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宿舍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對于新時期高校建設和大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擬對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發展形勢、意義以及實務中的難點進行分析并闡述解決措施,以期對推動大學生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
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臨的新形勢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多元文化的沖擊,如何對大學生的思想和人生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顯得尤為重要。大學生正處在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許多學生是第一次離開家鄉獨自生活,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心理沖突。宿舍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也是高校開展學生管理工作的基本單位。高校宿舍中舍友之間個性和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差異以及網絡游戲等誘惑的存在,容易引發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從2004年的馬加爵事件,到2013年的復旦投毒案,都是發生在大學生宿舍中的因為心理問題而引發的悲劇。近年來,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心理工作制度改革正在穩步推進,對促進大學生的成長、推動高等教育目標的實現發揮了重要作用。高校學生宿舍是反映學生心理水平的窗口,宿舍關系成為衡量大學生人際交往和心理健康狀況的一個標尺。在大學生宿舍心理工作的目標體系建立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擺脫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方式,及時調整自我意識與社會意識的偏差,實現大學生自我意識與集體意識的統一,從而使大學生對宿舍生活中的自我意識有正確的認識、控制和評價,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大學集體生活,促進大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二、加強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義
1.打造和諧的生活環境,培養學生的歸屬感。宿舍是大學生睡眠、休息的地方,也是他們學習、交流和進行人際溝通的地方,是大學生主要的生活場所之一。進入大學,許多學生是第一次遠離家鄉,離開父母,感受集體生活。宿舍便扮演者“家”的角色,舍友就是他們新的“家人”。生活環境和人際關系的變化容易造成大學生心理上的不適應,難免會有緊張和焦慮情緒。良好的宿舍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學生更快地融入到集體中,獲得情感上的支持,舍友之間的關系變得融洽以后,心理上的不適就可以得到迅速緩解,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對于宿舍的歸屬感。
2.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成長成才。一個宿舍的同學朝夕相處,難免會互相影響,工作實務中經常會發現一種現象,一個宿舍的學生,要優秀就都很優秀,要玩游戲就都玩游戲,這便是宿舍成員心理狀態的集中反映。大學四年的學習對于每一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大學生還處在價值觀、人生觀的建立時期,心理發展尚不成熟,容易受到周圍人的影響,所以,宿舍的學習氛圍可能會影響學生整個大學期間的成長,在宿舍中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促進宿舍成員之間的人際交往以及科學文化知識的交流,后進同學學習先進同學,潛移默化、互相影響,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推動學生的成長成才。
3.塑造健康的人格品性,培養學生成熟的心理。大學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學生經常會面臨感情、學業和生活上的困惑,需要引導學生以正確的心態看待并理性處理這些問題。當出現悲傷和痛苦的事情時,學生多愿意向同宿舍同學傾訴,和諧的宿舍氛圍和良好的宿舍人際關系能夠為其提供足夠的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許多疑惑,避免心理問題甚至極端心理的產生。同時,大學生宿舍成員多來自四面八方,因為成長背景、生活習慣和個性的不同,在人性和品質方面也會存在差異,良好的宿舍心理健康教育能夠使學生理性地看待這些差異,學會換位思考,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水平,潛移默化中形成成熟的心理品格。
三、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難點
1.工作被動,難以深入。目前,大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通常由院系輔導員負責,學校各個部門涉及學生的工作最終都會由院系落實,通知繁雜,事必躬親,輔導員經常會陷入事務性工作中分身乏術。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處理方式通常以個案為主,主要針對已經出現心理問題的學生,采取矯正和補救性的個人輔導,幫助他們走出困境,而對于每個宿舍學生的思想動態、心理波動,輔導員沒有足夠的精力進行深入的走訪和研究,只能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方式應付問題而難以將預防工作做在前面,工作方式比較被動,規模和力度都不能滿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需要。
