基本概念時,常會感到抽象難懂、枯燥乏味,有可能使原有的興趣消失.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師應及時對學生進行化學史教育,講化學的發展和形成,結合課本介紹科學家探索化學奧秘的軼事,談聞名世界的中國古明,如造紙術、火藥等,論化學與現代化建設和生活的密切關系,使學生認識到:化學用語是國際通用的語言,是國際上用來表示物質的組成、結構和變化規律的一種特殊形式的交流工具,并感到學好化學知識是多么重要,直接關系到祖國的發展和建設.這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初中化學需識記的知識比較多,有時又比較集中.教師可以從講緒言開始,將需記住的元素符號分批分期地布置給學生,并經常提問檢查.或者把元素符號、原子團等制成小卡片,把化合價編成順口溜,把重點內容寫成韻語,簡化記憶.
二、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在化學教學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化學實驗包括教師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演示實驗生動、鮮明,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保證課堂演示實驗的成功,教師每次實驗前都要做好準備工作,做到操作規范,便于觀察.學生每次觀察實驗都要有明確具體的觀察提綱和真實詳細的實驗現象記錄,逐步培養觀察能力.另外,對于課本中的演示實驗,有的現象不明顯,這就需要教師開動腦筋不斷改進實驗方法,使實驗現象鮮明生動.在學校實驗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把一些觀察性較差而方法較簡單的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邊講邊實驗.在具體的教學中,有些化學概念,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如果設計成一個實驗,讓學生觀察、分析,學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例如,氧化還原反應的概念,教師可以設計下列實驗:在空氣中用酒精燈燒銅絲,紅色銅絲被氧化變黑,然后用氫氣還原,又變為原來的紅色.通過這個實驗事實,能夠引導學生觀察和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從而促使學生理解氧化還原的基本概念.對于化學反應方程式,學生記憶比較困難,如果把反應具體化,學生親自觀察到這個反應的發生,記憶就比較容易.例如,在講“氫氧化鈉的性質”時,教師可以做實驗: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先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紅色,再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紅色褪去,再滴加鹽酸,有氣泡產生.實驗后,再講反應原理,學生就容易掌握.學生實驗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如何提高學生實驗的效果呢?首先,要制訂明確可行的教學目標.根據布盧姆的教育理論,可以將學生實驗的教學目標分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目標確定后,師生雙方要圍繞目標,完成教與學的任務.其次,要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教師對實驗內容要反復預試,掌握與實驗成功有關的條件和關鍵,同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擬訂出需要向學生交待的實驗注意事項,做好巡回指導計劃,準備好儀器、藥品和器材,并將其放置有序.同時,要讓學生事先預習,對整個實驗過程做到心中有數.再次,要加強課堂上的組織指導.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調控實驗進程.最后,實驗結束,教師要做好小結.通過實驗小結,指出問題所在,表揚鼓勵表現好的學生.教師要開拓學生的思路,想方設法把教材中的驗證性實驗變為探究性實驗,讓學生邊做、邊看、邊想,再經過分析、歸納和總結,促使他們在深切感知的基礎上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例如,在講“酸的性質”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針對學生易犯的錯誤設計實驗:氧化銅加水,再稍稍加熱,不反應;氧化銅加酸,加熱,反應發生,生成藍色溶液.通過這一實驗,學生可得到氧化銅不溶于水,但溶于酸的正確結論.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興趣的持久性和廣泛性是互相聯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們有機地結合起來,巧妙地運用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就能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力,提高能力.
作者:陳德明 單位:江蘇高郵市城北中學
第二篇:初中化學教育與生活關系探究
摘要: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學校的教育與個體的成長和社會的生活息息相關.在將來的教師生涯中,我們應該如何打通化學教育與生活的聯系?如何去構建有效的課堂?本文將對化學教育與生活實際的關系進行研究,以促進最大程度地去構建化學有效課堂.
