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整潔美麗和諧宜居新農村建設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深入貫徹落實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根據縣新農辦發《關于做好2021年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求,現就做好2021年鎮新農村建設工作,制定本方案,請各村(居)結合自己實際情況抓好落實。
一、目標任務
圍繞推進全縣美麗鄉村提質升級要求,聚焦讓農村“美”起來,加快補上鄉村振興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扎實推進村容村貌整治提升和規范村莊環境長效管護運行。著重抓好1個鄉村振興示范點和6個新農村點建設,為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二、建設內容
(一)持續抓好年度村莊整治建設。堅持“連點成線、拓線擴面、突出特色、整體推進”不動搖。一是以農村宅基地改革為重要抓手,推動村莊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嚴格按照“一戶一宅、拆舊建新”的原則重點推進宅基地改革,突出戶用三格式無害化衛生廁所建設和危舊房拆除工作。切實抓好村組“七改三網”(改路、改水、改廁、改房、改溝、改塘、改環境,建設電力網絡、廣電網絡、互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高村莊宜居水平。二是加快補齊短板弱項。在有條件和需求的地方,因村制宜配套“8+4”(綜合公共服務平臺、衛生室、便民超市、農家書屋、文體活動場所、垃圾處理設施、污水處理設施、公廁,有條件和需求的中心村還要配置小學、幼兒園、金融網點和公交站)公共服務項目,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三是落實“精心規范”建設要求。廣泛開展調查研究,按照因地制宜、適度超前和精美呈現的原則,高質量做好各新農村建設點的規劃編制工作。全鎮按照“規劃一體化、設施現代化、環境潔美化、鄉風文明化、產業特色化”“五化”要求實施建設。四是統籌兼顧其它村莊。重視偏遠村莊、非新農村點的村莊整治,引導農民群眾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二)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點和新農村點建設。全面落實“精心規劃、精致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要求。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示范點和新農村點建設,堅決杜絕“粗糙工程”“形象工程”。街仔上村委會洲自然村美麗宜居鄉村振興示范點,要以“規劃設計優秀、環境整治優美、建設管護優良、景觀打造優質、發展優勢產業”“五優”為標準,精致建設,著力做好生活污水處理建設和飲用水工程建設,突出抓好農業產業化改造發展和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山里村委會黃家堎新農村點要提前布局,做好整體規劃,爭取打造更具特色的新農村點。硯洲村委會鄭家新農村點要以高標準旅游景點為目標,挖掘村莊歷史文化,促進鄉村旅游。其他新農村點要注重做好村基層設施建設和村莊人居環境提升。今年我鎮新農村點要力爭打造出體現農村特點、承載水鄉鄉愁、凸顯現代文明、一村一品的精美村莊,繼續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綠色殯葬改革、生活垃圾治理、廁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提升、村莊規劃管理、長效管護等方面工作,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三)持續做好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一是持續全面清理臟亂差,以打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為目標,將庭院環境整治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各新農村建設點美麗庭院比例不低于村莊總戶數的80%。要集中向村莊“臟亂差”問題宣戰,全面清除庭院內外、房前屋后的垃圾、污水、雜草、枯枝、廢棄物,全面整治庭院內外破亂圍墻、胡亂涂畫、雜亂舍棚、凌亂線繩、亂搭亂掛、亂堆亂放、亂圍亂擋及亂竄家禽等“八亂”,努力做到井然有序、整齊規范、清爽干凈舒暢。二是做好村內空閑地整治,各村點要對拆遷空地、預留空地進行統一規劃,對需要審批建房的空地,村集體要及時督促農戶加快建房進度,力爭11月底前至少完成房屋主體和外立面裝修,呈現新房新村新貌;對暫不使用的空地,由村集體統一規劃,將其打造成微公園、小游園,或者分配給農戶栽花種樹種菜,將其建設成花園、果園和菜園,美化村莊環境。
(四)建立健全村莊長效管護機制。堅持因村制宜,分類推進,按照“五有”(有制度、有標準、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和“五定包干”(五定即定范圍、標準、主體、模式、經費,包干即省統籌考核、市牽頭指導、縣主推監督、鎮宣傳組織、村具體實施、農戶房前屋后三包)要求。切實解決“四個不到位”突出問題,即領導重視不到位、管護資金落實不到位、信息平臺搭建不到位、長效管護制度模式不到位等情況,狠抓工作落實。一是積極推行村莊環境長效管護“碼上通”。建立完善鎮村莊環境長效管護信息平臺,按照市縣新農辦工作要求,積極推行村莊環境長效管護“碼上通”,讓基層干部群眾深度參與管理和監督。二是多渠道籌措長效管護資金。按照省定要求,按每個行政村不低于5萬元標準及時足額籌措管護經費,為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提供堅強保障。三是管護好村莊設施。各村(居)要加強村點公共設施管護,對存在破損的健身器材等公共設施進行及時維修,無法維修的進行拆除;要加大農村公廁管護,做好日常保潔,確保公廁使用干凈正常。三是建立長效管護獎補激勵機制。完善村莊環境長效管護工作監管辦法和獎懲細則,實行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效果與資金分配掛鉤,依據考核評價結果分檔撥付村莊環境長效管護補助資金。四是實行一票否決。對管護資金不落實、管護平臺未建立、獎補機制未形成和長效管護制度模式效果差的地方,取消今年先進評選資格。
