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情境教學法在兒科教學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兒科護理在兒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服務的對象是兒童,兒童在治療的過程中表達能力和配合能力都不完善,需要護理人員做比較大的工作,同時還需要和兒童的家長進行溝通。為了加強兒科教學的效果,我校以大專醫學生70名為研究對象,分別采取傳統教學方法和情境教學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具體操作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校2014年的大專醫學生70名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35名。對照組35名,其中女性有13例,男性有22例,年齡(22-24)歲,實驗組35例,女性15例,男性20例,年齡(22-24)歲。兩組學生的年齡、性別、學歷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法,實驗組采用情境教學法,具體操作如下。
1.2.1構建情境病房首先,在學校內設立情境病房,模擬真實的臨床情況,病房的設施要突出兒童的特點,設置嬰兒沐浴間和臨床上一些常用的兒童設備,布置一個真實、實用的情境病房。
1.2.2進行情境教學設置具體的情境,例如在手術時兒童的不配合以及手術后兒童因為傷口的疼痛而一直哭鬧,由學生來扮演情境中的角色,進行課堂的表演,學生表演完之后進行自主談論,教師進行點評,指出處理過程中的不足,然后學生總結之后進行第二次表演,針對教師的意見對一些溝通或者處理進行改進,然后再由教師進行評價。在情境表演的過程中需要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了其中。
1.3統計學分析兩組學生的統計方法為: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學分析,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教學效果比較兩組學生期末考試時分別進行理論成績以及實踐能力的檢測,其中理論成績總分50分,實踐能力總分50分,實驗組的理論成績、實踐成績以及總成績都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學生對自身教學方法的評分比較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分為(95.6±10.5)分,對照組學生的評分為(81.6±9.8)分,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實踐性比較強的教學方法,和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更能體現學生的學習參與度,通過具體情境的設置讓學生去解決實際問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滿懷熱情參與在學習中來。同時,情境教學面臨的是實際問題,可以鍛煉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自主思考如何去解決情境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兒科,護理人員不僅僅需要和兒童交流,還需要和兒童的家長交流,所以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4]。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更深入的去了解兒科中的各種疾病,通過情境的表演可以讓學生靈活的運用自己所學過的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很好的實現了教學的互動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讓學生盡快適應到臨床中來,為不久的將來進入到兒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成績、實踐成績以及總成績均高于對照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成績、實踐成績以及總成績;實驗組學生對教學方法的評分為(95.6±10.5)分,對照組學生的評分為(81.6±9.8)分,實驗組明顯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報道的數據吻合。說明情境教學法在兒科教學中具有顯著的教學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成績,并且學生更樂于接受。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在兒科教學中具有顯著的教學效果,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及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且學生更樂于接受,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兒科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作者:李萌 單位:吉林職工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