關鍵詞:
化學教育;生活;關系
學生學好化學的關鍵是有興趣,有很多教學方法都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但要是在教學中教師能堅持運用貼近現實生和學生們很熟悉的現象與事例,再讓學生參與其中,充分運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的問題,化學的教學效果就能夠達到很好.因此,初中化學的教學要使多彩的現實生活成為學生們學習化學的基礎,學生們能在以現實生活經驗為出發點的過程中,提高學習化學的興趣,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聯系生活,能激發化學學習興趣
教師應該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化學無處不在,并且體會到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從現實的生活出發,把化學融入到生活中,將生活中的化學抽離出來觀察,讓學生充滿興趣地去接觸化學,體會其中的樂趣,最終掌握學習的主動性.比如在學習化學第一章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做實驗,將雪碧加到牛奶之中,然后觀察其發生的化學反應,進而可以思考,雪碧與牛奶是否可以一起飲用.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是學生學會自主思考,還可以學生對于實驗的結果記憶深刻,起到了鞏固教學的作用.在學燃料利用的時候,讓學生想,火焰為什么發紅,在液化石油氣快要用完的時候?黑煙是怎么產生的?鐵制鍋生銹等問題.這會讓學生感覺生活之中到處有化學,我們的實際生活更加不能與化學分開.如今的科技高速發展,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該具有一定的化學素養,因為現實生活中不斷發生化學氣體爆炸事件,我們了解學習化學是為了適應現代化的生活需要.在教學生去學習乙醇性質的時候,介紹市場上的一些案例,比如,有部分非法分子制造假酒,將工業酒精加到乙醇中,使消費者飲用之后發生中毒的事件或導致死亡.運用案例的教學,讓學生切身體會到不可以用工業酒精來代替飲用酒的原因.課堂內容和現實生活實際的聯系,不但能夠鞏固教學內容,還能夠使學生充分了解現實生活中的化學運用.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應該,將其與所教的知識相互結合,引入生活中的種種現象到化學課堂中去.教師在教授化學知識的同時,還能夠使化學素養在生活中得到滲透,讓學生學會應該怎樣做人.并且通過這樣生活化情境的引入,使學生最終在探究學習之中,深刻地理解化學知識,與此同時更加有效地提升學生們的求知欲望,深刻地去感受化學學習的魅力.
2.化學教育源于生活,服務生活
化學教育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與此同時還會服務于我們的生活.我們運用化學教學,指引學生將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作為基礎,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時候運用所學到的化學知識,使我們的實際生活得到化學的服務.打個比方,教學生自制冰箱的除味劑;鑒別化學纖維和天然纖維,教師可以教學生去用燃燒的辦法區分;運用學到的知識來去除水垢;學生還可以自制指示劑實驗土壤酸堿度等等.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運用化學知識的方式,學生們可以切實地感受到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息息相關,不可分離,而且了解到學習好化學是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得到更好的服務,進而使學生的學習動力得到增強,使學生的學習信心也得到增強.在化學教育中,為了讓學生了解到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愛護空氣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在教授愛護空氣的時候,結合相關的空氣污染報告和大氣污染案例,以及空氣質量報告和沙塵暴的影響等對學生進行教育.在教合成材料的時候,使學生了解,合成材料既會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與此同時還會造成廢棄物急劇的增加.教師通過分析污水亂排放等案例,探究出它們對地下水造成的危害,從而教育學生直到主動節約用水,并帶動身邊的家人朋友,從自身做起保護水源,愛護水資源的時候.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使學生明白,現在的污染已經成為困擾人們現實生活的另一難題,為了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學生要不斷地去努力學習化學和研究化學.化學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這已經成為全球的共同目標,教育學生珍惜地球,還要保護環境.
3.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
直接經驗獲得的知識與間接經驗獲得的知識是探究能力與實踐能力知識所包含的兩個方面.如果想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我們生活中的汽車尾氣排放對空氣污染的程度,在學習過《使用燃料對環境的影響》之后,教師應該組織學生到街頭和工廠去觀察,這樣能夠使學生擁有保護環境的使命感,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因此,化學教育想讓化學真正地與生活融合,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切實感受到化學的存在,就應該把化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緊密關聯.學生能夠在接觸了解的過程中,思考并提出相關建議及改進措施,并且在將來的日常生活中還會更多地去關注所涉及到的化學反應現象與問題,體會學習化學的樂趣,找到存在感,從而會培養其探究能力與實踐能力.作為新世紀的化學教師,我們不能被時代拋棄,要緊跟潮流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并且使化學的知識基礎變得堅固,有效結合生活實際和化學教育.使學生主動去學習化學,主動地培養自己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從自己特有的生活實際出發,積極地引導學生,切實地不斷探究與領悟,并與學生共同筑就有效率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張維.淺談初中化學教學與實際的聯系[J].理科考試研究,2013.
[2]石春花.淺談化學教育生活化的回歸[J].教育前沿,2015.
