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實務課程教學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在不斷的進步,它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計算機進入會計行業,使數據處理變得自動化。會計電算化是讓學生通過軟件來處理相關業務的一個實際操作的課程。在現在這個就業競爭激烈的社會,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人力資源部門評判的一個重要標準。所以,上好這門課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針對會計電算化實務課程教學中產生的問題,通過學校、老師、同學多方面展開討論與分析,并想出了解決方法。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課程;財務軟件;企業需求
會計電算化就是將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實務中,實現對會計信息的管理。信息時代企業越來越重視信息在生產活動中的作用,企業對信息管理已經成為企業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所以會計電算化也在各個行業中普及。會計電算化是會計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產物,所以它既需要理論也需要實踐。在教學安排中通常會出現一些課程不對口、內容過時、教師配備不合理、教學方法不夠優化等問題,高職院校要針對這些問題積極改善教學模式及方法,為社會提供更好的人才。
一、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高職院校是與社會緊密聯系,主要培養技術型人才的地方。目前的高職院校中的熱門專業是會計、工商管理、經濟信息管理,而這些專業都要學習會計電算化,這門課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一味的給學生灌輸理論知識,并沒有給予他們上手實際操作的機會,以至于大多數學生到上班的時候并不知道如何運用,十分茫然,也不好找工作。隨著社會的信息化,計算機的發展推動了財務軟件的發展,高職教育作為人才的培養基地,急需培養出一批知識扎實,有較強的動手能力的電算化人才。所以,高職院校要加快對會計電算化教學模式的改革。
二、高職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學校要對會計電算化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所以學校對這個課程的關心度就會提高,在這個課程的投資也會加大。學校為了更好的發展這個專業,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的教學設備和教學老師。老師為教學不斷地鉆研,不斷地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積極備課。學生也端正態度,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目前教學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將從多方位多角度來觀察這門課所存在的問題。
(一)學校首先是學校的實驗室和設施建設更新較慢,跟不上企業的更新速度,實驗室的環境與實際企業的環境也不一樣。第一,多數高職院校的實驗室教學軟件單一,都是平時使用效率高、功能強的軟件,例如金蝶、用友等的演示版本,學生通過使用這些軟件,可以更好的熟悉對于一個企業,該如何處理這些業務和這些軟件的功能。很少有實驗室會安裝一些軟件針對中小企業,例如金算盤和管家婆等。在教學中只使用一種軟件,會使學生對這種軟件產生依賴心理,只會這一種,也不想學習新的軟件。當面對其他軟件的時候,不知道如何使用。因為對于不同的企業,他們所選擇的軟件都是不同的,所以,只會一種軟件對于學生來說,很難適應軟件改變帶來的問題。第二,在實際操作中,學校提供的一般是單機操作,學生并不能聯網進行。學生只能通過自己完成固定的工作,如初始化系統、填制審核憑證和編制報表,不能通過小組合作來完成任務。但是,在實際的企業中大多數的工作都是大家分工完成的,所以學校的教學內容相對于企業來說就會滯后。其次是學校缺乏與企業的合作的機會,缺少校外的實踐基地,這對于仿真教學來說,很難實施。現在,大多數的實踐教學都是通過教師編寫或者網上的材料整合而成的,學校缺乏學習的場地,也缺乏學習的資料,教師和學生又不容易與企業接觸,所以教學的效果達不到社會的要求。任課的老師太年輕,缺少工作經驗,如果自己沒有去過企業工作,不知道企業的工作到底是什么樣,也不好開展仿真化的教學。
