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學語文涵蓋了各方面的內容,文章飽含深情,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秉著情感教育的理念,深挖教材的情感因素,發揮出情感教育的積極作用,引領學生從實踐中獲得真知,在語文教學中以情博人,以情動人。
一、情感教育的意義
(一)陶冶學生情操情感教育在教學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影響學生,將課文中的情感直接灌輸到學生的頭腦中,潛意識里陶冶學生情操,可增強辨識文章的能力,啟發學生思維,使學生的心理情感健康積極,提升了思想道德品質。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中教師要身體力行,明辨是非黑白,為學生樹立好榜樣。
(二)提高審美水平培養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可以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入手,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學生從文章中感受語文魅力,體會文字的優美,在紛繁的作品中找到關鍵點,開發智力潛能,豐富內心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小學語文情感教育的積極影響下快樂成長。
(三)激發學習熱忱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詩詞散文蘊藏著作者濃濃的情感寄托,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小學語文教師通過情感教育,讓學生保持樂觀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激發學習熱忱。
二、情感教育的實施方式
(一)培養學生情感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教學服務于學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如果學生沒有情感上的觸動,教師就沒有辦法曉之以理,所以教師需要培養學生的情感,使情感與教育雙重結合,指導學生善于發現生活學習中的閃光點,體會成長中的艱辛,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例如:在《和時間賽跑》一文,文章描寫外祖母去世后主人公的傷心,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圖片和音樂,為學生朗讀課文渲染氣氛,醞釀學生的情感,在主人公和太陽賽跑時,教師可以加快語速,模擬場景,使學生的情感體驗融進文章,情感得到釋放。在情感教育實施中,應該增加更多的實踐活動,為培養學生的情感創造機會,提高語文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綜合學習能力。
(二)進行語言激勵小學生的形象思維活躍,逐漸呈現出個體獨特性,教師可以利用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吸引學生的語文注意力,在實施情感教育中綜合不同年齡學生的特點,進行語言激勵,指導學生正確地克制自己的負面情感,發揮情感中積極的一面。教書和育人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失的環節。
(三)發揮人格魅力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小學生有著重要意義。教師處于教學的引導地位,有著指示標的作用,學生只有先認可老師,才能更好地跟隨老師學好知識。情感教育的實施要求小學語文老師創新教學理念,消解自身的負面情緒,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亦師亦友,帶給學生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讓學生獲得情感上的滿足,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
(四)拓展思維空間情感教育實踐中,學生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進行合理的想象,感悟文章主旨,領會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例如:對《自然之道》一文的學習,老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有感情地朗讀,感受文章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變化,試問學生如果自己是文章中的小幼龜是希望獲得幫助,還是靠自己的努力爬向大海,進一步提問如果文章中的主人公再次遇到類似的情況會如何處理。這樣,教學充分活躍了學生的大腦,培養了學生的語感,使學生拓展思維,升華感情,最大程度上發揮了情感教育的作用。
(五)正確解讀詞語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是由一個個詞語組成的,文章中重要的詞語能夠體現作者的創作立場,表達文章主題,反映文章更深層次的含義。因此,實施情感教育,要讓學生正確理解詞語,明確文章主旨,加深學生對詞語的解讀。如“狼牙山五壯士”中“壯烈豪邁”這個詞語,單獨含義是形容氣魄大,勇往直前,但是這篇文章表現了五壯士臨危不懼,英勇抗敵的強烈的愛國情懷。教師在情感教育實施中要結合全文內容,正確講解詞語含義,從文章的情感出發,貫徹愛國主義教育。
總之,現在社會經濟和科技迅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小學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教師自身也要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為更好地教書育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孫慧妮 單位:江西省 金溪縣仰山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