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研討空乘專業行為養成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空乘專業特殊性
1.1.1個性鮮明,主觀意識強。空乘專業學生大多來自經濟較富足的家庭,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他們大多數主觀意識強,在做事的時候不顧他人感受,按自己的意愿做事,極力維護自己所謂的“主權”和“尊嚴”,與家長也缺乏溝通,獨斷獨行。一部分學生性格開朗,喜歡交際,有較強的表現欲望;一部分學生不善言辭,專業的特殊性導致了他們的自卑心理。他們不喜歡千篇一律,個性化多樣,情緒化反常。
1.1.2職業要求高,實踐能力差。空乘專業的職業要求較高,要求空乘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交際能力、組織紀律性、應急和受挫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組織和協調團隊能力等等。空乘專業不僅要在校期間從書本和課堂上學到這些知識,更重要的來自于學校的實踐鍛煉,實踐能力差是包括空乘專業在內的當代大學生的共同缺點,這一點導致他們在未來就業時,尤其是初就業時,挫敗感極大。
1.1.3組織紀律性差,綜合素質不高。空乘專業感性認識較多,理性思考較少,思想特別活躍,多半在課堂上表現紀律渙散,課下懶散,不拘一格。理想、信念、集體觀念不強,缺乏團結協作精神。近幾年,隨著我國民航事業的發展,空乘的高校培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空乘學生家長也普遍存在想通過藝術類考試擠進高校的想法,各校擴招的趨勢促成了生源質量下降,學生綜合素質不高的現象。
1.1.4優越感強,心理脆弱。空乘專業的特殊性使它具有強大的職業魅力,它的頭上縈繞著一種神秘的光環,“漂亮的制服、不錯的收入”這是都是吸引年輕人的因素,這個專業向來不乏漂亮的女孩,帥氣的男孩。人們傳統中對“空姐”“空保”的印象,讓這些學生優越感極強,但同時,他們的心理又十分的脆弱。例如:就業心理壓力特別大,讓他們最為痛苦的復雜的人際關系等等。
1.2空乘專業行為養成教育必要性
空乘專業作為當代大學生的特殊群體,和其他大學生一樣,面臨社會環境和整個教育環境對他們的道德教育及文明行為的影響。雖然中國學生從小接受傳統的道德教育、文明教育,但在經濟信息化飛速發展的今天,世界范圍內各種思想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人們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念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大學生接受的是最前沿最新潮的思想,他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取向也在多元化,這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首先,空乘專業學生對就業期望值很高,以高就業率為目的的教育仍是主要風氣,社會對該專業的評價主要看“上機率“的高低,看學生的外在形象。這樣的氛圍,使得對空乘專業道德行為教育被忽視,甚至被放棄。其次,對空乘專業的教育目標被無限提升,脫離該專業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和生活需求。得不到他們內心的認同,也極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最后,在內容上更多地使用政治教育,輔導員的說教教育,內容與學生的心理發展、年齡特點的脫節。如加強空乘專業學生文明行為教育時,仍以過去的英雄人物為主要代表,缺乏時代的特色,也不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無法溶入學生的日常行為實踐。
2.空乘專業行為養成教育途徑與措施
針對空乘專業學生特點,學校推行行為養成教育是需要一個較長時間和歷程的,是一項長期和艱巨的任務。在這個過程中,要從空乘專業實際情況出發,了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內容和要求要貼近他們的真實生活,逐步形成文明行為習慣,切勿操之過急,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通過以往傳統教育發現,學校行為養成教育重點多放在校內,忽視校外的教育,他們的文明行為往往在校內表現與在家庭里的表現、社會里的表現不一致,空乘專業就業環境復雜,社會性更強,校外的良好行為表現對他們來說更有意義;空乘專業學生思想活躍,情感多不穩定,而且容易出現反復。綜上種種,提出以下行為養成教育措施。
2.1克服自私觀念,增強集體意識
空乘專業學生的學費較高,大多是獨生子女,來自經濟較發達地區,家庭經濟條件也較優越,因此,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獨身子女自私的劣性更明顯。空乘專業的合作精神普遍存在著缺失的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活動,有意識地強化鍛煉學生的集體意識、合作意識。開展一些與專業相關,喜聞樂見的活動,符合學生需求的活動,例如,通過對健美操的學習,在期末開展健美操團體賽,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克服困難,集體榮譽感增強,通過在集體中的交流、協調、磨合,追求個體的個性展現與團體的綜合目標,從而達成行動上的一致,完成整個學習過程。
2.2發揮人文等基礎課的作用,培養綜合素質
空乘專業不僅需要有健康的身體,美麗的外表,還需要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較高的人文素養,只有擁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在未來的職場、社會的競爭中站的更穩。學校可以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人文講堂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類課程切忌照本宣科,枯燥無味,內容要與時俱進,多與當下時事相聯系,多與學生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相聯系;多發掘身邊的實例,邀請說服力較強的典型人物做報告,尤其是已經在各大航空公司就職的優秀的學姐、學長。用他們高尚的人文素養、職業修養,較高的綜合素質影響和帶動在校的空乘專業學生。
2.3拋棄“重專業、輕行為”的錯誤觀念
大多數家長目的性很強,想以孩子在校短暫空乘專業學習為跳板,進入以航空公司為代表的民航系統,家長并不關心甚至輕視孩子在校的行為表現和道德素養。而空乘專業是一種服務行業,這就要求他們在未來的工作中行為得當,需要充分展示他們的文明形象。學校要在實踐工作中,運用科學的藝術的手段,把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生的生活中,滲透到現實生活的每一個層面。并不是把教育的內容灌輸到學生腦子里,而是要在了解學生需求的基礎上,利用一切機會,去引導學生,引導他們通過認識社會的發展,認識到作為一名學生應該具備的道德素質,從而自發地加強修養,重視行為文明。
2.4規范學生日常行為,強化空乘專業管理制度
2.4.1高校老師要以身作則。在校學生,遠離家庭,受家庭影響已經弱化,對他們影響最大的因素莫過于離他們最近、最值得他們信賴的老師。因此,高校老師尤其是輔導員的道德行為、價值標準、言談舉止等都會對大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直接影響到受教育者道德水平。輔導員要有完美的人格形象,嚴謹的工作態度,更要有文明、優雅的行為舉止,通過言傳身教給大學生以文明的教育。
2.4.2有制可依,執行必嚴。對于空乘專業自律性較差的學生,要制定比其他專業更要嚴格的管理制度,做到有制可依。某些高校如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針對空乘專業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制度,在早操、寢室衛生、課堂紀律、禮貌、文明舉止等各方面下功夫,事無巨細。學生著制服排隊上課;每天晚上有專門值班老師查寢室,不允許學生夜不歸寢等等,嚴格按照制度執行,這樣的效果才會好。
2.4.3開展校園文化,鍛煉行為素質能力。空乘專業是未來民航事業的中堅力量,通過在校期間的行為養成教育,使這些“天使”具有良好行為形象,提高他們的道德情感素質,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使之更好的為國家民航事業做出貢獻。
作者:楊鶴藏楠單位:沈陽航空航天大學民用航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