(二)老師學校對于課程的設計不當,沒有平衡實踐課與理論課的學時。會計電算課在很多學校都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校對于課程的安排有兩種情況:一是理論課過多,學校只是一味的給學生灌輸概念,上課內容枯燥乏味,學生提不起興趣。并且實踐課過少,在課堂上學生也就是聽老師講解如何操作,沒有實際操作過。二是全部都是實踐課,這樣這門課就是軟件課,沒有理論的知識,只有實際的操作,以至于學生只會運用軟件,不知道為什么怎么做,不知道概念是什么,只知道按照要求完成任務,不能處理復雜的工作。學校的教學方法、上課內容、學習資料、實踐材料都與企業要求相差太大。現在的電算化課程基本就是課堂老師講解理論知識,演示如何使用軟件,學生只要按照老師的步驟操作就好,這就減少了學生的思考,不是他們自己理解完成的答案。學習的教材也都是本科教材的簡化本,注重理解,忽視操作。操作部分也大多是單機操作,缺少大家分工合作的部分。操作中所采用的數據,基本為單月的數據,缺少大量數據處理的操作和年底繁忙的業務。任課老師的質量不高。會計電算化需要老師具有系統的、完善的財務會計理論知識,并且要熟悉、熟練的掌握各種財務軟件的使用方法,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可以答疑解惑,還要知道計算機如何使用,如安裝軟件、維護系統等。目前的電算化的老師大多為會計專業的老師,他們對于計算機軟件的使用并不熟練,只會一些簡單的操作,在教學中如果發生一些計算機方面的問題不知道如何解決。而且很多會計專業的老師都是高校畢業的,他們并沒有去企業工作的經驗,不知道企業真正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
(三)學生第一,學習目標固定只有一個,學習的內容較淺。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中的一個項目,大多數學生只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學習的內容不夠完整、較淺,只會一些要考試的知識點,對于業務也掌握的不夠完善,較難適應企業的需求。第二,學生對于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對業務的處理也是似懂非懂,對于較難的業務處理也有一定的問題。
三、對于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學校強化對電算化實驗室的改進,加大投資。在教學中選擇合理的財務軟件,充實學習內容。選擇軟件時要選擇主流的,同時也要涉及一些中小型的。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在講解的時候運用這些軟件來做示范,同時讓學生們自己思考解決相同類型的題目,讓學生們自己了解各個軟件的功能及他們之間的不同之處,學會舉一反三。學校要加強實驗室的設備,實現可以聯網操作,盡可能的與企業接軌。建立實踐基地,提供給學生實踐的平臺,多與企業交流。在校外建立基地可以讓教學更加的貼近企業,也可以讓企業的人來上課,為學生答疑解惑,為今后學生進入企業工作提供幫助。基地也給教師提供了讓學生實習的地方,教師也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去企業了解實際情況,然后帶入課堂,幫助學生了解校外的企業如何工作。
(二)教師合理設置課程。將重心放在學生的動手能力上,增加實驗課的課時,理論課的課時控制在實驗課的一半,在教學理論課的同時也要有實驗課的存在,讓學生既具備理論也具備實操能力,全面發展。在實踐的過程中,盡可能的模擬企業的工作狀態,讓學生更好的應用,以后進入企業也知道如何操作。改善教學方法,充實課堂內容。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方法,如向學生講授理論,演示如何操作,分析工作如何開展等,提高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效率更高。內容上,要加大實踐,擴大涉獵范圍,要包括大中小企業。另外,課堂上也要增加企業中需要的模塊,如應收應付、存貨等。改善教學質量。任課老師不僅需要知道會計的理論知識,還需要熟練的運用電腦,不斷完善自己,改善自己的教學方式。在上實踐課之前,要認真備課,多次聯系,預想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了解如何解決,在課堂中才可以盡快解決問題。要抓住學校給予的所有鍛煉機會,深入了解企業的工作模式,將所學內容教給學生,不斷更新自己的信息,更好的傳遞給學生。
(三)學生強化自己的專業知識,努力學習使自己有能力做一名會計。梳理自己的知識框架,查漏補缺。在實踐中,弄清每一個要求如何操作,并知道他們的實際意義,知道如何將他們拼湊起來,弄懂軟件中的每一步。
四、結語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會計電算化的普遍,學生所要學的內容也就越來越多,學校要及時更新自己的信息,知曉社會與企業的發展,給學生提供好的教育平臺和發展平臺;教師要不斷地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尋找更好的教育方法;學生要將書本上的內容吃透,知道這些如何在實際中運用。通過學校、老師、學生的一起努力,學生的發展將會更好,會計電算化課程也會開展的更好。
【參考文獻】
[1]徐姚.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9(20):197-198.
[2]郭鋒.對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J].現代職業教育,2018.
[3]黃穎.高職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新思路[J].經貿實踐,2018(12):342-343.
作者:梁軍 梁云飛 單位:河北省保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