作者:劉俊域 單位: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第二中學
第三篇:初中化學教育綠色化學理念探究
摘要:
在初中化學教育中,化學實驗作為教師將化學知識內容傳授給初中生的重要手段,在初中化學教育教學中占據重要的地位。但同時,由于化學實驗的頻繁利用和研究,導致化學實驗中所排放的有毒性物質破壞了生態環境,因此,初中化學教育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逐漸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問題。本文關于初中化學教育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的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當前綠色化學理念的發展情況,以及其在初中化學教育中的滲透現狀,為日后提升綠色化學理念在初中化學教育中的滲透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本篇文章主要對綠色化學理念在初中化學教育中的作用進行闡述,同時探討綠色化學理念在初中化學教育中滲透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
化學教育;綠色化學;教學改革
前言
化學教育中的實驗教學在生態環境被日益重視的背景下,逐漸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理念,尤其重視初中化學課程教育中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主要原因在于初中是學生接觸化學的重要階段。本文對綠色化學理念在初中化學教育中滲透研究意義,主要體現的是實踐性研究意義,在探討綠色化學理念應用于初中化學教育中時,從不同方面對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展開了分析和研究,能夠為當前存在滲透化學教育問題的其他學校,提供寶貴的建議。
一、綠色化學理念在初中化學教育中的作用
1.綠色化學能夠推進化學教學的改革
綠色化學理念是在當前生態環境不斷被破壞的基礎上,為改善生態環境而提出的一種綠色理念,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初中生的綠色生態價值觀,是綠色化學理念發展的重要基礎和前提。綠色化學理念在初中化學教育中,能夠通過對化學內容的綠色化創新和探討,推進化學教學的改革[1]。初中化學在教學過程中,通常會因諸多的教學內容和實驗中的放射性有毒性物質,產生危害學生身體健康的物質,因此教育部門逐漸提出對化學教學的改革,而綠色化學理念則能夠通過對化學教學的綠色化創新,實現對化學教學的改革。
2.綠色化學可以促進新型化學人才的培養
綠色化學理念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滲透,是當前教育教學發展下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改善社會生態環境的重要基礎。在化學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理念,能夠通過教師對綠色化學理念的講解,將化學的新思想和新內容以綠色化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并引導學生在學習綠色化教學過程中,提高其愛護自然和保護環境的意識,使學生能夠通過對綠色化學的學習,形成科學與合理的環保理念,并能夠將綠色化應用于實際化學問題的解決中,從而促進新型化學人才的培養。
二、綠色化學理念在初中化學教育中滲透的具體措施
1.化學課堂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實施
綠色化學理念在初中化學教育中的滲透,主要體現在化學理論性課堂教學中。由于初中是學生剛接觸化學的階段,因此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抽象性知識相對較多,尤其是部分教學知識內容以有毒物質形式存在,使學生忽略了學習中的綠色環保意識[2]。將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到初中化學教育中,以綠色化的形式將化學知識內容加以處理,并將學生引入到綠色化的教學課堂中,可以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過程中加強對綠色化的運用。另外,也能夠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中,認識到綠色化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性,以此幫助學生理解綠色概念,提高化學學習中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2.化學實驗中綠色化學理念的實施
綠色化學理念在初中化學教育中滲透的措施,也體現在將綠色化學理念融入到化學實驗中。在化學教育教學中,為了能夠使學生對化學知識內容有更充分的了解,教師通常會采用實驗的方式,以化學反應為主要的教學依據。但是部分化學實驗在實施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物質污染環境,將綠色化學理念滲透到實驗中,教師要認真指導學生采用污染小的化學物質,同時也要指導學生對廢棄污染物的回收,并以身作則的降低實驗教學中污染物的排放,由此提升學生綠色化學意識。
3.化學實踐中綠色化學理念的實施
初中化學與現實生活具有十分密切聯系,化學教師在課余時間應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展開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充分的運用到現實問題中[3]。諸如在初中化學水資源學習中,化學教師可以在課后以水體污染現象為題,安排學生展開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展開對水體污染問題的分析和討論。同時,利用化學課堂中所學到的相關內容提出解決措施,使學生在對水資源污染問題的分析探討中,能夠切身體會到水資源的寶貴,以及綠色化學理念在化學教育中滲透的重要性,此提升學生對化學教育教學的綠色化認識。
三、結語
為了促進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化學教育教學的發展,化學實驗的頻繁研究和有毒性物質的放射,導致社會生態環境逐漸呈現出污染嚴重的趨勢。在初中化學教育教學中,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化學教育中的綠色化,可以通過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逐漸促進初中化學教育的綠色化發展,為化學教育的綠色化和生態化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文主要從化學課堂教學中綠色化學理念的實施、化學實驗中綠色化學理念的實施、化學實踐中綠色化學理念的實施等方面,著重研究綠色化學理念在化學教育中滲透的措施。期望能夠通過本文多方面的綠色化學理念滲透研究,為日后促進綠色化學的發展提供寶貴的建議。
參考文獻:
[1]胡彩玲,唐新軍.綠色化學理念在無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滲透[J].廣州化工,2014,01(22):225-226.
[2]楊義良.初中化學探究教學的情感教育例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4,02(47):164-166.
[3]唐新軍.綠色化學理念在高職高專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滲透[J].廣州化工,2013,03(19):180-181.
作者:代學斌 單位:天津市西青區楊柳青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