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科規范化建設基本要素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李遼寧單位: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學科在經過了30多年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的快速發展以后,已經擁有了較廣闊的學科發展平臺,成為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屬的一個二級學科,形成了系統的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動站的人才培養體系,已經從爭取學科地位階段向提高學科建設質量的階段轉變。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問題,主要是學科發展速度與學科建設質量之間的矛盾。能否處理好這一矛盾,直接關系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生命力和未來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建設研究,顯得特別重要和緊迫。
一、學科規范及其主要話語
所謂學科規范(subjectdiscipline),是指學科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必須遵循的基本準則和規范的總和。從概念的內涵來看,學科規范與學科建設既有共同點也有差異。共同點在于,二者都指涉學科自身的內在結構和邏輯體系,要求體現該學科的獨特性以區別于其他學科;不同之處在于,學科建設的外延更大。學科建設除了包括學科規范建設以外,還包括學科其他方面的建設和發展。所謂“學科規范建設”,是指確定學科規范的過程,即在對學科不同規范進行梳理和提煉的基礎上,最終確定學科建設的不同領域和方面應該具有的規范。學科規范建設是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科進行科學化、規范化發展的必經階段。
從內容上看,學科規范涉及學科建設與發展的方方面面,凡是學科建設涉及的領域,都有學科規范問題。一般來說,學科建設包括:學術研究(基礎理論)、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評估體系、師資隊伍等。其相互關系如下圖所示:需要說明的是,以上結構圖只是一個大致的描述,很難做截然的區分。其中,人才培養是目標,師資隊伍是關鍵,專業建設是中介,其他的要素都是圍繞著這三者的互動關系結合在一起的。為了完成專業建設,需要三個基本要素,即課程體系、教材體系和教學體系。這是一個逐步具體化的過程:專業建設需要一定的課程體系來體現,課程體系需要轉化為教材體系,而教材體系需要進一步轉化為教學體系,即通過教師的教學來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教育者(師資隊伍)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因此,師資隊伍是關鍵因素。而對于師資隊伍來說,學術研究又是至關重要的,它是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的必經之路。平臺建設則是重要的條件。所有這些,都需要客觀公正的評估體系來檢驗。與以上學科建設的基本要素相適應,應該有具體的學科建設規范。比如學術研究規范、專業培養規范、平臺建設規范、課程規范、教學規范、評估規范、隊伍建設規范等。但是,到目前為止,學界關于學科規范的研究成果很少,大都集中在學術規范研究上。筆者以“學科規范”為關鍵詞,在CNKI網絡數據庫中搜索到的論文共有187篇,其中在標題中出現“學科規范”的僅有10篇。
總體上看,學界對學術規范的討論還是比較多的。所謂學術規范,指的是某一學科研究領域內人們的一切研究活動所依據的基本準則。[1]從1988年陳平原先生發表《關于學術語法》、楊沐先生發表《我國音樂學學術論文寫作中的一些問題》起,關于學術規范問題的討論大致經過了三個階段:20世紀80年代末至2002年2月的討論與爭鳴階段;2002年3月至2005年5月的行動與實施階段;2006年5月至今的貫徹與實施階段。[2]2004年6月21日,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討論通過了《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學術規范(試行)》,強調各高校可根據結合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學術規范及其實施辦法。因此,在不同學校,學術規范仍然不一樣。在一些具體的學科中,比如,社會學、旅游學等學科,關于學術規范的討論也在持續著,不過在一些具體的問題和重點上,各自的興趣點不一樣。
在思想政治教育學中,關于學科建設的研究有不少,主要集中在以下論域:一是從歷史的視角回顧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歷程,從中提出未來發展應關注的重點。[3]二是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問題研究,主要集中在學科定位不明確、學科邊界模糊,與其他學科交叉重疊現象嚴重;有關馬克思主義整體性和綜合性研究不足;比較研究相對薄弱;學科和專業的“空殼”、“空巢”現象;偏重于經驗型和思辨性問題,實證性客觀分析研究不足;專業及人才培養不足等。三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對策研究,包括從整體上把握學科建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學術研究水平;有學者提出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發展應在深化理論研究上下功夫,注重完善和深化本學科基礎理論;還有學者提出了學科基本理論再系統化的學科建設思路。但是,以上關于學科建設的研究,都沒有論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的問題。實際上,學科規范建設對于學科的發展和成熟至關重要。在經歷“跨越式”發展以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已經到了規范化建設的階段,如果不及早構建學科規范,這個問題終將成為制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瓶頸”。在這種背景下,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建設,不但顯得必要,而且很緊迫。
二、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建設的有利條件和存在的不足經過多年的學科建設和快速發展,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建設已經被提升到十分突出的地位。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建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條件,同時也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有利條件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的階段性成就為學科規范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平臺基礎。如果把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學的正式建立作為起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發展已近30年。在這近30年時間里,在國家的重視下,在眾多老一輩學者的帶領下,以及在后繼者的不斷努力下,思想政治教育學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從最初只擁有12個本科學位點,到現在擁有博士點66個,碩士點253個(不包括2010年新增的一級學科博士點和一級學科碩士點)。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發展,可以用“跨越式”來形容。問題在于,與“跨越式”發展相伴隨的既有學科建設總體力量的增強,也存在學科發展不均衡。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分為前后兩個階段,前一階段重在搭建學科平臺的話,那么后一階段就是對這個平臺進行維護和加強。而維護和加強的最佳手段,無疑是進行學科規范的建設和完善。
