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組合作課堂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客觀分析教材,優化教學內容
新課程倡導教師通過認真研究教學,能對教材進行整合和創新,而不是在教學中教教材,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經驗水平創造性地整合教材,即教師需要考慮:教材上的所有內容是不是在課堂上都需要完成,有哪些內容是可以刪減的,還有哪些內容需要教師補充,哪些內容需要滲透數學教學思想和方法,哪些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學的出發點是什么,教材中所呈現的排列順序作為教學順序是否合理等。要想做好這一點,教師必須認真研究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創新和整合,通過對教材的再次加工,激活教材內容,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習“認識幾十幾”時候,我讓學生用畫三角的方式代替小棒進行數數,如果畫一個三角代表一個學生,先讓學生明確班級有42個學生就得畫42個三角。
問題是:這42個三角怎么畫,才能讓教師和其他同學看出你畫的正好是42個三角呢?在不斷的思考中,學生發現要想更快地數出來,就要一排一排整齊地畫,這樣數出第一行就很容易推斷出42個三角的個數了。這個小小的改變有效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性,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望,提高了學生的操作能力,輕松達到了課堂教學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畫三角的過程中,有的是一個一個地數,有的是兩個兩個地數,還有的是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在不斷的動手動腦中,學生體驗到了十個十個地數更容易看出來是多少個。這樣的教學活動,為學生理解和掌握幾十幾的組成提供了更加形象具體的數學圖像語言,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二、改變組織形式,追求課堂實效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課堂教學效果的提高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授課形式是單向傳遞,而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課堂教學活動已經成為了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的學習過程,通過小組合作,組組競爭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樹立團結合作的意識,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為學生良好心理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的問題只需要同桌之間相互交流就可以解決,這大大節省了課堂時間,學生個體也可,在合作中得到鍛煉和發展。而對于較難的問題,教師可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合作探究,通過相互交流、幫助、補充、檢查獲取新知識。需要注意的是,在練習的過程中,由于小學生經驗不足,思維比較單一,題型稍微有點變化,他們可能就會感到困難。針對這些情況,教師應讓學生在小組內探究和互補,使學生對學到的知識達到靈活運用,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開發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操作能力,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此外,要實現小組合作的有效性,教師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在小組討論的時候如何引導,哪些問題需要小組討論,哪些問題沒有必要小組合作,小組合作在哪個環節進行比較合適,需要討論多長時間,討論的問題是什么,在討論的時候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如何解決和調整才能達到優勢互補等。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技術。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廣大教師必須以學生為主體,認真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實踐和反思,不斷總結和提高,不斷完善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教學效率的提高提供更多可能。
作者:白廷克單位:河北省邢臺市任縣辛店鎮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