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雙語教學在病理學科中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本文作者:齊妍趙瑾曹玉文常彬鄒泓龐麗娟胡建明李鋒單位:石河子大學醫學院新疆石河子
隨著國內外醫學發展的日新月異,對外交流的不斷增加,為了適應新的國際形勢,教育部提出了雙語教學的要求,目的是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素質醫學人才。“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即PBL(Problem-basedlearning)已成為國際上流行的教學方法[1,2],同時也是我國醫學臨床教學改革探索的新方向。而作為臨床與基礎的橋梁學科病理學,將PBL和雙語教學兩者融會貫通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石河子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科作為本校“211”工程中的重點及精品課程,率先從2006年至今開展病理學雙語教學,并將PBL教學模式運用于課堂,2009年榮獲國家雙語教學示范課程。下面就我校病理學科在雙語教學中積累的經驗、遇見的問題及采取的對策提出來與大家共享,希望能對病理學雙語教學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1師資和教材問題的解決
師資緊缺是制約雙語教學的主要問題。教師是雙語教學中的關鍵環節,優秀的雙語教師應在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外,還應有較好的外語能力。我教研室在進行雙語教學的最初階段,也遇見了教師資源匱乏的問題。但幸運的是教研室師資力量相對較強,幾個有經驗的資深教師不但專業知識廣博,而且都有國外進修深造的經歷,而年輕教師的外語基礎都很好,在這些資深教師的帶領下使得雙語教學的開展有了好的開始。但是雙語教師資源還是甚為有限,為此,教研室采取了以下措施以緩解雙語教師短缺的現狀。
首先,向校方爭取更大的雙語教學投資力度。隨著雙語教學在全國開展的推動下,學院在辦學經費緊張、條件有限的情況下,逐漸加大對雙語教學的投入,設立專項基金選派中青年教師到知名院校參加專業英語口語培訓,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以滿足雙語教學的需要。而我教研室作為學院的重點學科,是投資的重點對象,因此該學科近幾年每年均有年輕教師到知名院校接受外語培訓。同時學科帶頭人也經常邀請美國、澳大利亞等醫學院校的專家、教授來講學,提供學科教師與國外醫學專家交流的機會,從而更新了他們的教育理念,提高了英語表達能力。其次,堅持、定期地進行學術討論及交流。學科每周都進行業務學習及集體備課,年輕教師帶領研究生輪流進行10-20分鐘的“journalclub”,用英語來講述病理學各個領域中的最新進展和研究方向,通過這個平臺能很好的提高教師英語交流能力和專業外語水平。同時教研組還建立了老教授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制度,讓有經驗的老教師將自己在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方面累積多年的寶貴經驗傳承給青年教師,對于雙語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使青年教師得以快速成長,更快更好地實施雙語教學。
教材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雙語教學要求使用外文教材,各高校選用雙語教材主要通過引進國外原版教材和自編教材兩種方法。國外使用的《病理學》原版教材在知識的權威性、信息的快捷性、語言的準確性方面具有自編教材無法比擬的優勢,特別是一些生動的圖表使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的把握一目了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學科目前尚缺乏權威的雙語教材,普及英文原版教材存在成本高、與目前本科教材差異大等問題,存在一定的難度。針對病理學這門課程,經過嚴格的討論,本學科現在以KhanRobbin主編的Robbin’sBasicPathology原版教材為英文參考,第七版李玉林編寫的《病理學》為藍本,根據教學目的、教學內容進行編寫教學課件應用于教學中,并根據教學效果不斷進行調整。這一措施在雙語教學工作中實施后,學生反映良好,教學效果獲得了明顯的提升。
2PBL-雙語教學模式方法的實施
PBL教學是以問題為基礎,以醫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為形式,在輔導教師的參與下,圍繞某一醫學專題或具體病例的診治等問題進行研究的學習過程[3]。病理學的核心目標是揭示疾病發生、發展的原理,闡明疾病本質,與臨床緊密聯系。學習的內容較多,概念抽象及形態描述多,顯微形態復雜多樣,這些均增加了雙語教學的難度,因此運用好的教學方法很重要,PBL教學模式,能使雙語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進行本科生雙語教學的過程中,在每個章節都設定一些PBL的環節,具體如下:
2.1PBL問題的設計
PBL教學對問題的設計應遵循Norman闡述的原則[4],即根據教學大綱和學生能力的情況,規劃好學習的重點、難點,查閱相關教材、文獻、臨床資料等,然后制定有針對性的討論提綱,選擇出適當的臨床病例,結合病例提出問題,設計的問題或選取的病例應該將基礎知識揉合在其中并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最終能夠引導學生自然地進入規定的學習領域并且達到預想的目標。在雙語實際教學中,還應該將重要的部分或全部加注專業英語,對于難度較大的問題或病例,可以在具體討論之前給予適當的講解,簡要介紹相關概念,或者給出具體的參考文獻以供學生閱讀。
2.2PBL學習小組討論
在PBL教學中,實施小組討論,每個小組均設有組長。課下,同學根據所提問題,進行充分預習教材,通過網絡、圖書館、請教專家等途徑查找相關文獻及資料,由組長組織小組進行討論,根據問題提出各自的見解并做相應的記錄,分析國內外的文獻,對相應的雙語內容進行學習和消化吸收,同時記下未能解決或有疑問的問題。課上教師通過分析病例提出問題,每組根據自己討論的結果派代表進行回答,回答的時候可以采用全英文,或者英漢相結合的辦法,來達到雙語教學的目的。針對每組回答不足之處或有疑問處,可由其他同學或教師進行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每一個學生積極地參與討論,同時還要檢查學生理解的準確性并正確引導學生的思路。通過學習討論的過程,學生既加深了對病理學基本理論的理解,又培養了獨立學習思考和綜合分析能力,大大提高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3PBL總結
