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當前,我國倡導“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高素質高校教師隊伍”。基于此,本文聚焦繼續教育問題,分析其運轉機制和成因,彌補應然性視角的缺陷。
1.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行政職業學院、廣東省電子職業技術學校、廣東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廣東行政職業學院等6所高校體育教師。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分析法共搜集到文獻資料10287篇,對于研究的數據、表格、圖文、關鍵詞、作者、項目基金等分析維度,都進行了整理和標注。
1.2.2專家訪談法在查閱相關文獻前提下,對于專家和教師采取訪談方式,聽取他們對于本研究的意見。
1.2.3問卷調查法共發放130份教師問卷,收回129份。在問卷設計中,我們根據訪談內容將問卷分為兩類。
1.2.4數據分析法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對比實驗,運用SPSS17.0進行描述性分析,運用因子分析法對影響因素群進行分析。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發展階段特征和現狀
2.1.1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途徑分析調查顯示,函授比例為55.78%,短期培訓比例為46.14%,經驗交流比例為26.53%,學術研究比例為22.18%,網絡培訓比例為14.90%。如表1所示。
2.1.2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評價考核形式分析調查顯示,考核形式過程評價比例為16.94%,結果評價比例為52.52%,自我評價比例為49.44%,其他比例為8.16%。如表2所示。
2.1.3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頻次分析調查顯示,繼續教育頻次相對較少。其中,每年1次比例42.94%,每年多次比例為14.52%,2年1次比例為31.44%,3年1次比例為12.1%。如表3所示。
2.1.4廣東省高職院校體育教師繼續教育效果分析調查表明,認可度中認為非常有幫助比例為23.94%,比較有幫助比例為43.53%,幫助不大比例為21.47%,沒有幫助比例10.16%。如表4所示。
2.2高?;诮處熇^續教育發展促進與制約的因素
調查顯示,受調查人員認為“理念認知”上問題的為35人,占比25.40%;“個人認識”17人,比例為14.78%;“內容設置”45人,約占32.14%;選擇“授課模式”的為61人,達到46.53%;認為是“經費保障”比例是22.18%;歸結為“培訓時間”占比44.90%。如表5所示。
2.3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職業規劃與專業發展的問題
2.3.1重視程度不夠。存在著對于教師職業規劃和專業發展的重視程度不夠的現象,部分體育教師缺乏自主提升意識。
2.3.2課程設置形式不合理。課程內容設置和形式落后、單一,無法適應新形式下教師需求的變化。課程開設的多樣性不足、合理性欠缺、國際性缺乏。
2.3.3職業發展和提升渠道不暢。一是選拔體制機制尚不完善。二是教師實踐鍛煉機會相對較少,教師積極性無法有效調動。
3.結論及建議
3.1結論
3.1.1繼續教育能激活師生關系,提升教學主體團隊意識。高職教師通過繼續教育,教學參與熱情高漲,互動性更強。
3.1.2繼續教育對教學能力提升有極大推動作用。高職教師認可繼續教育的價值,教師教學能力增強,課堂效果改善。
3.1.3教師體育隊伍相對合理。男性略多于女性,中青年為主,學歷結構較為合理,但仍有優化空間。存在著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和教學效果上差異。
3.2建議
3.2.1完善教師培訓制度,提升高職教師培訓規范性。一是構建多樣化教師培訓體系。二是增設多樣化、多層次培訓內容。三是鼓勵教師報考社會工作職業資格考試。
3.2.2完善高職教師崗位設置,強化高職教師選拔機制。第一,完善高職教師崗位設置,突出崗位匹配性,實行定崗定責。第二,要強化高職教師選拔機制,鼓勵高職教師競爭相關的職位。第三,強化高職教師的監督管理,完善高職教師監督管理和評價考核機制。
3.2.3強化民主監督輪換制原則,進優化教師評價機制。一方面,要堅持教師隊伍輪換原則,提高他們的集體榮譽感,鍛煉他們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多樣化評價監督體制機制,優化形成性評價內容。
參考文獻:
[1]葉華光.高職教育的特性分析與未來發展走向[J].教育發展研究,2010,(01):42-46
[2]羅將道,鐘基文.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途徑與措施[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0,(02):83-84.
[3]張金運.從“被培訓”到合作性研究:教師培訓的現實困境及其超越[J].理論與實踐,2013,(05):65-66.
作者:于輝 單位: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