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90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90后大學生的個性特征
1.1個性獨立
在“信息大爆炸”的時代背景下,現代信息產業技術的廣泛普及,使得90后大學生的信息獲得途徑和視野得到廣泛擴展。在家庭決策中,他們不僅會和父母處在一個平等的決策平臺上,而且會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這樣的成長環境使得90后大學生在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相較以往的同齡人更加獨立。他們擁有更多的知識和判斷問題的能力,活躍的思維使得他們對事物的懷疑意識和重新檢驗問題的積極性較高,自我選擇性和親身體驗性較強。他們更希望通過自己對事物的摸索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不喜歡教條式的灌輸,具有挑戰權威的精神。
1.2依賴性強
當代90后大學生大多在“四二一”的家庭模式中成長,即四個老人和兩個大人共同撫養一個孩子,他們從小作為家庭的中心,在老人和父母的包容與遷就中長大。物質生活被盡量滿足,很少遇有障礙。同時,過分的關愛,使得他們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事事以自我為中心,關心理解他人少,對自己要求較少,對他人和社會要求多,并且合作意識不足。較強的個性削弱了他們的社交能力和人際交往技巧,進入五彩繽紛的大學生活后不會協調日常生活,雖然有良好的認知卻常常無法落實在行動上,自律性和行動力較弱。
1.3逆反心理較重
當今90后大學生正處于“心理性斷乳期”,生理和心理發展常常表現出不平衡性,最容易產生逆反心理。具體表現為思想上的盲目性、片面性、極端性和排他性。由于成長環境的變化,90后大學生對家庭教育的認同感和順服程度遠小于以往時代的同齡人,使得他們的逆反心理得到強化。從小在家庭的“保護傘”下成長起來的90后,從小遇到的困難和需要自己解決的就很少,承受挫折的能力較弱。在進入大學的獨自生活后,面對在學習、生活和人際關系方面突然遇到的各種難題,壓力、挫折得不到合理的調節容易使大學生產生心理問題。
2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雖然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確實付出了不少努力,但是效果卻總是不盡如人意。目前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方式方法上存在如下問題。
2.1過于理想化和政治化
思想政治教育教科書的典范大都以“高、大、全”式的人物出現,讓90后感覺思想政治教育總是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無法讓受教者產生共鳴和移情的作用,也容易讓受教者感覺事不關己,冷淡對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2過于理論化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對脫離了大學生的生活實際,缺乏學理性、探討性、批判性。當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側重了“知”的分析,但在大學生的“行”和“意”方面并沒有充分展開探討。這使得大學生能夠完全理解德育的內容和要求,但是在行動上如何做,以及遇到問題時應該如何解決得不到相應的幫助和輔導。也就是說,當前的思想政教育工作并不能解決90后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知、行、意”不統一的問題。
2.3沒有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于生硬,簡單灌輸、說教,并沒有把學生作為教育的主體,沒有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教育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重說教、重管教、重形式等問題,和90后本身所具有的時代特色形成強烈的“反對沖”現象,激化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沖突和問題,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夠充分地調動90后大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積極地參與有益的社會活動并在社會活動中發揮出積極的作用。
要努力實現每一個人的內在稟賦在一套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得到充分發展的過程蛻變為旨在賦予每個人最適合于社會競爭的外在特征的過程,使個體的人生價值和精神境界得以提升,促使人追求卓越、追求幸福,最終實現人的解放和自由,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教育要真正回歸到育人的本源上來。因此,為促進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結合90后的思想特點,我們應該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應進行如下幾個方面的改進。
3.1教育工作方法要時代化與務實化
90后是理想的一代,更是務實的一代。因此,應適度地將德育目標設定得更加務實和以人為本。在編寫教輔資料中要關注社會熱點,突出教學內容的時代性。把教材的內容與時政熱點、疑點、難點結合起來,師生共同探討思考,互動交流,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樣,既有利于運用90后獨立思維的特點又將逆反心理的負作用降到最低。加強多媒體教學,利用電腦、視頻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豐富教學內容。如政治經濟學課播放《勵以寧談國企改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播放《改革之路》等大型錄像,寓樂于教、寓樂于學,通過直觀、形象的視頻增強吸引力、感染力。為了豐富第二課堂,可以增強實踐環節,如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計劃中,安排一定數量的社會實踐課,指導學生到工廠、農村、街道參觀、調研、勞動實踐,通過切身的實踐調研,了解國情、省情,增強大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和耐挫力,同時感受現代化建設的脈搏,在實踐中加深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與認識,增強歷史使命感、責任感,提高自身實踐能力,強化和鞏固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效果。
3.2教育工作方法要生活化與深入化
針對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內容上對知識的講述和傳達較多,對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較少的弊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應當更加生活化、深入化,對如何做和如何解決實際問題方面應當有所側重。對待大學生的問題,不應當是簡單地向大學生闡述道理,更應該幫助大學生發現問題、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如,對于連續兩個學期考試4門以上不及格的學生怎么幫助他進步的問題。先要讓學生分析一下每個科目不及格的原因,然后幫助學生判斷出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是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是行為問題。如果是心理問題,幫助學生主動向心理咨詢師求助;如果是行為問題,應當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科學的學習計劃和方案,并嚴格地按照計劃執行,必要時還要對學生進行督促,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解決這類問題時,幫助找到學生退步的問題癥結,真正幫助他解決問題比單純地批評教育更加有效和實際,而且能夠拉近師生間的關系,增進師生間的情誼。90后大學生更希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夠解決他們學習和生活中的茫然和困惑,幫助他們指引方向,而不是單純從思想覺悟方面進行教育,因此,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平實化和深入化,才能貼近學生,了解學生的實際需要,分析問題背后的實際原因,這樣才能更有效地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
3.3教育工作方法要情理化與人文化
因此,工作中應改變灌輸式的說教,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加強雙向溝通,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90后的個性特征而言,他們更渴望與老師之間形成平等的朋友關系,通過朋友之間互相給予心理安慰、鼓勵、勸導和支持,提供一種具有類似于心理咨詢的幫助活動,能使參與者的心理素質向積極方面發展。這樣一來,從積極方面來幫助學生疏導和處理個性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普遍性的諸如學生人格發展、意志力培養、情感情緒調節、人際關系處理、行為問題的預防和良好行為的培養等問題,又可通過朋輩之間的互相幫助、協調,用行為、情感等同學間潛移默化的靈活方式處理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實現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目標。(本文來自于《山西科技》雜志?!渡轿骺萍肌冯s志簡介詳見.)
作者:王艷麗孫守超單位:棗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