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學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相對于本科生而言,高職學生就業壓力往往偏大,高職學生存在的就業觀念問題往往會導致其不能順利地找到合適的工作,而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的工作息息相關,因此文章主要對高職學生就業時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并指出當前高職學校班主任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以期為更好地推動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和高職學生就業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就業問題;心理輔導
班主任工作與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息息相關,這是因為對于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來說,班主任是其就業過程中的引路人,對其就業會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此外班主任對不同學生就業難度的清晰分析和認識,有助于其及時做好就業期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并具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而只有通過正確的、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市場競爭當中。這就要求班主任善于發現學生就業時存在的諸多問題,并根據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規劃。
一、高職學生就業時存在的問題
(一)自卑心理較為嚴重
學歷和行業不對等的思維影響了學生就業求職過程中的思想觀念,導致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產生自卑等問題。相對于本科生來說,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雖然差距較小,但是他們在學歷上則相對差距較大,這就導致學生在求職時認為自己不如本科生,進而不敢勇于爭取屬于自己的職位。此外,在中國傳統觀念和輿論的影響下,許多人諸如旅游管理專業、酒店管理專業是為他人服務的行業,部分高職學生認為在服務業工作不光彩,導致這部分學生在求職時產生較多的負面情緒,往往出現過度自卑的問題。
(二)職業素質難以滿足市場需求
畢業后,由于不少高職學生得到的職業心理培養、實習心理素質的鍛煉相對較少,因此難以滿足市場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在市場的招聘中甚至存在因為高職學生實踐能力較差、心理素質不夠而拒絕招聘的問題[1]。在一些用人單位的招聘中,招聘單位更傾向招聘具有本科教育的人才,這不僅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而且與當前高職院校的缺乏班主任等專業人員的心理輔導建設有關系,高職學校的培養模式脫離實際需求,使得學生畢業后難以滿足市場的需求,不能以較好的心理素質去應對競爭激烈的市場的招聘。而且高職院校在對學生進行培養時,往往以實際應用為主,而忽視了實際應用中溝通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從而導致部分學生在大學學習過程中不與外界溝通或沉迷網絡。
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有效的就業心理輔導培訓
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與高校缺乏有效的就業心理輔導機構有關,目前高職院校呈現出明顯的就業心理指導培訓機制不完善的問題。許多高校的心理輔導機構剛從相關部門分離,缺少有成效的管理。而且心理輔導機構掛靠在學生管理部門,缺少獨立管控的能力[2]。此外,就業心理指導課形式單一、畢業生的就業指導工作質量不高、指導人員的業務水平欠缺也是高職院校心理輔導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除此之外,我國高職院校對班主任的就業心理培訓存在諸多問題,這就導致班主任在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工作難以真正落實。首先是就業心理指導次數不足。擔任班主任的心理輔導培訓教師大多是行政干部,或是招生就業處的老師,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缺乏就業心理指導基礎理論知識和各種技能,嚴重制約了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此外,就業指導工作缺乏系統化。在高校的就業指導中,班主任的就業心理輔導并非針對大學生成長的不同階段開設相應內容的職業指導課,而是將課程安排在最后一學期,利用講座或課堂講授的方式,形式比較單一,且理論教學多,實際操作性教學少,缺乏案例教學,導致教學效果欠佳;最后是就業指導內容缺乏深度。對職場了解不足,缺少和社會專業人員的溝通以及協作,無法及時將職場全新資訊傳達給學生,從而出現傳輸的內容和市場需求不符合的問題。
(二)缺乏對學生正確的職業觀念的培養
班主任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時往往忽視對學生正確的職業觀念的培養。出于市場需求、自身專業的考慮,學生對未來的就業前景往往持較為悲觀的態度,認為自身專業的就業前景一般甚至是不樂觀,這反映出當前學生自身的就業觀念存在問題[3]。還有的畢業生的工作期望值很高,畢業生過高估計了個人能力,不關注細節,對薪資、報酬要求很高,沒有照顧到個人的現實狀況,造成沒有用人機構對其進行接收;過于追求大都市就業,比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都市,不想去部分小城市工作;對任職機構的要求過高,執意要考公務員,重視國家組織、大機構等,對部分規模不大的公司并不認可,造成預期結果無法達成,這些都是沒有培養學生正確職業觀念的重要表現。
