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微生物實驗教學改革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進行新的教學模式嘗試
傳統微生物實驗教學多采用驗證性試驗,即實驗內容設計,實驗的準備和實驗的預期結果都是由教師一手包辦,這就造成學生依賴思想嚴重,課前不預習,課堂中不認真,對實驗結果不關心,興趣低下[2]。作者做了以下嘗試。
1.1實驗室開放式教學教師在做實驗準備時可以讓學生參與,例如培養基的配制和滅菌、玻璃器皿的清洗、包扎和滅菌等,一方面既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對基本技能操作進行了鞏固復習。
1.2針對不同專業設計不同的實驗教學高職高專學校學生培養的原則是以人才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醫藥高素質實用技能型人才,強調“實用”這一基本原則。針對本校不同專業可以做如下的實驗教學設計。
1.2.1臨床醫學專業教學重點在于學生對疾病的診斷、治療等。針對這一重點,可以進行如下教學設計:模擬醫院有一群人出現食物中毒,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癥狀。教師帶領學生對“患者”進行觀察,標本采取,在實驗室對標本進行培養、革蘭染色、細菌的鑒別等。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一實驗提出問題:引起食物中毒的病原體有哪些?標本有什么區別?臨床表現有什么區別?因此,通過這一實驗,可以對微生物實驗教學有機整合,也能加深學生對疾病的認識[3]。
1.2.2護理專業教學重點培養學生樹立無菌操作觀念[4],學會部分標本的采集以及常用消毒滅菌方法,為從事護理臨床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礎。針對這一目標,可以進行如下教學設計:對空氣、咽部及手上菌落總數計數,練習采集咽拭子,對標本進行培養,對結果進行分析,讓學生樹立“有菌概念,無菌操作”的觀念,為今后工作打下基礎。
1.2.3藥學專業教學重點在于培養學生樹立無菌操作觀念,掌握本專業所需的微生物學和免疫學基本知識、基本操作技能,熟悉藥品質量控制中微生物的作用,在制藥生產、藥物儲存保養中具有控制微生物污染的能力。針對這一重點,在進行實驗教學時可以帶領學生到藥品生產企業,對藥物生產,藥物保存中的微生物控制有所了解,采取被污染的藥品作為標本,進行培養、鑒別。讓學生熟悉最易污染藥品的微生物種類,明確無菌操作的重要性。
1.3進行綜合實驗綜合性實驗能夠培養學生的綜合技能,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綜合思維能力,指導學生進行實驗設計。該部分實驗由教師列出幾個實驗題目,學生按興趣選取1~2個,并分組協作完成[7-9]。該實驗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而動手能力、數據處理和查閱微生物相關實驗文獻的能力,要求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10]。
2教學意義
2.1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以前的微生物教學,教師只管上好本門課程,很少注重微生物教學各專業的聯系。微生物實驗教學改革對教師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師,通過實驗教學改革,要上好實驗課,應當花大量的時間準備。首先,在案例準備上,應想到哪種案例適合臨床,哪些案例適合護理等。即使是同一專業,如臨床里面又包括皮膚性病專業、婦幼保健專業等,教師應選擇與其專業更符合的案例。其次,在實驗教學上,同樣的時間要介紹大量的信息,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比較淵博的相關知識,同時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和一定的教育心理學造詣,有較強的組織和引導能力,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更能與臨床結合,更能提高學生的上課積極性。
2.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每次實驗課前1周,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傳達給學生。如針對腹瀉的患者,可以讓學生課下查找資料。在上實驗課時,讓學生自己進行細菌的培養、涂片、鑒別等,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結束,也可以展開討論哪些細菌可以引起腹瀉,它們的鑒別要點在哪里?這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興趣。總之,微生物實驗教學改革需要學校的大力支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在提高自己綜合素質的同時應做多方面的教學嘗試,找出最適合的教學方法,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技術型、實用型人才。
作者:羅軍單位: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