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護結合工作的骨科護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生理論知識、操作掌握情況及工作積極性。理論知識及操作判定:分發每位護生一份我科相關知識的理論試題,由每位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獨自完成,然后每位護生在本科室實習最后一周,完成我科一項護理操作,分別對每位護生考試結果進行評分,理論知識及操作每項100分。工作積極性判定:結合每位護理實習生平時工作表現情況,通過全科室的護理人員對每位實習生的工作積極性進行評價,其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等。(四)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來表示,組間比較應用配對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觀察兩組患者理論知識、護理操作情況。觀察組護生理論知識評分(91.1±4.1)分,操作評分(89.1±2.4)分。對照組護生理論知識評分(73.1±3.8)分,操作評分(70.21±2.2)分。觀察組護生理論知識評分、操作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附表)。
(二)觀察兩組護生工作積極性情況。經帶教模式干預后,對照組護生工作積極性優秀14例,良好16例,一般8例,較差7例,其中優良率為88.9%。觀察組護生工作積極性優秀24例,良好16例,一般4例,較差1例,其中優良率66.7%。觀察組護生工作積極性優良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三、討論
護理學是一項以培養醫療一線工作者、協助臨床醫生診療和服務患者為主要目地的實踐性科學[2]。要與病人密切接觸,這就要求護理工作者不僅要有一定的臨床護理技能,還要求其具備相關的臨床理論知識,方便與病人及患者家屬溝通。而實習是將書本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必要途徑,是培養護理工作者的必經之路。如何提高實習生的專業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能力,值得臨床教學醫院及每位帶教老師探討。
骨科是護理中比較繁重的一科,大部分患者均是生活不能自理或是長期臥床的病人。治療原則是復位、固定及功能鍛煉。前兩者是臨床醫生的主要工作,其質量好壞直接關系第三步治療計劃:功能鍛煉。讓護理實習學生跟隨醫生完成查房,不僅理解復位、固定的基本知識及方法、對護理實踐操作能力有所指導,更能增加護理實習生的相關骨科知識,方便處理緊急情況、了解護理步驟中的注意事項以及與患者溝通的能力。本研究顯示,應用于醫護結合工作模式進行護理實習生的帶教,明顯提高護生對相關理論知識及操作的掌握,增加了護生工作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醫護結合模式能有效提高護理實習生專科理論知識,增強護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增加其工作的積極性,其效果明顯,值得在臨床帶教中應用及推廣。
作者:蔡瑾瑾單位:浙江中醫藥大學