(五)深入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繼續圍繞治理有效的目標,探索村民自治有效實現形式,創新村民議事形式,建立健全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大力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美德和優秀鄉村文化,牢牢把住農村文化陣地,不斷激發農民群眾愛黨愛國、勤勞致富的積極性。逐步在村莊內建設村史館、民俗館、名人館、農家書屋和老年文化娛樂中心等,保護好傳統村落、建筑遺跡和古樹等,讓鄉村承載文化、留住鄉愁。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廣泛開展文明示范創建活動,著力整治農村大操大辦、天價彩禮、厚葬薄養等不良風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三、資金管理
(一)資金補助標準。每個村點安排財政專項補助資金30萬元。同時嚴格按照省、市、縣、鄉(鎮)1:1:2:1的比例,落實好村莊環境長效管護資金,保證每個行政村不少于5萬元/年的長效管護資金。
(二)資金使用途徑。新農村建設財政專項補助資金主要用于新農村整治建設村組內的道路、巷道、入戶便道建設,農戶改水改房補助,村內改溝改塘,村莊潔化、綠化、亮化、美化、文化等建設項目,以及新農村建設村組所在的行政村統籌用于農村生活垃圾治理設施設備的配置。村莊環境長效管護資金,主要用于村莊環境設施管護補助等。
(三)資金監督管理。嚴格落實《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發〔2019〕8號)《省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財農〔2017〕34號)要求,堅持“用錢必問效、無效低效必問責”原則,加強資金管理,嚴格建設標準,確保資金合法、合理、高效使用;強化績效考評及結果運用,把資金落實情況作為下步項目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并實行評優評先一票否決。整治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傾聽群眾意見,深入調查研究,因地制宜,聚焦民生,盡力而為,量力而行,避免過度超前建設,杜絕“壘大戶”“堆盆景”等形象工程、政績工程,讓農民群眾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要進一步加強專項資金管理,建立村組資金臺賬,完善村務公開,充分保障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要嚴格落實專項資金“四個不得”的規定,規范專項資金的財務管理,嚴防專項資金滯留、套取、挪用、計劃變更等不良現象發生。
四、保障措施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的起步之年。各村(居)及相關單位要統一思想、壓實責任,千方百計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秀美家園。
(一)強化組織領導。村(居)為新農村建設責任主體,要把新農村建設工作作為助力實現鄉村振興、切實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大民生工程,抓緊抓實抓細抓好。各村(居)要切實擔負起牽頭抓總和協調督導的工作職責,確保建設任務全面完成。相關單位要加強溝通協調,形成齊抓共建新農村的良好格局。
(二)強化宣傳發動。今年重點圍繞建立村莊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和提高農民群眾參與度,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廣播、宣傳欄、微信微博等平臺,積極展示本地區村組整治建設、新農村點建設、村莊環境長效管護的最新成果和典型經驗。積極宣傳美麗家園建設中的典型事跡和創新做法,進一步激發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濃厚氛圍。
(三)強化資源整合。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鼓勵金融、社會和工商資本以多種方式參與,集聚更多資源用于村組整治建設、新農村點建設和村莊環境長效管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特色產業,深化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加大投入強度,提升村莊活力。
(四)強化壓力傳導。一是強化過程管控。緊緊盯住資金落實、建設施工、驗收考核等關鍵環節,及時進行情況調度、實地調研、隨機抽查、績效評價,適時組織開展攻堅戰,保障工作有序推進。搶抓建設進度,原則上要在9月底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二是強化督促考核。今年將把村組人居環境整治、新農村建設和村莊環境長效管護運行,作為每年一度新農村建設考核評先的重要內容,并納入村級年終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每季度將組織對全鎮秀美鄉村建設工作開展一次督查,年底開展全面考核,確保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