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心理學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積極心理學是針對心理中積極層面的研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巧妙地應用積極心理學,可以使學生得到積極的引導,這也符合我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為了更好地把積極心理學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學校應當強化積極氛圍的構建,開展與之相關的活動。另外,要聯合家長的力量,讓家長共同參與心理健康教育之中,營造適合初中生成長的積極氛圍,培養學生形成全面發展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應用方法
一、積極心理學融入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積極心理學是對人心理方面的主觀體驗與積極品質的挖掘,在“以人為本”視角下,應當關注健康、正常的普通人。積極心理學并非針對心理有問題的人,而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初中生處于性格的形成期,通過積極心理學對其進行引導,可以給予他們更大的成長動力,并且使其擁有和諧成長與發展的環境,讓心理健康教育回歸到已有的育人軌道上。
(一)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關注育人層面
積極心理學能夠讓學生形成正向的發展,激發人性的優點,以此來避免出現心理問題。讓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調動學生的內在潛力。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也應當關注積極心理學所發揮的正面效應,利用積極心理學幫助學生高效的學習。通過相關研究發現,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人的心情比較好,同時做事效率明顯提高。而當人處于憤怒、難過等情緒狀態時,做事效率明顯下降,鑒于此,學校應當構建積極的文化環境氛圍,激發學生優秀的一面,使其能時常處于積極樂觀情緒之中,讓學生擁有良好的生活體驗。在這種情形下,學生的學習能力會越來越強。另外,在班級管理方面也可以借助積極心理學,通過積極心理學解決學生的問題,讓學生得到更加充足的成長空間,擁有發展的機會,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發揮其育人的作用。
(二)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融入積極心理學
初中生的校園生活時間會比較長,而在塑造學生的個人品質、培養學生正確價值觀念方面,學校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在教育中,要盡量讓學生形成樂觀的性格,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學校在育人過程中也與積極心理學有著同樣的理念,重視對學生堅韌品質的培養,讓學生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也要適時地融入積極心理學,讓學生內心樂觀與自信的品格被挖掘出來,激發其創造力。
(三)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多元化
初中生有著比較重的課業壓力,他們很少有時間能全心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學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注重實際效果,只是單一的講解教材,這種心理健康教育難以發揮其實際效能,課程質量比較差。在其中融入積極心理學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在親身體驗與參與的過程中,學生會逐漸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更加符合學校的育人要求,使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更加多樣化。
二、積極心理學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一)專業引導,全員參與
學校的所有教師都要努力參與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各門課程的教學中,都要落實積極心理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具備樂觀、積極的態度。將積極心理學作為重心,能夠營造一種良好的氛圍。教師也要給予學生專業的引領,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師必須要具備極強的專業性,讓學生能夠得到良好的學習環境,鍛煉其形成向上的品質。而在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過程中,需要全體教職工的參與,學校也要打造一支積極心理學教師團隊,培養教師的積極心理品質,讓相關專家開展培訓與講座,培養教職工的積極心理,使其形成積極心理學理念。
(二)借助主題活動拓展教育空間
在當今的時代發展過程中,未來有更多的機遇,也有更多的挑戰,只有讓青少年形成積極的心理品質,擁有責任感,他們才能積極扛起肩上的責任。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內化于心的過程,如果學生只把心理健康教育當作一種形式上的教育,那么他們是難以將其融入于積極的實際行動的。對于不同的年級或班級,應當有針對性地設計系統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更多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題活動,以此來營造更加寬廣的教育空間。在開展主題活動時,要關注每名學生的發展,依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實施相應的引導,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讓學生有機會自我表達,使其學習積極的人生態度。教師可以讓學生玩沙盤游戲,引導學生宣泄壓力與情緒。如,“向生活說”是一種很好的心理治療干預計劃,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地面對生活。這一主題活動有以下幾個階段:首先,讓學生以積極的態度看待問題,形成積極的情感。其次,幫助學生學習怎樣處理煩躁與消極的情感。最后,通過認知行為療法讓學生學會如何應對不良情緒與挫折。另外,正確地引導學生,使其能夠通過積極心理學增強生活幸福感。學校也要通過相關的主題活動引導學生,以積極心理學的視角面對學習與生活。
(三)強化校園與班級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往往能夠在無形中潤澤學生的心靈,因此要強化校園文化建設,使學生內心能夠充分認同積極心理學理念,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與班級氛圍,這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學校也要開展對教師的培訓,讓每位教師都能夠正確認識積極心理學教育工作理念,在班主任與其他各科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心理學會被很好地滲透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使學生更加健康積極地成長。另外,要強化校園硬環境與軟環境的建設,校園更加干凈、整潔,優美的環境能讓學生擁有更好的心理體驗。另外,也要強化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學校可以開設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增強其集體榮譽感,讓學生有機會體驗成功,并擁有更大的舞臺表現自我。良好的環境文化往往能給孩子們帶來更多積極的氣息,可以讓學生負責布置班里的文化墻,設計相關的主題,如,可以從智慧維度拓展,設置“科學角”,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通過名人名句激勵學生更加熱愛學習,借助新聞廣角培養學生形成較強的洞察力。另外,也可以設置班級名人榜,每個月評選出班里的超越之星、公正之星、勇氣之星,以積極的氛圍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
(四)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
初中生心理比較敏感、脆弱,他們有時會不喜歡與同學交往,存在人際交往障礙,甚至會出現不良情緒。教師可通過積極心理學激勵學生,讓學生在與同伴的互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心態,改變以往不愿與他人交往交流的狀態。要激發學生內在的承受力與自信心,運用發展的眼光欣賞學生,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與獨特性,讓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與態度。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對學生進行引導,激發學生的自主性與自我約束能力。班主任可以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主動性,讓他們進行自我管理,引導學生對班級制度制定、班級發展前景發揮自己的力量,提高班級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幫助學生獲得歸屬感與存在感,培養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讓學生群策群力制定班規,能很好地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班級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在與他們相處時,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期盼與愛。以前,我所教的班級有個孩子,他什么事情都不愿意積極參與,內向孤僻,由他負責看管的盆栽快要死了,我讓他拿出去扔掉,同時也表現出自己對盆栽的惋惜。但這位同學并沒有將這個盆栽扔掉,而是把它放在了外面的走廊上,我每次路過這個盆栽時,都會有意地停頓一下,我發現他更加用心地照顧盆栽。一段時間后,盆栽竟然重新活了過來,長得非常茂盛,逐漸長出了新芽。我拍著他的肩膀說:“你看,盆栽又活了過來,你給了它第二次生命的機會,讓老師明白生命的偉大與可貴,謝謝你!”我用驚訝與欣喜的語氣與他溝通,我也看到他得到了自我肯定。初中生處于性格的形成期,在這個階段,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對他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不僅在這個階段掌握科學知識,而且能擁有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在新時代,積極心理學的出現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學校要打造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深入研究積極心理學理念,借助多種多樣的主題活動,引導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生活與學習中的各種問題,創設向上健康積極的文化氛圍。通過家校合作讓初中生的成長能夠擁有更加優質的平臺,鍛煉其積極心理品質。
參考文獻:
[1]管相忠.積極心理學背景下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J].當代教育科學,2014(6):11-12.
[2]尹秋云.積極心理學視野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錯位與開發[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12):59-61.
[3]曾秋燕.積極心理學理念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7(10):87-88.
作者:徐雙燕 單位: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呂山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