2.原因多樣,情況復雜。進入大學以后,生活環境和學習方式的變化容易引起學生心理狀態的變化。高校宿舍中,影響學生心理狀態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貧富差距、生活習慣、個性、利益、感情、壓力等。隨著高校中獨生子女比例的不斷增長,學生缺乏集體生活經驗,自我意識日益嚴重,缺少換位思考和包容心,造成宿舍矛盾頻發,時常出現極端案例。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難免會有摩擦,在心理承受能力不強、心理認知尚不成熟的情況下很容易演變成為心理問題。復雜的宿舍情況、可能導致嚴重后果,無疑為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四、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難點的解決途徑
1.加強重視程度,規范管理體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是可有可無的,高校應當進一步提高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抓住機遇,關心學生心理健康,積極推進該項工作的發展。學校應當定期對在校生組織心理測試,及時發現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并對其進行疏導,以免情況惡化。規范學生工作系統的管理體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專人負責,明確學生心理輔導人員的專業地位,讓其有足夠的能力和精力走訪宿舍,開展宿舍范圍內的團體活動,以成長和發展性的輔導方式促進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人格完善,努力開發學生心理潛能,增強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2.重視家庭因素,建立家長邀請制度。家庭是每個人身心發展的第一課堂,父母給孩子的關愛有助于孩子人格的成長,對于出現嚴重心理障礙的學生應當建立家長邀請制度。尤其對于獨生子女和從未有過宿舍集體生活經歷的學生,應當鼓勵家長多對孩子的集體生活給予正確的引導,培養學生集體生活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生的獨立生活能力。如果學生出現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應當及時通知家長,邀請其到學校陪讀,用家庭的溫暖幫助學生度過難關,重塑健康人格。
3.開展宿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從新生入學開始,就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宿舍建設中,針對學生面臨的問題,可以開展宿舍心理健康教育團體輔導、請優秀宿舍交流經驗感悟、開設宿舍人際關系專題講座等,教會學生互相包容、互相尊重,懂得換位思考,學會處理宿舍人際關系,引起學生對宿舍生活的重視,珍惜來之不易的緣分,盡快融入并適應大學集體宿舍生活。以活動為載體,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到日常宿舍文化建設中,形成宿舍心理健康教育的長效機制,比如宿舍心理文化節、宿舍交流會等。借助微信平臺、網絡等新媒體,定期進行心理健康知識普及,培養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
4.發揮宿舍長的作用,建立朋輩咨詢制度。幾乎所有的高校都設立了心理委員制度,但是心理委員多是以班級為單位的。高校班級少則一二十人,多則近百人,僅靠一名心理委員很難全面掌握每個人的心理動態,容易導致信息不暢。宿舍是大家生活學習的主要場所,宿舍長對于每個舍友的生活習慣、個人作風、戀愛問題、學業問題等都比較了解,充分發揮宿舍長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讓其承擔心理信息員的角色,有利于及時掌握舍友真實的心理動態。組織對宿舍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輔導技能的培訓,對宿舍中常見的人際關系、感情、學習、網癮等心理問題的處理給予一定指導,當宿舍成員遇到輕微的心理問題時,可以及時地幫助其走出困境,避免情況惡化。朋輩之間年齡相當、價值觀相近,他們的意見學生更容易接納。同時,宿舍長覆蓋面廣,幫助范圍大,與同學關系密切,能夠及時發現并迅速做出反應,變被動為主動,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宣傳與咨詢工作。
五、結語
高校宿舍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大學生進行宿舍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營造和諧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幫助學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品性,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避免宿舍極端心理案例的產生。因此,宿舍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長成才,加強宿舍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宿舍管理育人是推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高閏青.創新心理教育模式,培養身心健康人才[J].中國高等教育,2010,(7).
[2]耿俊杰.高校宿舍關系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科教文匯,2014,(11)上.
[3]肖永紅,戴益信.高校宿舍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09,(5).
[4]樊富珉.香港高校心理輔導及其對內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5,(7).
[5]李焰,馬喜亭.中美高校心理咨詢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較[J].思想教育研究,2010,(7).
[6]楊廣君,李穎.新時期提高大學生宿舍心理工作實效性思考[J].科技信息,2012,(33).
作者:溫晴 單位:中國海洋大學工程學院團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