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震災區留守兒童的教育芻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心理缺導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告訴我們,幼小孩子的實際生活就是全部課程.災區留守兒童的實際生活是非常豐富的,高興的事情、傷心的事情,壓抑的事情等都會遇到,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有時不能如父母一樣關注到孩子細微的情感和心理變化,這些生活事件回家后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分享和傾訴.學校里由于學生數目太多,心理輔導老師做到個別輔導又有難度,不能就留守兒童的心理困惑進行及時疏導.內心的體驗長久得不到合理的宣泄,這些孩子就會表現出很多心理問題傾向,最終可能導致內心孤僻、冷漠、與人交往障礙等問題.
1.1學習欠輔
災區大多處于偏遠貧困的山區,那里優質教育資源困乏,教育質量普遍不高.留守兒童在學習上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得不到有效的輔導和鼓勵,他們在父母那里得不到足夠的精神支持和知識上的解答,必然會影響到學習的積極性.處于學齡期的孩子生性好動,自制力差,尤其隔代人監護溺愛偏多,加之監護者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他們對留守兒童的學習指導介入過少,不能對孩子成長中的各種不良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很容易導致這群孩子學習意識淡薄、厭學、逃學等現象,在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方法的建構方面很容易出現各種問題.
1.2生活重溺
個體的成長受到周圍整個環境的影響,其中某個因素的缺位都會對他們的發展極為不利.父母外出打工本身就會造成家庭教育的不完整,尤其是雙方都不在的情況下更是對留守兒童不負責任的一種表現,教育監督的職能弱化,更多時候不能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需求加以引導和約束,勢必對兒童的發展產生很多消極影響.許多隔代教養的留守兒童在生活上受到過渡溺愛,重養不重教的思想使得孩子在生活中經常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很少有機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對留守兒童放任自由,所以很多孩子表現出作息時間紊亂,生活衛生習慣較差.不在身邊的父母常常給孩子過多的零花錢由他們自己支配,對于孩子而言,由于缺乏科學的理財觀念,經常想買什么就買什么,尤其是喜歡購買一些沒有衛生標準的食物去吃.對于正在長身體的孩子而言,這無疑會造成非常不利的影響.
1.3安全有患
孩子的安全是父母最擔心的問題.災區留守兒童由于年齡較小,他們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人身安全存在很大的隱患.由于監管不力所造成的留守兒童非正常死亡率逐年提升,燒傷、燙傷、溺水、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的發生率遠遠高于正常家庭.多數留守兒童都是走讀,并且家與學校的距離較遠,上完晚自習后一人回家,常常會受到外界的非法侵害,特別是留守女童最容易成為他們侵害的對象.
2教育干預策略
針對災區留守兒童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嘗試從以下方面提出教育改善措施,以期為災區留守兒童的健康發展創造健康的環境氛圍.
2.1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努力承擔起教子之責
很多時候,由于家長教育觀念上的不正確,使得家庭教育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完整的.面對重建家園的各種壓力,他們無奈之下會選擇暫時的離開.自己不能親自照顧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就把這種指導孩子的責任寄托在監護人和學校身上.長時間的與子女分離,不能及時的了解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情況,不能做到及時有效的引導和教育,這對孩子的發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2.1.1慎重選擇是否外出打工家長應該將孩子放在比金錢更重要的位置.在孩子成長最關鍵的時期,家長一定要做好監護引導工作,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在孩子各方面習慣形成還未完善的階段,父母雙方最好能有一個留在孩子身邊來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對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做好教育引導.如果父母雙方都要選擇出去工作,一定要選擇適合的監護人來代替自己履行教養孩子的職責.生活中既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又要讓孩子參與家庭事務的管理,做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務,及時的對孩子的不良傾向進行指導和矯正.
2.1.2家長要加強與子女的溝通無論是外出務工的父母還是在家的監護人,一定要加強與子女的溝通.時時注意關注孩子的思想動向,每天和孩子交流身邊發生的趣聞趣事,做子女最知心的朋友和心靈導師.每天保持好的心情,讓災難遺留的陰影在孩子的頭腦中盡快消失,讓孩子對未來的生活、學習充滿憧憬和期待.
2.1.3家長要注重與學校方面的聯系在外務工的父母應盡可能多的與孩子的班主任聯系,及時了解子女在校的學習、健康和生活情況,配合班主任加強對孩子的引導教育.溝通方式上可以定期電話交流、網絡交流或者在父母返鄉期間主動約見老師等方式溝通,全面客觀的掌握子女的發展情況,做到最及時、最有效的介入指導.
2.2切實加強學校管理,傾注對留守兒童的關愛
學校是留守兒童的另一個家庭.學校要為留守兒童創設優良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2.2.1班級建立留守兒童人員檔案,全面了解留守兒童的成長情況各班級要做到為留守兒童建立檔案,歸學校統一管理.檔案資料要全面反映留守兒童的情況,包括留守兒童的個人信息及其父母和監護人的信息.使學校對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健康、個性特征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對父母及其監護人的教養方式、親子關系等方面全面了解,以確定更好的促進兒童發展的教育策略.
2.2.2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管理教育針對留守兒童的自身特點,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培養方案,引導他們良性發展.針對孩子心理發展缺少疏導的特點,學校可以專門開設心理輔導,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幫助留守兒童擺脫災難和遠離父母帶給他們的負面影響;針對留守兒童生活及情感上存在的潛在“危機”,班主任可以督促家長經常與孩子溝通,及時的對孩子進行電話教育.同時,學校會開展各種“體諒父母”的活動,讓孩子諒解父母不能陪伴自己的現實.加強學校教育資源建設,建立豐富的硬件教育設施和教育資源,免費為留守兒童開放電子閱覽室,讓留守兒童與外地務工父母視屏聊天,感受父母親的關愛.通過這些共同措施,讓他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為留守兒童營造和諧的精神氛圍.
2.3整和社會力量,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為“留守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2.3.1加快當地的經濟建設政府應放寬創業制度并給予資金上的支持,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家創業,在帶動當地村鎮經濟發展的同時解決“留守現象”.
2.3.2加大法律的宣傳力度為保證留守兒童順利完成學業,教育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宣傳和貫徹《義務教育法》的力度,以有效的督促留守兒童父母及其監護人認真履行法律職責,正確處理子女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隱患.同時,教育主管部門還應該對經濟有特殊困難的群體實行政策傾斜,以有效的手段保證留守兒童的教育學習.
2.3.3整頓留守兒童生活的周圍環境政府部門要加大力度,整頓留守兒童學習和生活的周邊環境,為留守兒童的成長締造良好的社會環境.這些不良的環境因素包括網吧、娛樂廳、錄像廳等,對于自制能力發展尚未完善的兒童來說,這些環境對兒童的誘惑太多,造成兒童注意力不集中、上網成癮等問題,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對于這些機構政府要嚴厲監管,為留守兒童營造優良的學習和生活氛圍.
作者:楊竟楠單位:赤峰學院初等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