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鎮鄉人民政府,各園區管委會,各街道辦事處,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進一步深化我市公立醫院組織機構和管理體制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實現政事分開、管辦分離,根據國家、省、市各級文件以及《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現代醫療衛生體系實施意見》精神,現就建立和完善我市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工作提出如下方案。
一、目標和要求
通過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明確公立醫院各個利益相關者的權利、義務與責任,構建以公益目標為導向、內部激勵機制完善、外部監管制度健全的規范合理的治理結構和運行機制,形成既相互理解支持,又相互監督制約的關系,實現決策、執行和監督的有效制衡,最終形成醫院獨立運作、自我發展、自我約束、自我管理的現代運行新模式。具體要求是:
(一)分權制衡。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應主要體現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力分配與制衡關系,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以保護社會公眾和政府投資者利益為核心的一套權力安排、責任分工和激勵約束機制。
(二)運作獨立。公立醫院獨立運作是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基本保證,主要體現單位享有較大的人事和財務自主權,并依法自主管理、自主辦理有關業務,獨立承擔法律責任。
(三)公開透明。信息公開透明,是解決信息不對稱的重要手段,是保證公立醫院接受社會監督的主要原則。公立醫院在依法開展業務的前提下,應當盡可能地向社會公開各種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二、主要內容
根據權力決策機構、管理執行機構、監督約束機構相互分離、相互制衡和精干高效的原則,在公立醫院建立以理事會為核心的法人治理結構。
(一)理事會
1.理事會的建立和理事的產生。理事會是公立醫院的權力決策機構,負責確定公立醫院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規劃,行使公立醫院重大事項決策權。理事會對政府負責,其成員由政府部門代表、社會人士、醫院院長等組成。理事長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擔任,政府部門代表由市發改委、衛生局、財政局、人社局、編辦、物價局等部門推薦,社會人士代表由市醫學會等組織推薦,醫院院長代表由市衛生局推薦。所有理事由市衛生局提請市政府審核任命。理事會人數為奇數,設15人,設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1名。理事實行任期制,每屆任期為5年,可以連任。
2.理事會議事規則。實行會議制和票決制。理事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定期會議應當按照章程規定按時召開,每年不少于兩次。理事長、三分之一以上的理事、監事會提議召開臨時會議的,應當召開臨時會議。屬于理事會決策范圍的一般事項須經全部理事的半數以上通過,重要事項須經全部理事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
3.理事會的基本職能。審議決定公立醫院的章程和基本管理制度,年度工作計劃、工作任務、工作目標、績效指標和服務標準,以及用人計劃、激勵考核機制、財務預算方案、薪酬分配方案、資產處置方案和年度報告等。本單位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4.理事的基本權利和義務。理事享有對本單位管理層執行職務的行為進行監督,對違反法律、法規、本單位章程或理事會決議的人員提出罷免建議;檢查本單位的財務狀況;提議召開臨時理事會會議;向理事會會議提出提案等職權。理事必須秉承誠信和勤勉精神,認真履行職責,謹慎決策;熟悉有關法律法規,掌握理事應具備的相關知識。
(二)管理層
醫院院長及其副院長組成單位管理層。醫院院長是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負責醫院的日常工作。院長可由理事會提名產生,也可由理事會通過公開招聘方式產生,但均需按照管理權限上報有關部門批準或備案。院長對理事會負責,參與理事會決策,定期向理事會匯報本單位的運行管理狀況,接受理事會監督。副院長由院長提名,報理事會審核后按管理權限報批或備案。副院長協助院長開展工作并對院長負責。
(三)工會組織
積極發揮工會作用。涉及全體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按照有關規定提請職工大會討論或審議。
(四)監督體系
1.監事會。由市紀委、監察局、審計局等政府部門,衛生局內設監察機構推薦代表及職工代表組成公立醫院監事會。負責監督公立醫院財務及理事會、管理層人員履行職責情況。監事會人數7名,任期5年。
2.社會監督。一是建立落實決策失誤追究制度。理事會違反法律法規和醫院章程導致決策失誤,致使醫院遭受嚴重損失或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參加決策的理事的責任,但經證實在表決時表示異議并記錄在案的,可免除責任。二是建立落實審計制度。審計機構依法對公立醫院實施審計監督,對法人代表任期屆滿、任中或離任時實施經濟責任審計。三是建立落實績效評估制度。衛生局會同相關部門制訂評估標準,每年開展一次以上評估工作。四是建立落實信息公開制度。年度報告要提交給政府相關部門(衛生局、財政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等),并在每年相對固定的時段向公眾公開,接受政府機關及社會的評議。對本單位的服務內容、服務價格、服務標準、政策依據、運作狀況、發展規劃等內容及變化調整情況公開。
三、實施步驟
(一)工作準備階段(2014年8月-10月)
1.組織學習,提高認識。認真總結中醫院試點經驗,組織相關人員學習中央和省、市有關文件,熟悉相關政策,了解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基本要素和知識。
2.制訂方案,審核備案。制定的具體實施方案,報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部門備案,并提請市委、市政府同意后實施。
(二)組織實施階段(2014年10月-12月)
1.組建公立醫院理事會、監事會。按照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組建市公立醫院理事會和監事會,行使對市人民醫院、中醫院、第二、三、四、五、六、七人民醫院的決策和監督權,并籌備召開第一次理事會議。
2.制定完善公立醫院章程。制定《公立醫院理事會章程》和《公立醫院法人章程》,經理事會討論、征求職能部門意見、市衛生局確認和市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備案后組織實施。
3.建立健全監督管理制度。研究制定決策失誤追究、經濟責任審計、績效評估、年度工作報告、信息公開和人力資源管理等相關監管制度。
4.按法人治理結構模式運行。公立醫院理事會、管理層、監事會等按章程規定和相關制度履行各自的職責,全面提升公立醫院運行質效。
(三)總結完善階段(2015年1月-3月)
1.總結評估。認真做好總結評估工作。評估內容為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工作開展情況、組織架構建立情況、章程執行情況、法人自主權落實情況、制約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的關鍵問題解決情況及機制運行效果等。
2.分析研究。對法人治理結構下公立醫院運行情況進行總結對存在問題深入分析研究,逐步完善改革思路與配套政策,力求使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工作取得實效。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充分準備。建立和完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單位要在深入學習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做好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穩步實施,扎實推進。各單位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轉變傳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主動積極地協調和有關部門的關系,廓清理事會職能,順利完成法人治理結構運行各項過渡工作。
(三)加強領導,健全機制。市編辦、衛生局、人社局等部門要整體聯動,積極做好具體組織實施工作,及時跟蹤指導,適時制定配套措施,注意總結經驗,確保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