第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和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研究會的建立,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建設提供較好的組織基礎。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下面的二級學科,思想政治教育學的發展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整體發展。同樣的道理,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建設也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規范建設。當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已經擁有全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會,并且多次召開學科論壇,取得了一系列學科建設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自身而言,也擁有全國性的研究會組織,每年都舉辦相關研究論壇和年會,并且匯集了本專業相關的期刊參與,這些活動的開展為學科規范建設和發展提供了較好的組織基礎和學術平臺。
第三,學術界關于學術規范的研究成果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建設提供重要的理論資源。比如什么是規范化問題,有學者認為:“所謂規范化問題,不僅是指建立各種形式的學術規則,而且還涉及學術內容的實質性規則,比如如何建立學術評價機制,如何建構學術研究范式,如何營造中國社會科學的知識增長傳統,等等。”[4]有學者認為,“所謂‘規范化’就是要建立學術紀律,確立學術秩序,從而保證知識的有序增長,并使交談成為可能。具體地說,它還包含有社會科學研究學術化的意思……小至學術紀律、引證規則,大至學術傳承、學術道德和秩序,都可以包括在規范的概念里面。[5]有學者認為學術建設包括以下五個方面:強化學術意識、樹立問題意識、健全學術規范、承續學術傳統、開展學術對話。[6]這些理論層面的研究成果雖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但都可以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建設提供重要的理論資源。
2.存在的不足
第一,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分歧和不足,為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增加了困難。鄭永廷教授曾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存在的主導性不足的問題歸結為:學科建設內容主導的偏離;教育與研究呈現離散、雜亂和缺乏主導傾向;在思想政治教育或德育過程中淡化甚至排斥政治內容;把思想政治道德問題歸為心理問題;引用內容偏重于西方與古代;熱衷于邊緣內容的教學與研究。[7]實際上,如果從整個學科建設來看,還有其他問題。除了主導性不足以外,還有學科邊界不清、學科基本范疇研究不足等。這些不足為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增加了難度。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水平參差不齊,為學科建設規范的有效實施增添了難度和變數。如前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跨越式”發展帶來整體力量的提升,也帶來了發展的不均衡。比如,關于學科研究方向的設置,依據全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09年博士生招生目錄進行統計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已經發展到將近70家。在當年博士生招生方向中,至少有20個研究方向明顯地跨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邊界;從2000年至2009年10年間答辯通過的306篇博士學位論文中,有約31%(96篇)的論文選題明顯地可以歸諸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社會主義、黨史、倫理學、政治學等學科范圍,以至于如果不注明專業名稱和研究方向,根本搞不清究竟是哪個學科的博士學位論文。[7]這種情況既說明了構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的緊迫性,也可以看出其中的難度。
第三,社會宏觀學術環境的規范化缺失,為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建設增加了難度。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化建設是與整個社會宏觀學術環境的規范化建設相一致的,不可能獨立于社會宏觀環境之外。正因如此,在社會宏觀學術環境規范化建設不夠的情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規范化建設也必然會受到影響。綜上所述,盡管在學科建設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關于學科規范的討論和研究明顯不足。這既與思想政治教育學科本身相關,也與整個學術界的學科規范建設不足相關。因此,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規范建設,任重而道遠。
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
規范建設的基本路徑鑒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和發展的現狀,構建學科規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對學科規范進行總體設計,統籌安排,分清層次,逐步推進。
第一,加強理論研究,為學科規范建設提供必要的理論支撐。理論研究對于學科規范建設至關重要,因為基礎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內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科規范。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學科定位,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有直接的影響,而人才培養的目標又制約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教材和教學等。在理論方面要重點突破,一方面要鼓勵不同學術研究范式的形成,鼓勵不同學術風格與學術觀點的交流與交鋒;另一方面要鼓勵學術整合,促進達成共識。目前需要重點研究一些涉及基礎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問題,比如思想政治教育學的學科定位、學科邊界、研究對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及其基本矛盾等。
第二,加強學科規范和制度建設,為學科規范化發展提供制度支撐。學科規范的建立要堅持兩個原則相結合:一是重點優先原則,即優先研究帶有基礎性和根本性、全局性的規范;二是先易后難原則,即根據規范的可操作性的難度,先從相對容易的規范做起,逐步展開。可以組建專家團隊,分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學術研究規范、專業(人才)培養規范、課程體系規范、教材體系規范、教學體系規范、評估體系規范、師資隊伍建設規范等。在規范建立過程中,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和建議,包括本學科以及學科以外的意見和建議,既要力求科學公正,又要有較好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