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音樂理論對藝術生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蓋甜單位:四川音樂學院四川成都
音樂理論是藝術院校學生必修的課程。該課程開設至今,在學校、教師、學生等的共同努力下,課程教學目標實現情況良好,并培養了一些杰出的藝術人才。但是,近幾年來的教學中出現了“重技能、輕理論”的現象。若不及時解決這些問題,課程教學質量必將受到影響,阻礙學生音樂理論修養的提升。
一、存在的問題:
在藝術院校,學習不僅圍繞著藝術本身的技術、技巧問題,而且還聯系到音樂理論的主要問題。音樂理論是藝術院校學生必修的課程。該課程開設至今,在學校、教師、學生等的共同努力下,課程教學目標實現情況良好,并培養了一些杰出的藝術人才。但是,近幾年來的教學中,音樂理論知識的欠缺問題較為嚴重,許多學習者在學習中只注重了技術、技巧的學習,卻忽略了另一個重要方面——理論知識的學習,導致在學習中事倍功半,大大降低了學習的效率。
當今,作為世界三大揚琴體系之一的中國揚琴,已逐漸成為獨具個性魅力的世界性民族樂器。初具規模的教學理論研究、與時俱進的教材構建,推動著揚琴專業教學的發展。但是,近幾年,在揚琴教學中受學生音樂理論欠缺的影響,學生常常會出現視譜能力差、背譜難等問題。因此,培養學生的視譜與背譜能力、加強學生的視譜和背譜訓練是揚琴教師的首要任務,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二、音樂理論對藝術院校學生的重要性。
在整個音樂專業的教學中,音樂理論課具有兩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一,它對其他音樂專業課的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二,音樂理論課也會制約其他音樂專業課的學習,并直接影響其他音樂專業課程的學習質量。音樂理論包括基本樂理和視唱練耳,是藝術院校學生必修的課程。課程的開設旨在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為專業技能的學習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一)、基本樂理是最基本的音樂理論課程。課程包括:音及音高、音律、記譜法、音程、音樂的速度與力度、關于旋律的知識、調式總論、以五聲音階為基礎的各種調式、大調式和小調式及作品中的明確法、和弦、節奏與節拍、轉調及交替調式、調式半音與半音階、移調。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可以增進學生對音樂基礎知識的了解,使學生熟練掌握音樂表現的各種基本要素,為學好相關課程和后續課程打基礎的。它不僅為今后的音樂學習提供支持,而且也為聲樂、器樂等表演課提供技術支持和思想基礎。
(二)、視唱練耳是培養和訓練一個人基本音樂素養的基礎課程。視唱和聽覺訓練是視唱練耳的兩大部分。
所謂“視唱”,即看譜就唱。它要求學習者熟練掌握五線譜及各種高、中、低譜號,認識各種升、降記號,判斷各種調式與調性,并能區分不同音之間音高,及不同音符所代表的長短時值等。練耳是聽覺的訓練,大致可分為單音的聽辨、連續單音聽辨、單個音程、和聲音程連接、單個和弦、和弦連接、節奏的聽辨以及旋律聽寫等方面。聽覺的訓練通常是對彈奏出來的音進行聽辨,訓練孩子靠聽覺分辨音程、和弦、節奏,并能用五線譜把聽到的音或曲調準確地記錄下來,還要能夠聽辨和弦,分析和弦的性質、功能,相應地能構唱音程與和弦等。在藝術院校,學習不僅圍繞著藝術本身的技術、技巧問題,而且還聯系到音樂理論的主要問題。在教學中,理論指導與技能訓練往往是相互滲透的。因此,在學習藝術技術、技巧的同時,更要注重音樂理論的學習。
三、在教學中,如何更好地開展音樂理論課程。
音樂理論來源于音樂實踐并應用于實踐,則是樂理知識實踐性的最直接體現。在樂理課程教學過程中,音樂實踐活動處處都應有所體現,用音樂實踐來鑒定理論知識的實用性。在教學中,采用理論聯系實際和因材施教的原則,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把書本知識拓寬,拓深到最大限度,并要求學生把所學理論準確地運用到音樂實踐當中。
對音樂藝術規律的總結即是樂理知識。因此,在對樂理知識的認識和把握中,不能脫離音樂作品。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像傳授數學知識一樣把樂理知識機械地塞給學生,而是應該更多地結合音樂作品進行學習。如:在講解大調式和小調式的色彩不同時,我們可結合不同調式的音樂作品來欣賞、學習,讓學生通過音樂作品來感受大調式和小調式的色彩不同(大調式的明亮和小調式的暗淡柔和)。通過這種非機械講解式的音樂體驗教學,可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色彩感,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又如:針對枯燥、難理解的轉調知識,學習者學習較為困難。但是,轉調在聽覺上卻是非常明顯。因此,在學習轉調知識時,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音樂作品中傾聽,判斷出在什么地方音樂的發展進行了轉調。這種轉調的感性體驗把枯燥的理論學習變成了有趣的聽覺游戲。
在揚琴教學中,結合自身特點做出有選擇的練習是學習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初學者可通過學習可以對樂理展開了解,在學習的基礎上得以致用;可以掌握到試唱練耳的基礎上,還可通過學習對今后的掌握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將視唱作為聽音的基礎,就是先通過視唱來熟悉音樂中的各種關系,包括對音程與和弦的構唱、節奏與旋律的視唱等,進而促進聽音方面的提高。這是由表及里的學習方法。反之亦可。即先通過對各種音樂素材的熟悉,加深理解,從而達到促進視唱方面的要求。
此外,在藝術院校揚琴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演奏技能,還要求學生具有未來勝任教學輔導的能力。因此,教學的重點也應有所不同,除了對學生技能技巧訓練與藝術表現力的培養之外,還需在將來“怎樣教”的方面下工夫,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
總之,針對藝術學院教學,為提高音樂理論的教學質量,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希望通過多方面的改革措施,為現代基礎音樂教育培養合格師資及專門人才,確保在新世紀里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