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心靈本真的美術教學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營造文化藝術氛圍,改善美術的教學環境
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做文化藝術的“環保者”是每位教育者義不容辭的職責。美術課程新標準是課程改革的經驗和智慧的結晶,是切合中國國情、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的美術教學方案的綜合,是接近理想模式的預期目標,但要完成這一預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乃至數代人的不懈努力。學校教育要從教育發展和國民素質提高的高度關注美術教學,改善教學環境,完善設施設備,把美術教學提高到應有的地位。由于以往的美術教育的局限性,不少教師在教學上有一定的短板,不能全面勝任更多專業方向上的美術教學活動,尤其在教學理念上可能還會有急功近利的現象存在。學校要建立師資培養機制,讓個人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不強的美術專業教師通過不斷學習迅速成長起來,并且進一步建立資源共享模式,讓美術教學形成良性循環。
二、推陳出新,去粗取精,傳承人類的智慧結晶
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好的藝術如同珍珠散落在歷史的長河中。在萬物繁衍生生不息的新時代,在新的土壤里,也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美術要發揮積極的傳承功能,既要扎根傳統的土壤,又要發出新芽。新的美術課程當隨時展而有新的標準,藝術創新是必由之路。標準不是僵死不變的,結合學生生活實際,結合具體環境而有靈活的改變,才能抓住心靈的本真。(本文來自于《美術教育研究》雜志?!睹佬g教育研究》雜志簡介詳見)
三、曠懷達觀,陶情遣興,尋求本真的精神家園
生活中充滿藝術,生活為藝術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藝術反過來給人以精神享受。美術教育在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要引導學生追求藝術的生活,把真善美作為人生實現的價值。藝術創造就是一種精神寄托,是心靈的表達,是一種藝術生活。教育的革新要面向生活,培養有藝術興趣、有創造精神的人,建立美的理想,以正確的審美理想和創造精神去從事美的創造,這必須依賴于教育,尤其是美育。藝術與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促進。重視藝術生活,在生活中進行美育,“藝術的生活,就是藝術的教育,非藝術的生活,就是非藝術的教育”。美育可培養學生藝術的感悟與創造,凈化心靈的家園。美術教育要立足于學生生活,只有他們體驗過的、經歷過的事物,才能更好地引起他們的共鳴和興趣,離開生活的教育只能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總之,美術課不在于教會學生畫一張畫,而是啟迪心靈、開發智力、培養創造意識、創造才能的一種手段,進而培養學生成為崇尚審美情趣和高尚情操的全面發展的人。
作者:朱明單位:江蘇淮安市淮安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