討論完畢,綜合討論的內容,先由學生代表進行總結,然后教師對一些共同的疑難問題進行詳細的解答、分析,對討論的案例與涉及到的病理學知識進行梳理、剖析,讓學生充分的消化、掌握整個討論學習過程中所接觸到的病理學知識。同時教師也要對所有參與討論的學生給出評價并適當給予獎勵加分,如歸納總結、綜合理解的能力,邏輯推理、口頭表達的能力,學生間交流合作的能力等,最后,記錄每個組的綜合成績,一方面可以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鼓勵學生為共同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
3PBL-雙語教學模式在病理學中的優點及存在的問題
我醫學院到目前為止,已在所有基礎和臨床課程中按比例開展了雙語教學。PBL教學是以問題為基礎,以醫學生為主體,以小組討論為形式,在輔導教師的參與下,圍繞某一醫學專題或具體病例的診治等問題進行研究的學習過程[5]。它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學習的灌輸式教學有著明顯的區別。
PBL教學法樹立了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側重于以塑造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培養其創新力和理解獲取新知識、有效運用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為教學目標[6]。尤其是病理學是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橋梁學科,在雙語基礎上,輔以PBL教學方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有利于學生對病理學專業英語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掌握。通過本科生病理學教學實踐,發現雙語教學和PBL教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明顯提高學生的聽課注意力、學習積極性、對臨床知識的理解能力和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及綜合能力。在實踐中,也發現了保障該教學方法的成功實施比較重要的方面包括:①學生的提前預習。PBL-雙語教學,不僅對教師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對學生素質的要求也相當高,尤其是醫學英語,涉及到很多的醫學專業詞匯,特定的一些英語表達結構。所以學生必須做到課前預習,這樣才可保證學生對課程內容很好的接受。②PBL-雙語典型病例的選擇。
在選擇典型病例時應注意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選擇實用性較強的常見病、多發病。所選病例應便于學生討論,通過對病例的分析討論,讓學生掌握哪些醫學基礎知識和臨床知識,查找哪些資料,在病例選擇與建立時均應充分考慮,做到心中有數。所用的醫學術語準確,檢查數據和內容書寫規范,對學生具有模仿、學習和參考的價值。③調動全部學生的積極性。PBL教學法強調每個學生參加到小組活動中去,經過一段時間的PBL教學后,其理論知識得到強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尤其是對于一些不善于表達或性格內向的學生,PBL-雙語教學可以改變其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師應該加強對PBL教學過程的監控,善于引導和控制討論進程,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④教師必須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素質。為適應雙語教學及PBL教學方法結合,教師應當增加自身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然而,在PBL-雙語教學中也存在許多問題。首先是教師的要求較高,有相當數量的教師不懂PBL教學法,他們習慣傳統的教學方法,因此常常覺得PBL教學比較困難,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同時要求教師不但對病理學基礎內容熟練掌握,還應當扎實掌握臨床病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知識,并要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其次,對學生能力要求較高,如主動學習能力、協作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利用圖書館和網絡資源能力等,因此,對學生的素質培養也是有效完成PBL過程的重要因素。最后,對教學條件的要求,需要較為全面的醫學圖書和便捷的電腦網絡資源,因此對學校的硬件設施要求比較高。
4總結
PBL-雙語教學將病理學基礎與其它學科知識進行重新整合,打破了學科界限,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將各方面的知識融會貫通,提高了其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3],但缺乏傳統教學的系統性,對于初學者可能會由于沒有一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醫學專業英語的基礎,而難以具備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探索能力和自學能力,最終達不到PBL-雙語教學的效果。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對PBL-雙語教學模式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以適應我國基礎醫學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