三、班主任加強學生就業心理輔導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就業心理的規劃
就業是由班主任、學校全面完成的龐大工程,各專業培育方案在設置之前就大致為學生制定了發展方向。學生從步入學校之后特別是進入就業期后,班主任的就業心理輔導活動就由此開始,學校不同機構需要互相協作,為培育滿足社會需要的工作人員而奮斗。就業系統由學院的領導、就業指導中心負責人員組成,通過合理的分工來有效完成就業指導工作。班主任要清楚學生的就業狀態、就業目標、就業方向。通過組建資深的師資團隊以及推進就業指導課程的建設,以培養目標為出發點,統一結合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就業崗位的取向定位,建立起具體的就業心理指導內容體系以來實現培養目標。班主任在進行就業心理指導時要關注學校的就業任務。班主任要建立起完善的就業心理指導內容體系來加強對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使其更好地適應就業情境,根據人才的培養目標加強就業指導課程的建設。班主任的心理就業輔導規劃應聯系實際情況,通過實踐性教學體系、教學環節來提高學生的職業適應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就業期內的正確職業理想
學生在就業過程帶有較強的功利性的意愿,反映了職業理想缺失。畢業生就業時的盲目性也與其缺乏對專業本身的熱愛有關,學生將工作所得到的經濟利益作為選擇的標準,并且就業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往往出現跳槽頻繁的問題。職業理想的缺失也展現在實習態度不正確,關注財富,輕視學習。在實習時期大部分學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過于關注經濟利益而輕視對該實習單位發展所需人才的能力要求,缺少認真學習的理念,敷衍工作,喪失了實習的意義。信仰是一個人立身的根本,部分學生對工作沒有正確認知,缺少堅持精神,面對困難輕易放棄,甚至對自己選擇不負任何責任,頻頻跳槽的現象普遍,這無疑是缺乏職業信仰的典型表現,針對此類問題,就需要班主任在學生就業指導和日常學習中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力度,通過組織主題教育活動、思想政治講座等讓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信仰,使學生能產生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以及勇于挑戰困難的精神。
(三)加深就業期學生對專業的理解
在填報志愿時往往會出現大量學生不了解該專業的具體學習要求但是出于喜好或家長安排而選擇專業的情況。學生一旦真正學習了該專業、參與到專業實習后,就會認識到行業是否適合自己從事。針對該問題,首先學校要確保優質生源的錄入、要選擇良好的生源。此外在學生的就業期間,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專業能力進行集中培養,要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知能力,組織對學生的就業模擬面試,通過集中培訓和就業模擬面試來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學生能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參與市場招聘當中;此外,班主任還要,有針對性地將用人單位的招聘要求、明細、規范予以詳盡的說明,使學生能夠在用人單位面試過程以良好的心理狀態去展示自我。良好的專業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求職過程中,對自己所學的內容有所把握,在面試時能夠較為自信地回答相關的問題,這有助于降低學歷對高職學生造成的影響,學生的專業能力可以彌補學歷的不足。學生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自然在求職過程中也會表現出較強的自信心,其心理素質也能得到較好的提高,這有助于加深用工單位對于學生本身的印象,使學生能夠在就業過程中因良好專業能力而有出色的表現。
四、結語
文章從提高就業期間高職學校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發,對高職學生就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分析,認為高職學生存在自卑心理較為嚴重、職業素質難以滿足市場需求等問題;而高職學生存在這些心理問題主要是由于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到位,班主任工作缺乏有效的就業心理輔導培訓,就業時的心理指導次數不足、就業指導工作缺乏系統化、就業指導內容缺乏深度造成的。此外,班主任在進行心理素質的培訓時,也缺乏對學生正確的職業觀念的培養,這就導致學生自身的就業觀念存在問題,畢業生工作期望值很高。因此班主任要配合學校展開就業心理輔導的規劃,在就業期著重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加深學生對于專業能力的理解,以此來更好地推動高職學生的就業。
參考文獻:
[1]滿林華.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9(11):223-224.
[2]蘇長俊.高職院校專業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的策略研究[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03):185-186.
[3]馬妙明.淺談做好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J].新西部(理論版),2016(10):125+135.
作者:焦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